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广丽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医疗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医院的资产管理成为医院管理中一大问题,资产管理影响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就要严格规范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货币资金、药品和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方面,应用科学的内控制度,提升医院的资金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 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
资产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医院的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就要加强医院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医院的资产管理中,主要是对货币资金、药品以及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科学的进行内部控制,全面提高医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一、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的常见问题
(一)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当前我国医院行业的改革刚刚进行不久,对于传统医院管理方面的革新进行的还不彻底,相关的人才建设制度与人才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的医院管理水平相比,具有较大的水平上的差距。目前我国医院对于人才管理方面的建设活动,往往也会忽视对于相关财务管理人才的培训,这正是造成我国医院资产管理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二)评估体系不科学
医院的评估体系是影响其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医院资产管理状况的评估体系的建设一直是当前我国医院相关建设的重点,但这些年的实践中任然无法形成一个具有明确优势的评估体系建设,同时资产管理混乱的现象任然存在,对于我国医院资产管理评估体系的建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当前我国医院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影响资产管理效率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医院资产的管理效果多少差强人意,同时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制度的不重视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没有系统化的制度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科学指导,我国 医院资产管理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资产管理内控制度优化建议
(一)货币资金控制内部管理优化
(1)强化货币资金控制内部管理意识。资金是医院的经营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严加管理资金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还能提高医院资金的管理水平,从而确切的保证医院的核心利益。而货币资金作为医院流动性最强的资金,其风险控制的难度也是较大的。因此,就要强化货币资金的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严格监督货币资金是否按照医院的统一收付标准来实施,特别是资金的收支、核对以及备用金上的严格监督,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医院资金管理岗位的设置上,要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详细的管理岗位职责。在资金的管理和执行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各个负责人之间也要互相监督,避免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医院也要设置完善的收费标准,管理好票据,对于一些刷卡、微信或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医院要做好电脑上的保存记录,以便于资金的核对和管理。医院每日要做好资金报表,每天一结算。加强货币资金控制内部管理意识,更好的监管医院的资金流动,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2)加强货币资金收支管理。医院的资金管理,范围广,涉及的人员较多,关乎着医院的正常运营。一旦资金出现问题,损失就很难挽回。所以医院就要加强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首先是资金的收入管理。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药品收入、医疗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资金收取控制的负责人员是出纳员和收费员。医院就要建立起完善的资金收入管理制度,详细规定收费员和出纳员的岗位职责,严格监督资金的收入管理。其次是资金的支出管理。医院就要完善支付审批体系和授权体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资金支出活动。资金支出时要严格查看支出方向,明确资金的数目、用处、支付方式以及支出预算等,看其是否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仔细检查审批程序,查看审批过程和审批人的是否正确。严格审查资金支出的过程,特别关注器材,药品等方面的支出,做好相关的记账工作。
(3)加强资金核对。要想更好的优化货币资金控制的内部管理,还要加强资金的核对。首先,当日款项存入银行之后,由会计核查当日报表与银行账户入账情况是否相符,对于因节假日银行无法及时打出缴款回单的问题,会计可以通过银行短信通知业务或是网上银行等业务查询,一旦出现资金出现问题,立即处理。其次,出纳员详细记录资金的收入情况和银行存款清单,仔细清点库存的现金,查看现金报表是否与实际现金数目相符。最后,定期核对银行存款、现金报表以及库存现金,做到账账相符。
(二)药品管理内部控制优化
药品是医院用于医疗诊断、治疗疾病的商品,占用医院的大部分物资,药品的价格和质量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因此,医院就要建立起相关的药品质量监督机制,实现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
(1)药品管理授权审批控制。优化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就要严格控制药品管理授权审批,明确审批过程及权限,对药品的采购和管理等环节,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负责药库管理的人员,根据季节疾病的发生情况合理的制定出药品采购方案,上报给药学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
(2)计划采购。药品采购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严格控制管理。负责药库管理的人员,要合理的进行药品预算,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程序进行申报采购,对于一些用量稳定、金额较大、本地供应商、可以及时配送的药品要零库存管理,不仅可以节约医院资金,还能节约存储空间。对于保质期较短的药品要动态的管理,定期检查药品的使用情况,了解药品是否出现积压现象,收集信息及时的上报给管理部门,及时改正。
(3)入库结算。药品入库,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单据验证,对药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金额等进行仔细的核查,没有通过检验的药品不能送到财务部门结算。各个岗位要严加管理控制,做到正确的验证入库并核算,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减少来款对账的工作量,降低出错率。
(4)出库核验。药品出库要进行严格的核验,不管是领用药品还是报废药品,都要做出详细的解释说明,严格按照审批程序申报,门诊部门发药要严格按照发药规则进行发药,先进来药品先出,距离有效期近的药品先出,同批号的药品先出。
(5)盘点对账。药品入库后要进行严格的盘点对账,每个月要对药品盘点一次,药剂部门、内控管理办公室和分管领导要按照药品种类、型号等进行详细的资金核对,实时动态的管理药品,对药品进行盘点对账。
(三)医院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优化
在医院的资金管理过程中,优化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不仅能全面保障医院的合法资金,还能更有效的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1)明确各科室的职责。建立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将职责落实到各个科室上,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从领导安排、设备管理到设备的使用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全面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各个负责人上。同时还要加强各个科室的交流,各个科室之间相互管理、相互督促。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各个负责的科室要严格管理,比如负责设备管理的部门,要严格管理医学设备仪器的采购、验收、维修等方面;财务科主要对医学设备仪器进行资金管理,定期清算盘点医院内部的固定资产,全面了解并掌握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2)实行采购审批制度。在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实行采购审批制度,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来进行申报,挑选出不符合标准的延迟申报。采购时要确保设备的质量,选择正规的供应商。设备科和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以及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购买设备时要确定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保证设备仪器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3)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固定资产。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可以利用計算机等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跟踪管理。而且还可以建立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把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各个科室终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互通,以此来严格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保障医院正常工作的同时,还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总之,医院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一直是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不仅满足医院正常运营的内部需求,而且也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医院资产管理中,不仅要加强资金货币控制管理,还有药品管理以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加强对医院收支出、药品的采购及固定资产的管理,明确各个科室的职责,全面落实采购审批制度,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医院资金管理水平,保证医院的核心利益。
参考文献:
[1]修永新,李平,邓盼,郑函,郭娟娟,王学霏,戴力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7.
[2]李文兵,王学军.医疗器械分类编码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5.
[3]闫石,朱立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内部审计控制测试方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