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材料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初探

2020-02-15 07:23:49唐莉莉胡扬剑林红卫欧阳跃军
山东化工 2020年13期
关键词:高分子双师产学研

杨 欣,唐莉莉,胡扬剑,林红卫,欧阳跃军

(怀化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已从精英化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分别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及“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上述文件均表明实践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已明确重点考虑校企合作建设。地方本科院校需围绕本区域的社会、地域、资源、产业等方面优势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发展,其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1-2]。

怀化学院是一所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省属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学校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等两个材料类本科专业,其中材料化学专业获批2019年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上述专业是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并重的理工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与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材料类专业类似,其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如: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科学、实践教学基地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师资(“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实践教学形式化及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规范等不足之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和行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我校材料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一些完善与改革进行探讨,以期对同类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改革和完善提供部分借鉴。

1 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建立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大都遵循以材料科学和化学为基础,以特色材料类专业课程为中心的原则[3]。近年来,我院围绕聚乙烯醇纤维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成型加工、新材料设计与开发等核心专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主,专业实践课程包含聚合物合成实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及高聚物(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测试实验三大板块。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工艺、结构和性能特点及材料加工过程的一般规律,具备材料制备(合成)与加工能力;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具备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同时具备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和加工设备操作、车间设计、生产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突出、优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测试、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成型与加工、高分子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核心专业课程。材料化学专业则以光电、能源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着重培养学生无机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合成)和性能调控的能力。突出与优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测试、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多晶 X 射线衍射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核心专业课程[4]。

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可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促进学生就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之目的。截至目前,我校材料类专业已在怀化市内众多关联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共建“聚乙烯醇制备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千源铝业有限公司(共建“怀化市环保建筑铝表面处理创新人才团队”)、湖南梨树园涂料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冠名班“梨树园班”)、湖南绿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贵都建材有限公司、湖南康瑞涂料有限公司、怀化福瑞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寰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学校所在地位于湖南省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地规模工业企业较少。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涉及知识面不仅有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还包括一些新兴的功能材料,仅靠在怀化市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已难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也很难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新材料制备及应用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冠名班“晶科能源班”)。通过在上述实践教学基地采取“3+1”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轮岗制”、“项目制”培养方式,利用“双导师制”从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各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校企资源的利用率。

3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怀化学院“建应用型学科、办应用型专业、做应用型研究、育应用型人才、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方针要求广大专任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我校、我院在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以下方面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结合材料类专业特点,鼓励教师参加化学工程师、工业分析与检测等各种培训班,获得行业(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利用寒、暑假等定期选派专任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校、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指导、参与学院的实践教学活动;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5-6]。近年来,学院培养、引进专兼职“双师型”教师18名,引进“应用型”专业教材21门。汇聚了一群专兼结合、科研能力强、实践应用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师,研发出诸如:低温水融性薄膜材料、热塑性聚乙烯醇材料、阻燃维纶、免漆生态板等一系列新型材料。

4 产学研合作

我院前期实践教学中产学研合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湘西地区,区域内大型或高新材料类企业较少,产学研合作开展时间短、基础差、平台弱,学院教师前期应用性成果积淀少、储备不足;专任教师教学任务偏重,对接地方政府、企业主动性不强,产学研合作意识淡薄,深入一线较少,缺乏对实际需求的了解;科研、学科团队建设及产学研合作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有待加强,产学研合作往往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不能汇成合力。直面上述问题,学院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或团队的培养、引进,挖掘并整合现有潜力,广泛开拓产学研合作领域,从评先评优、绩效分配、岗位聘任等方面促进教师科技成果,提高产学研项目数量及进账经费,培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学研项目;打通教学、科研、地方服务三者之间的绩效贡献度,在省级工程中心、一流专业等设置专职科研编,设立专项经费,资助广大教师走出学校,深入一线;以学院已有师资研究背景为基础,凝练方向,围绕本地特色及优先支持产业整合2~3个研究团队,加强科研、学科团队建设,强化产学研团队意识和能力。通过网站、微博等宣传方式报道相关地方服务团队,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进产学研工作。迄今为止,学院在材料类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Z博士主持研发的科研成果“低温水融性薄膜材料”,为“水转印”、“大规模绣花”提供了关键技术,并在怀化市国家级高新区投资设厂。S博士将聚乙烯醇材料与聚乳酸复合制成可完全降解的薄膜与型材,获“热塑性聚乙烯醇材料及其方法”等四项专利并成功转让至长沙市相关企业。O教授团队作为湖南千源铝业有限公司总技术顾问,着力于家居铝表面处理问题研究,解决环保铝代替木制产品。Z教授团队研究的免漆生态板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应用于湖南寰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后,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环保级别提高。

5 结语

通过近几年怀化学院材料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构建了比较适合学院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校企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材料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升较为,有力推动了材料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为同类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高分子双师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6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4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