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凯,陈 怡
(1.开滦总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心电监护仪为现代医疗设备,借助听觉、视觉和文字等报警功能向医护人员技术传递信息,评估患者是否超出正常阈值,即该报警是针对患者危急状况的“求救信号”,因而大大增加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但需应答的报警数量也随之增加。调查数据显示,普通病房护士心电监护仪报警应答率仅为46.8%,危险级报警应答率为70%,不仅难以精准地把控患者生命体征,还会增加医疗纠纷,与预期目标相悖。
心电监护仪为现代医疗机构中常见精密医学仪器,可以通过对患者动脉化指标的测定获取相关信息,以此评估患者躯体状况,包含信息采集、存储和智能预警等功能,有简单便捷、精准监测和触屏操控等特点,是目前临床监测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仪器。特别是报警功能,一旦患者生命体征数值触及报警上下限,则会立即向医务人员发出信号、便于应答,以此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调查数据显示,因为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问题,使之多面临滋扰报警、高比例误报警等状况。部分学者在持续18 d 条件下对12 例患者予以跟踪调查,可知报警次数最高为每日942次,即每92 s 存在1 次报警行为,但误报警率在90%。该项数据使医护人员敏感度逐步降低,且存在不合理应答现象,呈现报警疲劳感,长期以往必将出现应答不合理和不及时的状况,增加患者安全风险。
(1)报警可听性。研究数据证实,医院内声音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即白天约为35 dB,夜间约为30 dB,峰值在40 dB 左右;监护病房、手术室等部位,噪声幅度多在75~90 dB,峰值可达至120 dB,包含医疗设备自身带来的噪声。而在75 类医疗设备噪声调查中,可知54%左右均存在固定音量,绝大多数噪声均在70 dB 以上,而这也会对心电监护仪报警可听性造成影响,不利于报警应答行为。
(2)报警可视性。对于心电监护仪报警功能而言,屏幕显示多要求医务人员在侧,如果其忙于其他行为则会因和显示器间的距离,导致难以正常接收报警信号,更谈不上报警应答[1]。
部分报道显示,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在72%~99%,平均约85%以上,这也是影响报警应答的首要因素。主要原因为:如果长时间处于过量警报、误报警状态,则会使医务人员呈现超负荷、感觉敏感性下降等状况,引起报警疲劳。简而言之,误报警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还会诱发机体不良情绪,丧失警报系统信任感,甚至存在反感、抵触心理,导致报警应答时间长、应答次数少等现象。
常规情况下,因噪声、长廊和死角、关闭门及来访者等环境因素的限制,导致报警通知信号难以传达,不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应答。再者,制造商间未协定医疗设备警报标准,仅依据自身要求而明确警报声音、标识,这也导致诸多医疗设备警报声类似,而人类仅可辨别5~7 种警报,相对混乱的警报声音不利于医务人员精准鉴别警报来源,导致报警疲劳、难以应答等状况,即使有诸多临床经验的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医务人员,也仅可辨别39%医疗设备警报声[2]。
在医务人员心电监护仪报警指示调查中,可知80%以上均表现为知识匮乏,需执行有效的知识教育、技能培训,即82.4%医务人员仅可简单使用监护仪,对其专项功能认知不到位。同时,于从业2 年护士监护仪使用技能调查中可知,医学院校中未将其纳入常规教学范畴,仅在科室实习中对医疗设备予以浅显学习和掌握。也正是因为医务人员报警应答知识、能力的欠缺,导致难以鉴别报警原因及类别,继而不利于真假警报的区分,更谈不上对报警故障及问题的处理[3]。
由于思想重视不到位,导致难以做好心电监护仪报警应答。若要保证报警应答效果,则可在明确医务人员工作态度的前提下,规范报警标准明确其应答责任,且执行分区域管辖报警应答。医院管理者可在做好安全管理机制的前提下,逐步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使之能够在不断纠正态度和责任心低下等状况的同时,培养其合理且科学的工作习惯,杜绝报警疲劳和惯性思维等现象。
由于医务人员将关注度集中在重症患者群体,即存在极高的应答率和应答速度。特别是在夜间护理中,因噪声低、活动少等特点,使应答速度明显高于白天,且男性医务人员高于女性医务人员。即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警报级别和报警时间段、床旁医务人员性别及年龄,均是影响心电监护仪报警应答的首要因素[4]。
