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丽
摘要:朝阳的文化历史悠久,红山文化、三燕文化、佛教文化享誉国内外。近些年来,朝阳文化更是蓬勃发展,文化艺术根深叶茂,繁荣精湛,文化产品硕果累累,文化人才走向全国。尽管我市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与广大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着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文化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乏连续性、群众文化人才严重不足、基层文化艺术人才断档、小戏小品创作数量少、精品奇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我市文化不能良性循环发展,本文就推动朝阳市文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朝阳文化发展提供意见和参考。
关键词:朝阳文化;发展;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我们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方略、新举措,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朝阳,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繁荣发展朝阳文化,对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承前启后,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让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推动朝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振兴朝阳提供强有力保障。
朝阳的文化历史悠久,红山文化、三燕文化、佛教文化享誉国内外。近些年来,朝阳文化更是蓬勃发展,文化艺术根深叶茂,繁荣精湛,文化产品硕果累累,文化人才走向全国。以朝阳县为例,曾三度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地放歌”群众文化品牌唱响城乡,频获大奖,享誉省内外,已经成为朝阳一张亮丽的名片,2014年“大地放歌”群众文化品牌被辽宁省文化厅评为“群星奖”项目奖,2015年12月,“大地放歌”被辽宁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提高了朝阳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朝阳县评剧唱红了评剧之乡唐山,轰动全国;“朝阳社火”惊艳省城;文化创作成绩斐然,多次崭获国家、省、市大奖。尽管我市文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与广大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着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文化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乏连续性、群众文化人才严重不足、基层文化艺术人才断档、小戏小品创作数量少、精品奇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我市文化不能良性循环发展,现就推动朝阳文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建议制订繁荣朝阳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保障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我们要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创新全市文化工作思路,全面细致谋划工作。建议市政府落实《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立足朝阳实际,制订朝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政策及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机制。
二、建议加大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建议加大对朝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县市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助其建立起数字影院、图书馆、新华书店、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丰富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建议以开展文化精准扶贫为契机,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对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建设的投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
三、建议实施文化品牌引领战略工程,强力打造“大地放歌”等知名品牌
朝阳有很多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品牌,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朝阳社火”遍布朝阳城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阳县评剧进京演出且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受到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嘉奖。建议市政府打造朝阳知名品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服务体系,增强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让“大地放歌”品牌唱响全国。
四、建议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建议朝阳市政府加强对地方戏曲扶持(尤其是评剧)和大力支持推动基层文艺团体戏曲传承人才的培养,以招收学员“以团带班”或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培养戏曲人才,全方位解决招收学员的编制、体制、待遇、工资等有关事宜。同时建议要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好文化的第二课堂,设全并上好音、体、美、戏曲等艺术课,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五、建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艺术创作和演出的日益繁荣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感染人、激励人,朝阳县创作的小品《第一书记》、《打工妹回乡记》,小戏《大枣红了》等以精准扶贫创作的文艺作品不仅深受百姓喜爱,更是在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建议市政府制订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规划,集中力量,集中资源,优化政策环境,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打造国家精品剧目;同时建议对小戏、小品创作设立激励机制,既能鼓励作者创作现实题材的剧本、小品、小戏,又能让百姓能演出、能欣赏到数量更多、更精彩的地方戏和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戏,用文化的声音传送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六、建议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建立完善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议深度挖掘整合历史文化层、现代文化层,用文化元素提高旅游品质,围绕“游”和“娱”要素,强化文化创意与旅游业态融合,同时要加大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强化现代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城市。建议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文化产业创新创意、设计,不断扩展文化产品分类及多角度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影响,积极开展多角度多行业联动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现有资源的使用,在发展的同时寻求更多的经营资源,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文化经济双赢。
七、建议抓好文化培训工程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议系统地开设文化艺术业务培训班,挖掘和培养大批文艺骨干;搞好农村文化干部和文化骨干的培训辅导,实施深入打造文化领军人物计划,培养文化领军业务骨干,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領军人物的引带、辐射作用。同时要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艺团体、艺术基地,并指导其开展好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