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泳,任崇桂,马 杰
(枣庄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会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但由于化工行业自身特点,在任何一个环节如果管理和操作出现失误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极易发生危险,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以及重大的经济损失等后果,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化工行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5年“新旧动能”开始正式出现在我国国家领导人讲话中。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与实质,新旧动能迭代的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一种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以及更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山东省作为化工大省,化工产业也是山东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带来了高耗能、高污染、安全生产事故高发。在行业巨变的历史时刻,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社会背景下,山东省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要想加强化工安全生产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化工人才作为支撑[1],从而对化工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管理学作为化工安全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发展与现状,认识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发现安全问题、分析安全问题和解决安全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安全监管以及应急管理等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安全管理学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安全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安全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化学化工等学科,教学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预防和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分析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等章节。课程章节较多、涉及面广,并且各章节又相互独立,导致了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繁杂。安全管理又以安全生产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为基础,而这些内容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国际的安全生产形势以及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不断更新。安全管理学相关理论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而由于传统教材受编写周期较长的限制,又无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这些问题给安全管理学这一课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安全管理学课程中相当部分教学内容以文字描述为主,属于繁琐性叙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着空洞,学生听着抽象乏味,加大了教学过程中的单调性与无趣性。此外安全管理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又较强,而学生对生产现场及安全生产管理缺少直观认识,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知识,无法形象地了解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以及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等。而且化工专业学生又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教师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针对安全管理学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繁杂零碎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有的放矢。首先在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可以通过课程组以及教研室讨论,条件允许的高校还可聘请专家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将课程内容分解为教学模块,而不是分章节进行讲述。在各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发掘各个教学模块中知识点的相互关联,进而理清条理。比如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在一起,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总之要合理设计授课内容,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鉴于本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不仅仅是针对教学过程,作为专任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特别是应用型大学,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丰富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进课堂,有效深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此外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生产实训等环节。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案例教学、情景演练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官方网站,利用微信订阅号等途径去查询跟踪不断更新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管理理论,从而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是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有机融合专业课与思政课是在新的条件下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2]。
安全管理学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安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元素,比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职业精神的树立等等。比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约90%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安全意识淡薄。作为化工安全专业的学生,将来会从事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安全监管以及应急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将肩负着使命和责任。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每辨识一条危险,排查一条隐患,就可能会杜绝一次事故,挽回一笔损失,拯救数条人命,保全数个家庭。所以安全管理这项工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通过积极的引领和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认识化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专业认同感,有效地激发学习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增强学生从事化工安全专业的热情[3]。通过认真思考,深度挖掘课堂思政点,在课堂中穿插着讲解与课程切合度比较高的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同学们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这样既加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目的[4]。
课程考核是衡量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检验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行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针对安全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学目标,传统的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因此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平时成绩可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比如调研报告)、实习实训报告等。同时期末考试试卷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进行命题,并做到教考分离,教研室应组织课程组老师对试卷进行审阅,保证考试公平公正,使试题能够多元化的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5]。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要求化工企业普及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意识,完善安全管理与生产制度,有效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此形式下对于化工安全专业的学生是机遇也是挑战。安全管理学这一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就业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更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我国化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助推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