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悦(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0)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也慢慢地显现出来,由违章操作、缩短工期等相关因素引发的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近年来,全国建筑领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式严峻、复杂。借鉴“河长制”的先进经验,响应 “领导带班制”,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在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控指挥长”制度(以下简称“险长制”),由公司各级领导分别担任相应级别风险管控指挥长(以下简称“险长”),依法落实各级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现阶段,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材料、设备、施工方法层出不穷。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的风险逐渐加大,现场危大工程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对现场监理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针对现场监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人员责任心不强、职责划分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事前事中控制能力差等,险长制将监理职责逐级分解、逐级落实,同时完善各风险项目管控体系,形成相应的风险档案,辅之以险情处置的考核及奖惩,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地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从根本上防范事故的发生。险长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现场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了现场监理的成效,保障了工程建设项目安全顺利运行。
险长制适用于建设工期较长、工程量较大、危险源较多的风险工程项目,根据风险管控“零距离”、风险排查“零盲区”、风险隐患“零容忍”、风险职责“零缝隙”的指导思想,采取“一险一长、一险一档、一险一考”的原则开展风险管控工作。
险长制的核心在于将责任逐级落实到人。结合“公司-部门-项目部”三级管控体系设立三级险长制,在本项目设立项目总监为一级险长,作为风险项目管控的直接责任人,承担项目现场的工程风险管控工作;部门安全主管为二级险长,负责部门下属项目风险管理;公司安全主管为三级险长,负责风险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之前,结合业务特点和项目实际情况,分别针对危大工程施工情况、施工周边环境、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外部监管环境及监理人员能力等制定项目风险等级。
在风险项目开始前,由一级险长组织危大工程识别,填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确认报审表》或《上海市水务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监督信息表》。当有新的危大工程实施时,一级险长组织相关人员在危大工程实施前更新风险清单,清单报公司二级险长。二级险长汇总一级险长上报的风险清单,分析各工程风险,并结合本部门日常管理情况,识别本部门项目的高、中、低风险,建立《部门级风险项目清单》,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进行月度更新,清单报公司三级险长。三级险长汇总二级险长上报的风险清单,结合公司日常管理情况,识别公司高风险项目,建立《公司级高风险项目清单》,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月度更新,清单报公司分管领导。
危大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级险长按照要求组织相关监理人员进行巡检并做好书面记录,对巡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整改。二级险长应跟踪各项目危大工程的施工情况,并要求一级险长结合工作周报,定期汇报现场风险管理情况。
对于部门级高、中等级风险项目,当工程处于关键施工节点或施工高风险期时,一级险长应提前通知二级险长,由二级险长进行现场带班指导。对于公司级高风险项目,当工程处于关键施工节点或施工高风险期时,二级险长应提前通知三级险长,由三级险长进行现场带班指导。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风险项目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档案,各监理部必须单独设置现场应急档案,项目负责人每月组织对相关资料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
现场应急档案应包含且不限于:政府及行业部门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文件;各参建单位一级响应体系文件;各项目公司、施工单位二级响应体系文件;现场项目三级响应文件。其中,现场项目三级响应文件包括:图纸类、应急组织架构、信息报送、风险清单、方案及预案、视频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物品及其他,具体如下。
(1)图纸类:①设计图纸(现场总体平面图、纵断面图等);②勘察报告、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地下障碍物、管线、河流等)平面图;③依据设计图纸、管线单位交底图纸等图纸(或文件)结合现场排摸情况,项目现场绘制的平面位置关系图(包括阀门位置)、断面图;④重要保护建构筑物的结构图;⑤管线、道路交通翻交后,根据现场的情况动态更新相关图纸(文件);⑥应急仓库堆放点及周边通道的平面布置图;⑦周边医院的线路图;⑧其他相关图纸。
(2)应急组织架构:①项目负责人负责建立现场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构架,并明确各角色分工、落实到具体人员,现场项目负责人落实好交底工作;②明确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结构和勘察)、监测单位、分包单位、相关管线单位、周边居委会(建构筑物所属单位或运管单位)等参建单位、共建单位紧急联系人(A/B 角);③制作应急抢险专项岗位卡片,卡片中明确应急过程中的职责及相关工作开展对口联系人,应急过程中挂牌上岗。
(3)信息报送:①明确信息上报流程流程图及对口联系人联络方式(A/B 角);②信息快报按照国家、市级文件规定内容以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上报,并定时动态更新;③根据上级部门或单位、业主要求,在事故上报时间内及时上报。
(4)风险清单:①项目现场风险识别清单,依据项目现场周边环境、地质条件、项目特点、施工(作业)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气候季节等实际情况进行梳理;②致命性风险清单,重点“六控”,即从基坑开挖、盾构进出洞、盾构穿越重大风险或复杂环境、旁通道冻结开挖、高支模作业、重要管线等环节进行识别。
(5)方案及预案:①项目总体施工组织方案、项目总体应急预案、项目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根据现场风险识别清单编制)等方案文件;②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应在首道工序施工前 1 个月内完成单位审批和报监工作。
(6)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现场全部接入“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要求至少有 2 根视频信号接入现场会议室,应急启用时,必须保证信号畅通。
(7)应急指挥物品: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对讲机、手电筒、充电器、U 盘(存储应急资料电子版)及依据项目风险特点应配备的其他小型指挥办公物品。
(8)其他:根据项目现场特点,以上未包含的其他与应急抢险相关资料内容应自觉补充完善。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进行风险期结束后的经验教训总结以及相应的奖惩考核。
险情处置完成后,一级险长应进行对应的险情处置后评估工作,并形成险情处置后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险情发生和处置的过程描述、分析险情的技术原因和管理原因、险情处置流程和措施的合理性评估、相关的教训和改进措施、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等。后评估报告编制完成后,一级险长应将报告提交给二级及三级险长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批与修改完善,保障后评估报告的完整性、针对性与准确性,确保其对后续险情的处置能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每次险情处置的后评估报告应经审批完成后归档,列入项目风险档案。
通过在风险项目中实行险长制,将安全管控工作落实到专人,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控体系,评估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不到位或失察风险,强化施工现场风险管理,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确保工程建设过程安全、平稳、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