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

2020-02-15 11:34:45程世坤CHENGShikun
建筑机械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机械管理工作

程世坤/CHENG Shi-kun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作为有效保障建筑施工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现场机械维修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设备维修能力,能够在设备寿命周期内选择成本最低的维修方案,使得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有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效率、经济利益。因此,从本质层面来看,提高生产效率是手段,创造经济效益是核心。

1 工程机械维修的意义

1.1 保持机械良好技术状态

由于机械先天设计、材料自身磨损、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各零部件技术状态必然要发生恶化改变,这就需要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工作,且需要针对故障进行有效的维修,使得机械设备能够保持理想的工作状态。

1.2 延长机械设备服役期限

机械设备都有自己对应的极限服役期,都有规定的磨损限位和强保周期,到了强保周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级别的保养作业,达到磨损限位后就必须进行修理,只有通过维护和修理,机械设备才能取得持续服役能力,从而使机械设备尽可能接近其极限服役期限。

1.3 提高机械使用经济性

倘若机械设备没有进行维修,通常服役期只能够达到厂家标称服役期的20%左右,大约为大修间隔期。但每大修一次即可获得新机(不维修状态)90%左右的服役期限,而仅需花费原值的10%~20%。倘若在整个服役期当中进行过4 次大修,而修理的费用低于新机价格,则相当于能够获取新机(没有维修)3 倍以上的服役时间,能够有效保障对应的经济性。

2 机械维修方式分类

2.1 故障维修

故障维修分为主动的故障维修和被动的故障维修两类。主动故障维修主要指的是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易损件、调整设备就能够解决的故障,经判断该停产对现场造成损失较小时,管理者认为采取此种维修方式比较经济,从而主观等待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的维修。被动故障维修是指该故障不可预判或突发性故障后,被动的进行紧急维修,该维修不可控,对现场生产会造成不可控的或大或小的影响。该类维修是目前对施工生产企业造成最大困扰的维修。

2.2 主动维修

从预防的层面来看,在发生故障之前,开展主动的检修,即主动维修,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类型。

1)科学合理的日常维护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延迟故障的发生,同时定期检修能够提前发现各种故障征兆。

2)现场机械设备的巡检、周期性例行检查、各种专项检查都是设备主动维修的主要内容,是设备管理者在现场设备管理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的部分。

3)各类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是保证现场机械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机械磨损的主要手段,而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强制保养计划的执行,是该项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主动机械设备维修的核心。

2.3 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亦可以称作改良性维护,其主要是在维修故障的过程中,针对部分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或者发现设备设计缺陷时进行的改造、局部构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对结构的改良或加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能够针对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的优化,但其无法针对机械产生的各种磨损进行弥补。现场管理经验证明,针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是有效延长机械设备寿命,加强设备安全管理,降低维修成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 现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要点

3.1 维修计划

维修计划概括来说要注意3 个方面。首先,要注意和现场生产实际相结合,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和现场生产工作做到良性的互动,互相促进;其次,要提前做好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技术准备工作,已促使维修过程的顺利进行;再次,做好维修过程及结果的相关记录文件。

3.2 维修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现场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合理的现场维修组织。合理的组织形式是现场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维修组织的建立可分为自建和外委两种方式进行。

对于自建维修组织来说,需要综合参考现场施工对应的状况,即在面临工期长或者规模大的项目,主要通过固定维修车间的方式来开展维修工程;反之,则通过工程修理车开展维修,组织流动修理组,进行巡回维修。但这种组织管理成本较高,资源配置很难做到科学有效,与当今维修社会化、专业化趋势不符。针对结构简单的小型工机具尚可采取此种方式,如果针对自动化、集成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工程施工机械,自建组织形式则显得有些力量不足,或者性价比较低。

外委维修组织形式是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符合现场要求的社会维修力量来进行维修工作的组织形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现场施工机械自动化、集成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维修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的设备维修保养公司因为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储备、高效的管理经验、成熟的市场渠道,所以其执行现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更为专业、灵活,相应的维修效率、维修质量均能够得以保障。

外委维修组织形式更具竞争力的原因有以下3 点。第一,施工企业应集中精力致力于主业,即现场施工生产管理,企业内部的机械设备维修力量有限,客观实际也不允许现场组建自己的高水准维修组织,施工设备的技术复杂性越来越高,施工设备的价值也随之提高,掌握设备维修保养也需要越来越广泛的知识;第二,企业可以通过专业设备维修保养公司的谈判合作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劳务费报价,通过使用全套设备维修保养方案,能够在有效控制施工企业维修支出的同时,有效推动各种施工设备的顺利更新;第三,从当前维修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对于专用维修工具、检测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专业检测工具和专用维修工具的高昂价格和偏低利用率也是企业放弃自建维修组织而选用外委维修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采用高效的维修方法

从维修方法来看,其主要包含单机维修、总成互换维修两类。单机维修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相应的质量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性。总成互换维修是现阶段广泛应用的一种维修模式,其主要是基于总成经济合理的基础上,针对磨损零部件实施修复处理,再通过相应的检验之后进行备用,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提升设备出勤率、完好率,最终保障整体经济利益,是专业化维修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4 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对策

4.1 重视设备的进场管理

进场管理主要指的是从设备选型着手,一直持续到设备服役整个进程所进行的相关管理,涉及设备策划、设备租赁(采购)、设备安装、操作人员培训以及试用期管理等。进场管理作为施工管理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是通过设备管理目标综合决定,即只有落实到上述整个流程的前置管理,才可以有效提升设备服役期对应的管理工作,切实提升设备综合效率,提升服役期成本控制的效果。此外,高度重视设备经常管理,不但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先天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为后期各项使用、维护、更新等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4.2 优化设备的现场管理

机械设备从最初的投产到最终的报废,整个服役时间均属于施工现场机械管理的对应范畴。其本身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进程,维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均会对企业设备管理绩效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需要综合参考设备现场管理实际情况,针对相关的细节进行优化,基于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的效率。

4.3 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当前社会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方面的竞争。各种工程机械设备作为评价施工企业核心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但要想将这些机械设备有效利用企业,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对于现代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来说,其本身涉及的技术领域、专业水平相对较高,要求相关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维修人才的重要作用,充分结合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机制,致力于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保障现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程序复杂、环节众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建设工程的参与者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设备维修管理做出全面考虑。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落实维修管理必备动作,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前文所谈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机械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调试机械臂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简单机械
机械班长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