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的几点思考

2020-02-15 22:21:28张晶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应用型

张晶(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引言

会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会计的服务对象和领域、工作职能、手段和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如何从产业、行业及企业的需求出发,与会计人员需求集成是现阶段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习过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及实践技能获取避无可避的关键环节。然而,现阶段我国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于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未能紧扣社会环境的变迁,由此,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亟须改革创新,以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对财务会计人员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应用型高校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凸显了“就业难”与“招人难”的矛盾,这亦暴露了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财务会计课程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场所,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技能锻炼。这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教学生存于夹缝之中,理论教学不如重点研究型院校“高精深”,实践教学不如高职院校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目标明确,导致输出的毕业生须经由企业再培训“补课”,才能独立适应岗位要求,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占用甚至浪费。财务会计课程尤其强调技术性和操作性,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不当,更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本科高校应改革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提升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成为必然趋势。

■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无差异

传统会计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基本具备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等技能。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未能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对财务会计课程的运用程度加以差异化区分。由此使得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二)教学过程固化

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教师、教材和教师为中心,主要采取教师讲授的形式,配套同步习题。由此呈现出“老师说、写、考,学生跟着听、抄、背”的枯燥讲授模式,老师讲授得疲惫而学生收效甚微。相对而言,财务会计课程一些教学内容难度较大,仅利用课内有限的时间进行学习,学生的思考空间、吸收程度均受到局限。

(三)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大多数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仍沿用传统的“教材+PPT+板书+习题”为主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填鸭式”输送给学生,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课堂提问和少量小组讨论形式。如此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往往形成教师“一言堂”。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未能提升学生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更无法实现目标教学效果。

(四)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为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任教,这部分教师熟于会计准则和理论知识,但是缺少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经验,教学过程则更倾向理论化。同时,因为会计专业教师专业技能的不足,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使学生无法深入掌握会计专业实训的特质和精髓,削减了学生财务实践操作的积极性,也由此增加了学生实操环节应付了事或抄袭现象的发生概率。最终,间接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无法得以提升,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贯穿育人体系全过程

将思政元素融入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科、专业、思政”相互融合的教学育人体系。比如,将财务会计课程中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存货业务、应收账款业务、收入业务及财务报告等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遵法守法、爱岗敬业、客观公正、职业道德和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中。这既夯实学生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同时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二)与时俱进,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要求,适应社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坚持协同育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为本,着眼于德育优先、成果产出、能力培养、校企协同,合理规划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求、学生的未来职业期望和个人接受能力差异的总体趋势,差异化确定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由此,建立以会计专业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专业培养机制,尽可能实现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开放融合,注入多样化教学模式

将开放融合的理念注入教学方式,使财务会计课程更具活力。在传统教学的“教师讲授+PPT+板书+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入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其一,打造线上精品开放课程,再以案例和视频观看等教学方式,将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传递给学生;线下或课堂上老师对难理解的内容再加以深度阐释,如此学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二,多途径配合,提升学生会计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型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中,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专家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用友、福斯特等财务软件合作构建财务会计实操平台,建立适应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的真实会计工作中实习,不断地提升财务工作技能。通过深入探索课内课外融合、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财务会计课程更有深度、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开放融合的教学方式。

(四)强基固本,深化专业课程内涵建设

课程建设也是财务会计课程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师资队伍建设是财务会计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经。高校教师可以走进企事业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学习,以转变知识结构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指导学生也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也要打造财务会计课程优秀教学团队,以资深教授和教学名师引领青年教师,加大专业带头人作用,整体提升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力量。此外,还应注重教材建设。经由理论知识的累积和教学经验的沉淀,财务会计课程组可以编制出版教材;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训业务和案例不可或缺,课程组应根据现行准则法规,着眼学生的学情,编制配套的实训教材或资料。通过财务会计课程内涵建设的深化,积蓄并提升了应用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底蕴,更加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7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