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与共存
——浅析南昌苏宁广场设计方案

2020-02-15 13:40:05
江西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纪念性广场空间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1

建筑创作离不开所处地域位置与周边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更离不开城市规划的制约。一个好的建筑作品,不应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找准自己与周边环境的相适合的位置,使自己的作品在融入中有所创新。纪念性建筑作为文化建筑的一部分,存在极强的场所感。在周边建筑设计时不仅需要强化其空间形象,增强场所的纪念性心理映射,同时也要保证建筑功能和性质的不被破坏是设计难点。

1 设计缘起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形影不离、相辅相成。建筑可以承载文化并得以保存下来,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意义。传统建筑特别讲究自身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将现代设计理念更好的融入传统建筑思想,可以赋予建筑更丰富的活力和文化内涵。在八一广场周边建一个综合性的商业文化中心,其形象、空间、体块的布局必须与周围环境有呼应,体现一定的文脉特色,这对保持八一广场周边环境的整体与和谐尤为重要,让传统与现代在有限土地上产生对话,这是设计师绕不开的课题。

南昌苏宁广场基地位于南昌八一广场东北侧,八一广场是传统老城核心区,始建于1952 年,2017 年为迎接南昌起义90周年庆,八一广场实施改造扩建,占地面积7.8 万m2,主要包括以纪念塔为标志的纪念区、南端的追忆区、以8 块浮雕为载体的怀念区和北端的市民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广场周边主要有展览馆、新华书店、电影城、大商场等。

2 设计理念

方案设计单位遵循“退让与包容”的基本思路,按照广场空间的设计的理念,几进几深,纵观空间的变化效果和纪念塔灵魂地位,有感于苏宁广场相对于八一起义纪念广场则应避、应让、应从、应属。表现一种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1)调整用地关系,将扭转的基地顺应广场的轴线;建筑的平面则顺应弧形道路,延续强烈的纪念性空间效果。

(2)建筑设计强调以虚为主,以透为辅。表现为一种退让,充分尊重原有广场空间,使建筑在广场中真正处于配角地位。

(3)建筑布置南北展开,以横向体量衬托八一起义纪念塔竖向高耸和庄严之感。

(4)建筑高度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在55m 以内,建筑平面顺应广场东侧南北弧形大道,建筑呈微弧形布置,同时基地靠近广场处预留大面积前广场,使之一方面作为纪念性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过渡,保证场所精神的渗透;另一方面,形成八一广场的围而不合的空间关系。

3 融入与共存

3.1 传统建筑语汇的应用

斗拱、吊瓜、梁架等都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可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项目南区紧邻八一广场东侧的部分主要展示面通过“柱廊”、“檐口”等意象化的元素与八一广场周边环境,尤其是与“江西省展览馆”进行呼应,相对“严肃”,而在北区紧靠万达广场东侧的部分,则采用一些相对商业化的建筑元素及一些体量上的错落,形成相对丰富活泼的项目形象,体现本土建筑文化的提炼与技巧。

3.2 注重革命历史场景的保护

方案在着重创造视觉连续性,形成区域特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在不同建筑空间创造出了连贯和谐的视觉关系。方案为烘托出广场纪念碑的巍峨,设计单位做了四点处理:

(1)将建筑体后移,在城市街道转角处规划了一个小广场,营造八一广场开阔地带延伸的视觉效果,表示本建筑体的退让寓意;

(2)将建筑体在街角处的平面处理成弧形,营造对八一广场的谦和姿态;

(3)本案与对面江西省展览馆的体形及建材上的相似,形成遥相呼应,稳重敦厚,婉如磐石般守护圣地的联想;

(4)处理好与西北面万达广场的围合关系,在突出现代建筑体商业性格的同时,保持两个建筑体的协调性。

这些措施都为本案与周边环境的融入共存增色不少。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八一广场休闲区的内容。

3.3 对场地环境和场所精神的整体营造

方案在设计中打破传统建筑庭院式对称布局,在形体组合上直接以建筑体量的形体穿插隐喻旗帜,其优点在于既能让现代建筑的功能得到良好发展,还能让参观者感到浓厚的艺术气息,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再以体块构成的方式将原有大体量分解,在高度上进行退让,充分利用高度保留应有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同时以36m 高的体量烘托八一起义事件的伟大,营造强烈的纪念性气氛。最终保证了本建筑功能的完整性,也尽可能的协助周围革命建筑传达心灵感受,不对其“场所精神”产生破坏。

3.4 体现建筑的现代性

艺术象征手法的运用和注重纪念性气氛的营造的同时,作为商业娱乐建筑,过度或单纯的强调革命精神也是不可取的。本案在大体快强调庄严感的同时,将高反射玻璃体块穿插其中形成视觉立面焦点,结合餐饮功能打造广场周围最有特色的餐厅。且连续折面铝板和玻璃单元体则形成律动的立面竖向线条,立面形式丰富,与蓬勃向上的城市形象相符合。层层相叠的“旗帜”是立面的主要骨架,呼应江西省展览馆上方红五星两侧的旗帜。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是利用水刷石表面覆漆的手段模拟食材肌理,以此作为建筑表皮,本案则选用折面玻璃与传统建筑产生对比同时昭示入口位置。在符合建筑审美的过程中,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中的材质符号元素实现高度融合。建筑的材质符号能让人从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共鸣。终设计出能够烘托周边革命建筑场所精神的现代建筑[1]。

猜你喜欢
纪念性广场空间
从秩序感到纪念性:宗教建筑的空间构建
现代装饰(2024年1期)2024-03-19 00:17:18
春天的广场
幼儿100(2023年13期)2023-05-04 08:32:06
空间是什么?
在广场上玩
幼儿画刊(2020年9期)2020-11-04 01:27:52
创享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21
广场上的大钟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7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2:30:11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
纪念性景观的地被植物及其景观特色研究:以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