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玲
(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沈阳 110163)
治愈空间是具有看护和治疗功能的场所,通常指医生进行诊疗,患者进行救治的场所。众多科学实例证明,色彩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在治愈环境色彩设计中合理地使用色彩,有利于医生的诊治和患者的康复。本文从色彩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治愈空间在满足救治功能的同时,能够通过环境色彩的设计提升医生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实现将治愈空间设计从重视功能性向重视治愈效果的转变。
色彩是创造舒适环境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对人们的血压和心跳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科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治愈环境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如果患者长时间居住在重症监护室,环境中长时间面对色彩单调的墙面,耳边充满仪器和电子设备的声音,患者容易出现失眠和幻听等生理和心理疾病。色彩疗法、色彩心理学等研究表明,色彩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在治愈环境色彩设计中合理地使用色彩,对于安抚患者的不安情绪,缓解医生的紧张状态有良好的辅助效果。
由于各个治愈空间的使用目的、基本功能、建筑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因地域条件和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心理、生理认知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依据治愈空间内各个功能区的基本功能、使用目的、服务对象、治愈流程等相关信息,系统地制定色彩方案,使色彩方案既符合治愈空间的建筑结构特征,又满足医生与患者在治愈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色彩设计可以强化设计主题和传达人文情怀。但是人眼的色觉是有限的,因此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色彩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尽量在人眼视觉的接收能力范围内,实现色彩的使用数量、色相、明度、饱和度等的平衡,满足人们对色彩平衡的视觉生理需求。
各种实验测试证明,绿色相对其他颜色具有较好的减压效果。这点通过人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可以证明,因此治愈空间多数案例选用绿色为主色调。
治愈空间极少数成功案例会大面积使用红色,环境色彩为红色容易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如果没有必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红色,如果选用红色,要对红色的形状、面积和使用场所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调研。
由于光线的原因,明度低的颜色对人眼的视神经细胞刺激相对较小,容易使人精神状态平静或低迷,明度高的颜色对人眼的刺激相对强烈,容易令人愉悦或振奋。
通常情况下,色彩饱和度高的色彩能够对患者能够产生强烈的生理刺激,引起患者心理上的波动,因此治愈空间的环境色彩要合理地使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如:精神病人的治愈空间,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尽量回避使用大面积的高饱和度艳丽色彩,可选用柔和、友善的低饱和度色彩。
由于治愈空间各部门的功能不尽相同,所以需要选用不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的色彩并且反映各部门特点的色彩设计方案,治愈空间色彩方案尽量让人的心理和生理放松,避免选用刺激人神经系统兴奋的大面积高饱和度色彩。
色彩通过色相、明度、饱和度的不同组合,可形成同音乐一样的身心感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如:明度高的色彩让人振奋、明度低的色彩让人低迷、饱和度高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波动、饱和度低的色彩让人柔和友善。将色彩的这些情感特性和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组合起来,在空间环境中通过面积、体积、形状、数量等的变化形成秩序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赋予治愈空间良好的视觉感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愈环境。
环境色彩的协调统一可根据空间功能和建筑特点,在保证环境空间大面积基本色相统一的前提下,对重点功能空间或特殊区域进行色彩调配,突出治愈空间的地域或人文特色。环境色彩的协调统一,还应包括内外部环境、室内装饰陈设、公共空间设施、指示标识等色彩之间的协调统一,使治愈空间的整体环境色彩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环境色彩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为了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的环境性色彩,如:墙面、地面、顶棚等。一部分是为了便于人们区分的标识性色彩,如,在不同的功能空间出入口使用不同颜色的指示标识,便于人们迅速地了解和掌握自己所处的环境空间位置。
治愈空间不同区域,如门诊区、住院区、手术区、ICU 等部门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有利于患者、工作人员或来访者,了解和掌握自己所应活动的区域和范围。如果在传染类治愈环境中,将清洁区和污染区采用色彩的识别性进行区分,提醒患者、来访者、工作人员注意自身活动区域,加强人们避免可能发生交叉感染的意识。
很多环境色彩在营造环境的同时兼具标识指示的双重功能。如:不同的楼层采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以帮助认知障碍的患者能够更好地记住自己所居住的位置,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具体实操过程中,过分强调色彩的可识别性,容易忽视色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同的楼层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区分,确实可以提升人们对环境空间的识别性和认知度,同时也容易造成同一场所内,不同楼层之间明显的环境差异,由此造成的颜色数量增多、色彩变化明显等视觉感官刺激也随之增强,容易使人们视觉疲劳,会增加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不适应性。因此,在色彩设计中注重色彩识别性的同时,要将环境色彩的可居住性放在首位,良好的赋予治愈空间良好的视觉感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愈环境。
环境色彩和人体的感知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通过视觉感知色彩的绚丽,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美好,通过嗅觉感知自然的芬芳,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的变化。在进行治愈环境设计时,应将人体感知功能进行充分考虑,如:人们嗅到橙子的气味,会联想到橘黄色色泽的水果,人们嗅到幽幽的花香,会联想到亲切柔和的纯白色花朵,不同的气味会给患者还来不同的心理联想和色彩感知。同理,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将不同材质的装饰材料应用于地面,将触感丰富的肌理纹样应用于墙面,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触摸时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和触觉感受,尤其是对于听觉、触觉感知特别灵敏的视觉障碍人群,不同质感和触感的装饰材料,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感知环境。实例证明,在进行治愈环境设计时,适度的增加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元素设计,能够增加环境色彩感知的丰富性,增强治愈环境对患者健康的辅助治疗作用。
环境色彩应用的范畴包含了地面、墙面、顶棚,同时也包含了室内的陈设和软装饰设计,如:室内窗帘、室内装饰绘画、室内花卉、室内绿色植物、室内家具、灯具,室外景观设计等。依据通用设计中“亲近生命效应”法则,墙面的装饰绘画选择与自然相关的画面进行装饰对人的心理治愈作用非常明显。患者眺望的窗外应为美好的植物、花卉景观。良好的室内环境装饰,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工作中的疲劳。
因此在进行治愈环境设计时,在考虑其功能性的基础上,也要关心治愈环境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室内环境装饰可以提高治愈环境的舒适度,对患者产生良好的健康治愈辅助作用。很多实例已经表明,如果医院能够为患者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治愈环境,有可能减少患者的用药量,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安定,同时也相应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投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治愈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虽然并没有实质证据证明,颜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具有普遍性,但是舒适的治愈环境,有可能提高患者自身的治愈能力,稳定患者不安静的心情,减轻医护人员工作中的疲劳,发挥医疗设备实现不了的辅助治疗效果,对医患双方产生了积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