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杨海华,阎建辉
(湖南理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或企业主体模式和校企共担模式都已有成熟经验。从已有的模式表明,只有协同创新引领下校企合作才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在该模式下,合作育人不仅是学校、企业的职责,也是政府、社会的任务,从根本上说,这四方都是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人才培养的主体虽然是学校,但也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诉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从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内部进行优化,也要重视同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层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表明,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克服当前高校育人的蔽端,开辟一条新时期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目前,校企合作整体上层次不高,缺乏稳定性,也没有充分发挥合作的效能,使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不足[1]。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是高校和企业;但政府和社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也不容忽略,他们是主导者和助推者。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企业需要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就需要校企间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目标,企业要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持续发展都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动力源泉[2]。
校企合作的动力也源于社会,由于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与企业都期望自身培养的人才和生产的产品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使二者不得不走向联合。这种合作可以看作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一种资源互补、人才共培的合作性关系,这是高校与企业在面向市场时为自身发展需要。这样,可将校企合作的动力源分解为内动力,包括高校和企业;外动力,包括政府和社会。
首先,高校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有受过多年教育与严格训练的一批高学历与职称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成才,是高校完成自身职能的核心资源[3]。同时高校教师还需进行科学研究,对本领域发展前沿有指导性研究,能从理论深度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难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大学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是社会未来的创造者,是学校社会影响力彰显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次,高校拥有图书馆、实验室、研究室及技术研发中心等大量硬件设施。这些资源不仅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也可作为教师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生指导、企业技术研发和改进的平台。
就企业而言,首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转化者;可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当前最迫切需求的技术[4],是市场经济先导者。其次,企业大量的资金流和物质储备,可以在学校设立各类与企业名誉和发展有关的奖、助学金,帮助优秀、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还可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树立企业形象,进行教学、实验设备改进而投入资金。其三是“双师型”教师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企业的生产现场可为教师技能提高提供环境,为积累实践操作经验提供机会,从而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可在企业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相关的实习实训,社会调查、轮岗和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因此,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实质是因资源互补所具有的相互吸引力,它是校企合作的内动力,高校和企业在资源与需要的匹配程度决定这种动力的强度。也就是说,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影响力等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而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及生产基地也能满足高校的需要,则二者之间合作的动力就会越强,反之亦然。
政府部门既是大学的管理者,也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高校的健康和良性发展、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和民生的不断改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等都是政府部门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研究指出:过去由于"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不够,使校企合作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管理机制,导致深度合作困难[5]。说明政府有效融入的校企合作就是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校企合作,此时政府通过有效介入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力和推力,从而为校企合作走向合理化、深度化提供一种外部保障。
社会是校企合作所依存的环境,社会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可直接引导企业产品的更新及质量提升,间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企业与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自我调整。实践表明,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为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将不断更新产品,强劲的技术支持才能为产品更新提供保障,这是企业薄弱环节。因为除了大型国有企业外,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品抗风险能力弱;相反,高校优势就在于技术与人力资源,但成果转化环境不良、资金投入相对缺乏等因素,造成成果转化率偏低和滞后,导致高校科技资源的浪费。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促进了这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对校企合作起到一定拉动作用。显然,广阔的市场需求体现的是拉力,而且需求越大,这种拉力也越大;激烈的市场竞争体现的是压力,竞争越大压力也越大。
协同创新引领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同样有外部、内部两类动力机制:外部动力主要来自社会的需求、政策的引导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涉及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高校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驱动作用属于内动力,涉及双方利益驱动及自身发展,重要的动力之一是双方都要加快物质利益的获取和提高自身在本领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过程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等不同的行为主体,分析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关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在四个维度中处于主体地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要培养真正的创新人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协同创新引领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它着重于协同培养、创新和应用能力提升,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能有效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
在协同创新体中,高校作为牵头单位,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上更是处于主导地位,这也是动力机制的源泉。化工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那种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弱大学生,已经不符合现代化工企业的人才需求。正是这种现代企业需求和标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协同创新模式下,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化工企业需求的人才,达到“共赢”的目的。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技术升级,产品质量提升。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都要不断开发新技术,特别是化工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迅速,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显得更迫切。但企业的主要任务还是生产合格产品,除了一些小的技术革新外,新产品的开发等重大技术问题,由于科研人员、研发设备及技术基础等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企业是协同创新体的核心,尽管人才培养不是他们的职能,但他们是人才的使用者,人才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企业的竞争核心间接的表现在人才竞争,无论从研发角度还是生产环节,企业总是希望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使得企业的技术升级更加有效,大大降低研发成本。所以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是企业的人才竞争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政府及其有关管理部门的协同育人动力源于政府管理下的高校与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培养高级人才,实现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是政府部门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要对协同创新体中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四方的责任、权利、利益做出明确规定。使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权益,通过职责提高其积极性与责任心,避免在合作中产生冲突或矛盾。
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政府的监管作用不容忽视,对协同育人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管理,构建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能够促进政府对协同创新体进行结构调整与宏观调控,推动校企合作育人的发展并使其规范化。协同创新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双提升是政府所希望的,所以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是政府部门政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作为高校、企业依存的环境,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紧密相连。高校、企业要面向社会(市场)生存和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激烈较量,都强烈刺激人才培养的自我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更新。为了更有效地应对社会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在政府牵头下,多所高校与多家企业有可能通过谋求相互合作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建协同创新体。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对这个协同创新体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表现为“压力”和“拉力”两种作用效果。一个产品丰富,市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构建。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受到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影响,在四个维度中,高校和企业由于自身发展驱动作用形成内动力,政府和社会为繁荣地方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压力与拉力形成外动力,共同构建协同育人的四维动力机制。这种基于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力机制形成,能促使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