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歆玥
孔子,一直是中国一张光鲜亮丽的名片,以“圣人”的名号享誉世界。而我,自幼便能熟读《论语》,却至今才详细地了解孔子多舛的命运。
孔子生而丧父,幼而丧母,可谓第一悲;奸臣作乱,小人迫害,各国排挤,可谓第二悲;官途无望,世道混浊,可谓第三悲;老而丧子,可谓第四悲。纵观孔子一生,才能虽被认可,却被奸佞所阻,终为一介平民;周游列国,却成了政治阴谋的牺牲品,不得不四处流浪,可谓十分狼狈。读罢《史记·孔子世家》,方知孔子被千万人传颂的背后,是历经七十载磨难,这不禁让我心神触动。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孔子在周游各国之时,亦是磨砺自己。孔子前往齐国,听到韶乐,欣然学习,以至于三个月不知肉味;后孔子从师于师襄,参悟曲乐,令师襄敬佩不已;孔子晚而读《易经》,韦编三绝。孔子求学若渴,认真刻苦的精神,让他修订的《春秋》有传世之名,更有了“春秋筆法”的赞誉。
然而,对于孔子来说,这些“身后名”终究是虚无的,生前他仍怀着拨乱反正的愿望抱憾离世。
无独有偶,屈原和贾谊也是青史留名却命运多舛之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在江岸边长叹,回首望楚国,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纵身,投江。屈原最终选择以身殉国,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百余年后,同样身有才华而遭皇帝疏离的贾谊来到了昔日的长沙,为赋以自广。两人的命运竟如此的相似!太史公将他们编写在一起,是何等的精妙!屈原受尽诽谤、排挤,国破而自尽;贾谊被皇帝疏离,抑郁难平,深愧于怀王而逝。他们都是被上天嫉妒的英才,都是为世道所害的文人。
若问谁能逍遥于这世道?老子是也。孔子曾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如龙,隐于世道,通明旷达,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令人心向往之。
说罢古时文人圣人之事,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悲叹,为那些奸佞小人得势而攥拳,最后,还是深深地被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智慧所吸引倾倒,见贤思齐焉。读完每个故事,仿佛是进行了一次时空旅行,太史公鲜活的人物刻画也让我钦佩不已。
【评点】
本文先综合评述了孔子、屈原、贾谊多舛的命运:谈孔子,侧重于其悲惨的身世和好学的精神;谈屈原、贾谊,强调其怀才不遇的悲剧。三人有共性,都是才华横溢和志向远大的文人士大夫,但终不得志;亦有差异,后两人的遭遇更令人同情和不平。接着,笔锋一转,老子的逍遥处世,令作者“心向往之”。文章有详有略,同中有异。读史,读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实属难能可贵。
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