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

2020-02-15 20:49:4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视域高校教师时代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组织认同是个体与组织相互关联的重要纽带,也是意识形态理论联系实践的必经过程。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易受外界复杂思想影响,尤其是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观易受影响。基于组织认同视域下,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正能量新时代思想,还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的工作能力,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重要性

1、坚定思想,坚守阵地需要高校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众所周知,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更是思想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会彰显高校的主导思想,亦可以反映社会时代的主流思潮。重视高校思想意识形态有利于统一思想,积极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各种敌对思想,能够很好地去化解西方势力的思想侵蚀,使得高校师生能够更好地坚守思想阵地,坚定社会主义伟大思想旗帜。高校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其思想境界是否高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质量,这直接影响组织认同价值观的良好实现。因此,高校只有重视教师思想意识形态能力提升,才能在组织认同环境下统一思想认识、夯实主流舆论,进而真正把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绝对主动权。

2、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抵制敌对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要求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发展迅速。对于高校而言,更是西方思想渗透、文化侵蚀的重要对象。因此,提高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增强大学生抵御不良文化渗透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组织认同感,进而确保我国民族优良意识形态得以传承发扬,为促进民族强盛、国家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时代进步、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极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矛盾也日渐凸显,比如“拼爹”、“高富帅”等社会现象给传统的思想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这些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他们在这些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面前显得非常脆弱。同时,西方势力利用互联网不断散发负面消息,使得当代大学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受到一定干扰,严重影响大学生对正确意识形态的认知。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将组织认同的正能量思想传递给学生,确保社会稳定发展。

二、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国运兴衰,源于教育。高校作为文化思潮形成传播的主战场,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但目前多数高校依然将专业建设、团队发展作为了工作重点,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同时,高校对学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程度远远不够,进一步弱化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组织认同背景下,更需要的是统一思想和方向把控,没有形成好的意识形态就无法真正将实践活动予以突破。因此,高校唯有重视提高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加稳步前行。

2、高校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教师队伍偏于年轻化,缺乏更多实战经验。教师与大学生日常交流时间最多、沟通最为密切。在组织认同视域下,想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应该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水平。因为年轻化教师自身阅历较少,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辅导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变化,并妥善给予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真正提高自身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助力社会发展。

3、提升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机制方式有待完善

目前,社会各界虽然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工作模式较为传统单一,无法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比如说,当今互联网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生活,很多大学生交流方式都是通过信息网络予以实现,他们更愿意接受互联网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服务。面对意识形态教育实施,高校教师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广播、会议、培训等方式进行,必然难以做到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递。基于此,高校必须完善健全相关机制,改进教师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其工作能力,以此适应组织认同的内在要求。

三、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策略研究

1、高校充分重视,强化团队建设

众所周知,组织认同是以社会认同理论作为基础的。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提高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为核心,充分重视,高效实施,将队伍建设落实到底。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和解决,着力提升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能力,明确其职责,调动团队建设中的主要力量,从而使教师在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过程中能够自如应对国内外反动思潮,真正形成组织体系,联合一切力量维护主流积极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提升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离不开高校的充分重视和扶持。一方面,高校要把握意识思潮大方向,合理制定本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和创新发展团队;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及诉求,予以及时支持和改进,积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新时代技术提升自己能力,将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做扎实,进而提升自身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2、教师要提升自身理论和实践综合素养

组织认同视域下做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团队,单打独斗是干不成事的。高校教师作为一支师德崇高、立场坚定、素养极高的工作队伍,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综合素质直接表现在对学生的知识传播和言传身教效果上,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思维塑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于其他教师职业来说,更需要教师的思想境界极高,因为不仅仅是为学生答疑解惑,还需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确、科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其为人处世。第三,要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学校教育理念和方式较为陈旧,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较为欠缺,导致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因此,在高校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升华的今天,教师必须认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要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来激进自己,让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培养组织认同感,营造正确价值观

高校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声誉,它是影响组织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声誉自然给大家带来正能量的认同感,从而真正增进教师对学校组织的归属感。高校高层领导既是管理者又是信息的传递者,真正让教师明晰工作方向及愿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提升意识形态教育水平,培养组织认同感。同时,要营造教师正确价值观,尽最大力量满足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能力提升离不开自身努力,更需要机会去保障其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所以,高校在适应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思路,不断发挥管理者的综合水平,切实为教师意识形态教育提供全方位保障,真正实现在组织认同视域下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个体与组织相互关联的重要纽带就是组织认同,因此在组织认同视域下提升高校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离不开高校的高度重视,需要高校培养教师的组织认同感,同时还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综合素质的支撑,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作出微薄贡献。

猜你喜欢
视域高校教师时代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