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素平
(晋中市昔阳县国有林场,山西 晋中 045300)
因为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也在稳步推进中。为有效抑制面积扩大和降低土地沙漠化,植树造林无疑是最佳方案。然而,由于气候条件的制约,降水量少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1]。近年来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与节水保水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与节水保水措施研究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往往较为干燥、寒冷,抗旱造林所选择的树种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旱性、耐寒性,在顺利度过冬季的同时,要能够针对春旱进行有效的抵御。基于上述要求,当前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种包含灌木树种、小乔木和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包括紫穗槐、连翘、皂荚、沙棘等,小乔木包含柠条、山杏等,乔木树种包含油松、侧柏、色木槭、蒙古栎、刺槐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具体树种的选择,应当综合参考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抗逆能力强的树种,同时需要综合参考地区土壤方面的特征进行树种的选择。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种选择,应当具备发达的根系。具体来说,树种本身的根系发达,能够更好地吸取土壤水分、吸取营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好地生长。例如,紫穗槐、柠条、山杏、侧柏、刺槐、油松等,其根系均极为发达,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成活率相对较高。
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同时无霜期相对较短,若选择的树种育苗较困难,从长远抗旱造林层面分析,往往难以达成大面积造林的目标[2]。上述背景下,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树种的选择,必须选择育苗容易、造林成活率高的树种,在有效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成活率的同时,减少相关的资金、人力投入。
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气候、地理因素的影响,树木生根、发芽相对较为困难,若在这个时期遭受各种病虫的为害,则会严重制约抗旱造林的成果。比如,田鼠、鼠兔等均是严重为害树木茎部、根系的生物,抗旱造林树种的选择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抗旱造林整地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重要基础,对树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巨大。抗旱造林整地的主要目标在于蓄水保墒,使得土壤能够积累更多的水分,使得土壤熟化的进程得以全面加速,且整地之后的土壤对种苗生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在林木根系营养面积提升方面,还是在提升抗旱造林成活率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抗旱造林整地通常选择在造林前一年秋天或者该年雨季,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来开展[3]。具体的整地方式包含反坡水平沟、反坡水平阶、水平阶以及鱼鳞坑等,在整地的过程中应当沿着等高线水平方向,以此来促进积水,同时需要局部进行,尽可能减少开挖面,使得土壤原本的植被不会受到破坏,避免因为整地使水土流失加剧。具体整地途径、规格等均需要综合造林地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坡向、坡度等立地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比如,采用鱼鳞坑整地的方式,随坡度,沿等高线,根据设计密度挖接近半月形的坑,具体长径为0.8~1.5 m,宽径为0.6~1.0 m,深度>0.3 m。坑底位置可向山体倾斜,亦可保持水平状态,外沿埂高>0.5 m,同时要进行夯实处理,避免因为雨水冲刷导致损坏情况。完成整地后,需要将表土回填到坑内[4]。鱼鳞坑需要保持“品”字形排列,在两翼位置挖引水沟。鱼鳞坑主要适合坡度大于30°、土层薄、地下零碎的造林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种苗栽植要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基本原则,种苗根系应当保持舒展的状态,填埋土需夯实,避免在根系位置留空间,同时避免使用土壤侵蚀物、草根等填埋,对种苗进行扶正直立处理[5]。对穴状坑、水平坑、水平阶以及鱼鳞坑等外沿均要夯实,充分发挥其蓄水作用,针对地表径流进行有效的收集,避免雨水流失。
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保水措施来说,近年来,造林中采取一些简单的土办法,如蘸浆法,栽植时用稀泥浆蘸根,增加根系或土坨湿度,埋入土壤中可以补充水分。地膜覆盖法,栽植后围绕种苗在坑周边覆盖地膜,也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利于生根。新技术的利用,用生根粉浸泡裸根苗造林。应用保水剂,造林穴内施入保水剂增加土壤水分和持水时间。除草扩穴应用,利于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增加苗木成活率。
对于蘸浆造林技术的应用,通常应用在裸根苗位置的处理,基于蘸浆措施,使得苗木根系位置能够进行泥浆的附着,根部位置能够进行水分的储存,在完成栽植之后,进行水分的有效补充。通过蘸浆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苗木水分丢失、损伤根系。
作为当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抗旱造林技术,地膜覆盖技术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成活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通过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土壤的温度,使得墒情得以有效保持,促进树种生根,有效提升树种的成活率。在实际应用时,主要是等树苗栽植完成之后,将提前修理好的地膜从中间位置剪缝处理,以树干为中心,围绕树干一直平铺到树池位置,修出中间低、四周高的漏斗式树池,将四周压实,同时在地膜各个位置扎出数个小孔,在保障透气的同时,方便雨水渗透。
有研究提出,营养袋造林技术应用在重盐碱化荒坡、干旱阳坡,能有效提升造林成活率。对于营养袋造林技术的应用,应当综合考虑造林地环境、地形、树种等,科学合理地选择营养袋,同时基于树种生物学特征,进行营养土的配置。完成营养土配置后进行装袋处理,这个过程中要保障树苗根系、树冠等部分的完整性,避免装袋过程中引起损伤。一般来说,使用营养袋造林最低需要在苗圃经历一个生长周期才能用于造林。
生根粉、植物生长促进剂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保障种苗根系部分的活力,有效促进树苗生根,保障充足的水分、养分。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调节剂,按说明要求进行配置、浸根,再实施造林。
综上所述,因为气候环境因素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急需改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抗旱造林技术、节水保水技术,在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植树造林成活率,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有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