王 昊 狄 奇 陈志平 时胜利 郑州儿童医院放射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对肿瘤疾病筛查手段越来越先进,其中小儿骶尾部占位作为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疾病,对其早期筛查及鉴别具有必要性[1]。骶尾部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血管瘤等属于常见的小儿骶尾部占位病变,如何实现肿瘤疾病的尽早检出成为临床研究重点[2]。如今影像学技术在肿瘤疾病诊断中应用广泛,其中多层螺旋CT具有操作简单、图片质量高等优势,应用在小儿骶尾部占位病变中可清楚显示相应位置详细影像资料,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为此,本文对多层螺旋CT对小儿骶尾部占位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小儿骶尾部占位2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d~12岁,平均年龄(4.62±1.05)岁。
1.2 诊断方法 选择美国GE公司Optima CT660 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诊断,探测器宽度40mm,螺距0.984,球管旋转时间0.6s/圈,扫描事业Large Body,电压100~120kV,电流80~400mA,重建层厚0.625mm,层距0.625mm,采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扫描方位从骨盆开始,向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注射液,利用高压注射器给药,2ml/kg。将获得图像资料经AW4.5 workstation工作站利用Refomatr软件进行处理,利用Smooth 3D+标准差模式容积再现。获得影像资料由至少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进行诊断,针对意见统一结果则判定,若意见不统一则需经讨论后统一结果。
2.1 28例患儿诊断准确性分析 28例患儿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畸胎瘤21例(75.00%),良性16例,恶性5例,内胚窦瘤4例(14.29%),均为恶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3.57%),淋巴瘤1例(3.57%),血管瘤1例(3.57%);经螺旋CT诊断确诊,畸胎瘤22例,胚窦瘤3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血管瘤1例,其中1例胚窦瘤误诊为畸胎瘤,准确率96.43%。
2.2 28例患儿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 21例畸胎瘤患儿中螺旋CT影像表现为混杂密度占位11例,即脂肪、水样低密度、骨骼牙齿钙化等高密度影及软组织密度影,含有多种组织成分;表现为囊性占位6例,即密度稍高于水;表现为实性占位4例,即密度为软组织密度。4例内胚窦瘤患者螺旋CT影像表现为骶前巨大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部分患儿表现为低密度坏死及点状钙化,或密度均匀,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1例神经母细胞患儿螺旋CT影像表现为边缘不清的骶前软组织肿物,点片状钙化,骶骨受侵犯;1例淋巴瘤患儿螺旋CT影像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包块,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脾增大;1例血管瘤患儿螺旋CT影像表现为骶前软组织占位,增强后均匀强化。
我国不断加强对肿瘤疾病筛查的研究,以实现疾病尽早检出及治疗,延长生存期,降低病死率[4]。小儿骶尾部占位病变可采用螺旋CT,依据影像资料进行检出,准确率较高。本文结果显示畸胎瘤21例,内胚窦瘤4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淋巴瘤1例,血管瘤1例;经螺旋CT诊断准确率96.43%,表明采用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占位病变的检出及鉴别应用价值较高。其中骶尾部占位病变以畸胎瘤作为常见,即生殖细胞具有2~3个胚层分化肿瘤,经螺旋CT检测可详细观察到肿瘤的内部成分及范围,并依据表现进行良恶性肿瘤鉴别[5]。畸胎瘤患儿中螺旋CT影像表现为混杂密度、囊性占位及实性占位;该类型病变以良性为主,恶性较少,其中囊性占位大部分为良性,混杂密度则恶性程度不足50%,而实性占位则以恶性病变为主,即当软组织成分超过50%,则其恶性程度较高[6]。内胚窦瘤表现为骶前巨大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其作为由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的生殖细胞瘤,为高度恶性,以实性成分为主。该病变在附件、直肠子宫陷窝及骶岬上方较为常见。神经母细胞瘤表现为边缘不清的骶前软组织肿物,其为由未分化交感神经细胞组成病变,在交感神经元细胞的部位均可发生,为高度恶性,其中以脊柱旁最为多见。淋巴瘤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包块,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脾增大;血管瘤表现为骶前软组织占位,增强后均匀强化。虽然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仍存在误诊情况,本文中1例胚窦瘤误诊为畸胎瘤,经分析认为由于胚窦瘤瘤体过大,强化不明显而出现误诊,因此为进一步明确疾病,针对不确定患者可配合其他检测手段。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多层螺旋CT除却检出病变外,还可清楚显示病变,与脊柱骨质、盆腔脏器的关系,与其他影像学检测方式相比,对评估骨骼受累情况及钙化优势更加明显。传统针对小儿骶尾部占位便便多采用超声检测,局限性较高,而采用MRI诊断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明确肿块特点、来源及范围,但存在费用昂贵,普及率等特征,尤其难以适用于患儿群体,其检测时间长、噪声大等特征,若患儿镇静不彻底,则难以获得可靠的影像资料。而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价格低廉、易于被患儿接受等优势,利于实现尽早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若面对无法确定疾病,可配合MRI检查,进一步获得清除的软组织受侵、骨髓腔改变等资料,需以尽早检出、尽早治疗为主[1]。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对小儿骶尾部占位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检出各类型病变,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且具有鉴别良恶性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