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兼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探究

2020-02-15 22:21:28任玉梅王臣陶鸿雯刘骏贤郑熠杨凯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2期
关键词:经历效能决策

任玉梅 王臣 陶鸿雯 刘骏贤 郑熠 杨凯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

■研究背景

当下工作岗位日益难寻,“零工经济”时代应运而生,它是共享经济的关键的组成成分,是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的分配形式。有知识、有技术、时间充裕、渴望经济独立的大学生群体,自然成为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我们将职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学理论与大学生兼职构建联系,探究兼职对大学生自身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有怎样的影响。

■调查对象及方法

中国有普通高校2663所,且分布广泛,规模较大。因此为方便实施,本次调查的调查地点确定为成都市,主要以成都市58所高校为总体调查对象。采用二两个阶段抽样。第一阶段以整个学校为一个单位,以成都市所有高校为抽样总体,根据随机数表编号进行系统抽样,最终确定成都市10所学校的学生为抽样调查对象。第二阶段利用抽出的各高校的名录框,根据各高校人数的占比,按照不重复简单随机方式从各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和拦截式调查,共回收问卷462份,对收集完毕的问卷进行审查,共清除了12份无效问卷。最终,筛选出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为97%,样本有效率高,具有科学性。

■大学生兼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关系分析

(一)有无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差异性显著

据调查,经历过兼职的大学生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数占比60.67%,大于无兼职经历的51.67%。由此可得,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在有较强的信心面对职业决策。无兼职经历组中有30.67%的人职业决策中信心较低,这一数据高于有兼职经历组的23.33%。综上,有无兼职经历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方差方程的 Levene值为0.119,大于0.05,两组方差差异不显著。p值为0.026,小于0.05,故有95%的把握认为:成都市有兼职经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无兼职经历的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兼职各方面满意度成正相关

据相关系数检验,在0.05的显著性水平情况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兼职满意度各方面显著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兼职满意度各方面相关系数均大于零,即全部相关系数都有统计学意义(sig<0.05),故由此可以推断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兼职各方面满意度程度成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提升专业能力程度方面,相关系数达到0.676,sig值为0.00,说明在参加兼职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在兼职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方面满意度高,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同事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满意度与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0.490,相关性一般。工资、环境、通勤等客观自然因素相关性均为0.24左右,相关性较低。

(三)有兼职经历的男生其职业决策效能感更强

据调查,有兼职经历的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比女生高。男生兼职中,有63.9%的人其效能感强,仅有18.8%的人效能感较弱。有兼职经历的女生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效能感较强的人数为58.1%小于男生组;效能感较弱的人数占比26.9%,大于男生组。男生组和女生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等级为一般的人数差异较小。

经过T检验得到: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信息收集和目标确立两个维度中差异显著;在问题解决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男生组得分高于女生组;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自我评价这个维度上差异不大。综上,男女大学生的总分存在较大差异,男大学生得分较高。

(四)兼职时长不同对职业决策效能感无显著差异性

通过P值和卡方分布检验得出X =15.877,小于给定概率95%的临界值16.911,即兼职时长分组数据差异较小。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0天以上的兼职时长的人比其他时长的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强一些。其次是10天以内的人,根据学者对“零工经济”的研究,在累计兼职时长越短的人,其兼职种类越多样。故我们认为兼职时长较短的人在尝试过一些工作后,还未产生倦怠心理在职业决策中也有一定信心。

(五)从事与专业相关及沟通能力强的兼职,其自我效能感更强

经过Pearson卡方检验,有2个单元格(9.5%)的期望个数小于5。Sig值为0.01,小于0.05,故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兼职种类分组数据的差异性显著。由统计结果可知,有过家教兼职经历的同学中,72%的人有较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23.40%的人其效能感较差,而仅有4.7%的人其效能感一般。由此可得,兼职家教对大学生职业的决策信心建立有较大影响,大部分同学表现出其正面影响。从事过专业实习的大学生中,效能感较强的人数占比68.80%;12.90%的人一般;低分段是所有兼职职业中占比最少的,职业决策过程中缺乏信心的人数占比18.30%。此外,根据统计数据,其低分段中有24%的人曾经在兼职中权益受损。兼职过营销职业类的被调查者效能感强的占61%,一般15.20%,低分段占23.8%。我们发现,根据市场中雇主需求,营销员需要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经常与人打交道,这类工作者,其本身比较有自信,故这类兼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大学生在今后决策中的信心。其它兼职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分段的占比在55%以上,略高与其低分段与中等分段的占比。故由此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从事一些与专业相关、知识运用以及沟通能力强的兼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六)职业决策效能感与兼职的专业相关程度呈一定的正相关

通过大学生兼职专业相关程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等级列联分析,p小于0.05,可以验证二者相互关联,即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兼职职业的专业相关程度对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二者相互不独立。进一步做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中,在目标确定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和0.01,Mann-Whitney U值分别为47、98,故其在职业决策过程中信心高于曾兼职与专业不相关的学生。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研究大学生兼职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得出:大学生兼职受时间、收益、价值、学业以及专业、年级和生源地影响。大学生兼职动机包括赚取生活费、减轻父母负担、丰富课余生活、积累实习经验和提升专业能力等。总体上,大学生兼职与专业相关程度不高。多种因素造成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包括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维权意识和法律知识储备以及企业和平台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兼职岗位信息来源与兼职种类对大学生兼职满意度影响显著。大学生自身因素在职业自我效能感不同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是否有兼职经历和兼职的专业相关程度呈正相关。

(二)建议

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合理安排兼职时间

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兼职的重要意义是把课本的知识付诸实践。尝试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不仅是单纯利用体力劳动获得报酬的工作。合理安排兼职时间,不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耽误了学校的学习。

2.大学生应增强信息识别能力,提高法律知识素养

大学生缺乏信息甄选能力和法律维权意识是兼职权益受侵犯的根本原因。所以大学生不仅要了解基本的维权途径,还要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更好地面对侵权事件。

3.高校可在教学大纲中设立兼职板块,发挥引导作用

高校可开展关于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目标筛选、职业规划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方面的课程,使得学生可以准确明白自己的职业定位以及更好地筛选兼职信息。

4.提升企业发布兼职信息的门槛,完善后续跟踪机制

虚假兼职岗位日益增多的根本原因是兼职信息发布到中介平台门槛低。据调查,许多中介平台都设有用户兼职后对该企业评价的功能,但由于平台后续跟踪机制不健全,用户没有及时进行评价,所以此功能形同虚设。因此,平台应该提高企业发布兼职信息的门槛,主动联系用户进行网上后续跟踪、短信回访、电话回访等。

5.中介平台需加强防诈骗知识宣传,增强用户防范意识

当今社会对兼职方面的防诈骗知识宣传较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各大安全机构可在各高校定期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各高校可通过定期进行相应的防诈骗知识讲座,让大学生认识到兼职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加强其防范意识。

6.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下政府对兼职中介平台和企业的监管还有所欠缺,相关法律法规也还需完善,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不良企业在诈骗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因此,政府对于兼职中介平台和企业应加强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企业的诈骗心理扼杀在萌芽阶段。

猜你喜欢
经历效能决策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4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人大建设(2019年9期)2019-12-27 09:06:30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北极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0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
海外英语(2006年11期)2006-11-30 05: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