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茂(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EPC模式是现代工程行业中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工程总承包方面的管理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我国积极倡导的一种总承包管理模式。EPC模式具有明显的优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与国外的建筑工程行业有所不同,本土的监护工程行业需要对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但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且涉及的内容较多,要想进行合理化的全过程管理,现代建筑企业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统筹规划,EPC模式就非常适合全过程的造价跟踪设计工作。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市政工程行业的发展最为迅速,而EPC模式已经成为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在国际社会中十分通用,近年来流入国内的建筑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规模。EPC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列出模型的方式形成管理体系,如一家总承包企业承担设计、施工与采购,即全部的工程流程都由一家建筑企业完成。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工程的各个主体要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并且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实行EPC模式可以提升项目建筑的可行性,使建筑项目更加完整,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所在。基于EPC模式中的项目投资、管理与实施都是由一家总承包企业执行,所以这种管理模式非常集中,而且企业承担的责任与风险绑定,对项目运行的全过程进行造价的跟踪管理至关重要,企业会从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环节连续进行造价控制,以提升项目建设的总效益[1]。
在EPC模式中,工程总承包给建筑企业,业主对于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容易出现失控,所以相关管理部门的跟踪控制非常重要,对于项目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工作,既可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统筹的管理,也可以从单独的人员跟踪管理出发,以目标加整体的方式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便于企业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漏洞,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总承包单位要配合全过程跟踪管理工作,自身要从招投标文件及材料方面控制风险源头,提升工程造价的质量,切实维护工程造价成果,刺激项目经济的有效增长。
在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跟踪管理工作中应用EPC模式,要涵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采购各个环节,才能凸显出总承包管理的优势。在各个环节中应用跟踪设计便是EPC模式的关键之处。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业主要对总承包企业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核,对比多种建设方案,计算具体的投资数值,分析其具体性及可操作性,再作出科学的决策。而承包的企业也要依照初步设计的相关内容完成决策、评价等,统筹内部的运营计划与资源配置,可以通过限额设计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约束,要充分利用设计环节的优势,可以在施工之前安排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使项目设计更加符合现场施工的技术水平,以免工程项目的设计出现纰漏。在采购阶段,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中选定的工程材料进行选择,优先采购与工程进度息息相关的材料,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选择性价比与行业口碑双优的材料供应商,既能够减低材料的成本,又可以保证材料的品质。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承包企业要全方位的跟踪管理工程造价,重视分包单位的资质考核,在签订分包合同时要严谨,明确合同的细则,实现精准的控制造价。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人员监督,要设置专业的督查小组,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工程品质,统筹现场的施工资源配置情况,也能够优化施工效率,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2]。
总承包企业在开展EPC模式工程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之前,需要依照良好的管理计划及机制等编排工作内容,依照工作的环节与形式制定策划方案,制定相应的组织计划,为后续的具体工作奠定基础。企业需要制定详实的跟踪管理制度,用制度的形式明确管理工作的内容,凸显出跟踪管理工作的实用价值。企业所制定的跟踪管理制度要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而制度要保留工作者的反馈权利,在履行的制度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依照自身的感受反馈制度中的不足,为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既能够全面整合项目监督管理的内容,又能够凸显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总承包企业要选择资质良好、业务水平较高的管理团队,体现管理工作的公平与公正,根据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方式来制定管理计划,明确全过程跟踪管理是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所服务的,不能干扰正常的工程进度,并且要保证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在确定分包管理合同的过程中,企业要先明确签署协议甲乙双方的责任,之后对有争议的款项要进行研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再制定相应的工作惩罚,履行相关义务,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EPC模式下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控制主要在于工程造价的管控,所以企业要始终围绕工程造价的方面开展管理工作,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才是关键。在此过程中,管理团队对工程签证内容及签证用工等方面的审查需要经过参建部门的审批之后才可,不得私自调用相关材料。对于工程成本的管理,需要企业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落实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跟踪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3]。
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技术,如现代化的BIM技术在成本管控方面可以体现出可视化优势,而EPC模式与BIM技术之间可以达到良性应用的效果,在工程建设中充分融合二者能够为成本管控提供助益。企业要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整合现场的资源,优化具体的施工流程,促进全过程跟踪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高效完成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应用EPC模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控制非常关键,而市政道路工程中,EPC模式的工程项目更有利于造价全过程的应用。建筑企业要重视EPC模式下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控制方法的研究,把握管理的要点、掌握管理的方法,才能在具体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凸显出管理的价值。做好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行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而我国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需要企业引进EPC模式之类的管理理念来不断进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