和皮肤接触类电极片、电阻抗均是影响心电信号的重要因素,但死皮细胞则是干扰信号的关键。如果要保障信号质量,则应借助肥皂水、毛巾和纱布对贴电极片处皮肤组织予以擦拭,但不可以用酒精擦拭,以免诱发皮肤干燥;如果为急救患者,则应每日更换电极片,减少信号干扰风险。同时,因为躯体活动时会造成皮肤牵拉,继而影响心电图真实性,可以借助光学感应器的使用,通过和电极片间的衔接预防躯体活动造成的心电图干扰。除此之外,还应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强信号系统。例如,信号萃取技术是以精准评估躯体活动、低灌注患者血氧饱和度技术手段,再借助和监视系统间的整合,构建“噪声基准”,完成相关数据测量,降低误报警事件率。
要保障监护仪可正常报警,则要正确设置异常报警阈值,如果超出此范围则会引起报警装置的触发,但是因标准化参数阈值的缺失,使诸多操作者自行设定报警参数,引起报警设置缺陷问题。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杜绝滋扰报警和误报警等状况,则应科学设定报警参数,具体如下:
(1)报警阈值和参数。于术后ICU 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查中可知,如果将其阈值由90%降低至88%或85%,可以将误报警率减少45%或75%;如果将心率报警范围调整至45~130 次/min,一周内报警率会降低89%以上。即借助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类别、频率的把控,设定更为科学的报警阈值和参数,预防重复报警时间。例如:心率报警在50 次/min 以下、150 次/min 以上,血氧饱和度报警在88%以下,室性早搏报警在10 次/min 以上[5]。
(2)延迟报警。研究表明,心电监护仪报警可起到自我修正的效果,例如心率报警、短暂低氧饱和度报警中,因为患者活动、体位改变和医务人员操作等原因,使修正报警率占据绝大份额。即90%以上报警均可在1 min 内实现自我修正。如果将血氧饱和度报警时间控制在5~15 s,则能将报警率降低70%以上,继而降低室内噪声。
(3)适应性报警。不同患者采取相同报警,往往会在增加护士工作量的同时,引起误报警事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例如:如果为窦性心动过缓、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心率和血氧饱和度阈值,和常规患者相比报警率更高。即报警低值是90%时,延迟15 s 报警条件下使用适应性报警模式,则可降低误报警率约为86%。
目前心电监护仪呈现多参数特点,但如果某项参数超出预计范围,则仪器会出现报警现象,因为没有综合考虑脉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血压间的联系。智能报警则是以多参数为前提,在整合参数频率、信号质量的前提下,对其予以整体化评估,再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发出报警信号。特别是在部分危重患者中,能较早地发出报警信号,比单参数报警时间更早,不仅可以预防滋扰报警,还可以增强其阳性预测值。另外,心电监护呈现无创特点,虽然未见任何伤害,但却存在滥用现象,即监护仪器越多、报警信号越多,而这也会增加误报警比例。
对于医院医疗报警设备而言,其噪声会引起环境声音的复杂,可通过分层级报警应答体系的构建,在明确各医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前提下,起到预期效果。例如:高优先级,表明紧急状况,要求医务人员及时应答;中优先级,表明危险情况,要求医务人员快速应答;低优先级,表明警报情况,要求医务人员应时刻注意。另外,还可依据报警指示灯颜色的不同,拟定报警应答机制,例如红色灯应在5 s 内应答,多见心搏停止、心电节律异常等患者;黄色与白色灯应在20 s 内应答,多见心率异常、血压异常和导联连接错误患者中。
心电监护仪是否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使用者存在必然联系。医务人员作为心电监护仪首要操作者、报警处理者和应答者,应全方位明确仪器报警重要性、操作流程,否则会难以起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说,做好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增强心电监护仪报警信息知晓度,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
综上所述,心电监护仪报警有效性和医务人员应答处理能力存在必然联系。即在患者触发心电监护仪报警机制时,直至应答时间段应拟定相对健全的机制,如报警参数设置、通知渠道、警报信息、应答策略及教育培训等。只有全方位明确仪器警报流程,在做好和机器间“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应答,更好地保障心电监护仪报警的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