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是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historic built artifact and environment)研究、保护与再生学科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兼具学术探索性、工程示范性和艺术鉴赏性,旨在建构跨学科、跨文化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为提升我国城乡建设与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水准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刊目前常设栏目为《研究聚焦》《理论与历史》《遗产图说》《案例解析》等,各栏目均接受自由投稿。来稿内容(含作者提供的插图)如涉及版权纠纷均由作者负责。
本刊投稿邮箱jzyc.ha@tongji.edu.cn 或jzyc.ha@mail.sciencep.com,暂未开通其他投稿渠道,谨防假冒。来稿必复,若超过3 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 系列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及维普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全文收录。来稿一经采用,即视为作者同意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一并授予本刊。
以上事项,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或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发邮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来稿要求
来稿应为原创成果。字数视内容而定,不做硬性限制。理论文章一般以中文8 000 字左右为宜。需做到内容翔实、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文字表达准确流畅。
来稿应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与关键词。标题能概括文章要旨,中文题名不超过20 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中文摘要以300 字以内为宜,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自含性,能清晰表达文章观点和结论,明确陈述文章的创新点,使读者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文章的必要信息;关键词3—8 个,以分号分隔。
图片清晰,色彩饱和,尺寸不小于23 cm×31 cm,分辨率不小于350 dpi,制作成jpg 格式的电子文件单独发送;线条图应提供矢量图,最低需满足A4 幅面大小、jpg 格式单独发送的要求;自绘图除jpg 格式文件外,还应一并提供可编辑格式文件(以图片上文字可编辑为主)。所有图片按使用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注出图名、图片来源,必要时可加简单文字说明。
表格应提供可编辑文件,并注出表名。所有表格按使用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与图片混排。
文后参考文献以15、16 条为宜,尽可能引用近期期刊发表的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以方括号按引用顺序编号(如[1]、[2]、[3]),并在正文相应位置以上标的形式标注。具体格式参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以及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取脚注形式以圈码按顺序编号(如①、②、③);字数较少者可采取夹注的形式,在正文中以圆括号标注紧随文后。
文章为基金资助项目的,请在文后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第一次来稿须提供作者简介,注明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作者单位(附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职称、学位、职务、研究方向与近期研究成果,并附主要联系方式(电话、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