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修法台独”的历程、意图与影响

2020-02-14 07:40周澍阳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两岸关系民进党

周澍阳

摘  要:2019年,在蔡英文当局主导下,一系列涉及两岸关系的所谓“法案”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中相继通过。“修法台独”进一步暴露了蔡英文当局的分裂本质。“修法台独”可以分为酝酿、推进、迂回、突破四个阶段,体现出蔡英文当局的三重政治考量——当作选举策略、推进事实“台独”、配合美国对华战略。“修法台独”将恶化岛内政治生态、破坏两岸政治互信、阻滞两岸交流合作、阻碍两岸融合发展。

关键词:“修法台独”;民进党;两岸关系;两岸融合;反分裂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1-0072-06

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表面上“维持现状”,实质上推行“台独”路线,致使两岸关系日趋紧张。2019年以来,民进党当局动作频频,从强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到修改所谓的“国安五法”,再到抛出“中共代理人修法”,最后变相推出所谓“反渗透法”,在岛内大肆制造“绿色恐怖”,阻碍两岸交流。这一系列做法是民进党在以“修法”方式推进“台独”主张,可以统称为“修法台独”。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国台办”)等多个部门对此十分关注。朱凤莲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通过‘修法等手段不断进行政治操弄,煽动两岸敌意,限缩打压两岸正常交流交往,实际上已经造成台湾民众特别是台商台生人心惶惶,草木皆兵。”[1]安峰山表示:“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一己之私,违背两岸同胞求和平、要合作、谋发展的共同心愿,变本加厉地去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两岸各党派团体人士的对话沟通,企图为两岸同胞走近走亲和两岸关系走实走好設置障碍。”[2]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民进党当局的一种选举策略。廖达琪认为,蔡英文此举是选举考量,目的是要连任,赢得2020年台湾地区大选[3]。张文生认为,这一系列动作是民进党“事实台独”主流路线的继承,将“台独”逻辑隐藏在意识形态里,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刘国深指出,民进党当局这些“修法”动作是妄图通过法律手段阻止、破坏两岸交流,恐吓与大陆进行交流合作的台湾民众和与大陆开展民主协商共同探讨两岸问题的台湾人士[4]。本文拟对民进党“修法台独”的历程、意图与影响进行梳理。

一、民进党“修法台独”的历程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民意代表选举后,民进党实现了完全“执政”,大肆推行“台独”路线,强行在立法机构审议并通过诸多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条例”,破坏台海稳定。“修法台独”路线演进可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酝酿阶段:意图通过“修法”挽回颓势

早在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束之后,面对岛内“绿地变蓝天”的政治现实,“台独”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希望通过“立法”方式严格限制两岸之间交流,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5]对此,蔡英文先于2019年1月2日下午公开宣布:从未接受“九二共识”,也绝不会接受“一国两制”;继而在3月11日要求“立刻推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修改”。蔡英文此举是民进党当局强推所谓“国安五法”以及“中共代理人法”等系列“修法”的源头。在这一阶段,民进党当局主导的一系列两岸关系“修法”虽尚未出炉成型,但其“台独”野心昭然若揭。

(二)推进阶段:全面推进“修法台独”主张

2019年,民进党当局主导的系列“修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所谓“国安五法”的修订,引起了海峡两岸的广泛关注,将舆论推到了高潮。所谓“国安五法”是指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于5月至7月通过的“刑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国家机密保护法部分条文修正案”“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增订第五条之三修正案”“国家安全法部分条文修正案”,以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条文修正案”。民进党当局明确表示这一系列“修法”是为对抗“‘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以“规范”谈判程序,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在这一阶段,民进党当局主导的“修法台独”取得实质进展,但所谓“国安五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民进党当局的一种“事后补救”手段,更多的是通过提高刑罚以恐吓与大陆进行交流接触的台湾民众。民进党当局开始全力推动“事前预防”的“修法”,于是“中共代理人修法”及所谓“反渗透法”等草案呼之欲出。

(三)迂回阶段:面对民意反弹调整策略

2019年7月5日,蔡英文在其Facebook上发文称将全力在9月开始的立法机构会期推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关于“中共代理人”部分的修改。9月起,民进党当局及岛内“台独”势力陆续向立法机构提交包括修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制定所谓“境外势力透明影响法”等14项相关提案,宣称此次“修法”是借鉴国外的“外国代理人制度”,意在防范“境外势力渗透”,维护“民主政治运作”,从而建成“防卫性民主机制”。10月15日,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要求将“中共代理人系列修法”交付审查,但随后国民党党团与亲民党党团提出复议案,以阻止相关草案的推动。10月29日,民进党党团通过变更议程,强行以人数优势否决国民党党团、亲民党党团提出的复议案,将“中共代理人法”等相关草案表决通过并交付审查。至此,“中共代理人修法”进入实质审议阶段。在这一阶段,面对大陆的巨大压力与岛内民意的强烈反弹,民进党当局不得不放缓了修订“中共代理人法”的进度。但出于配合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需要,“修法台独”仍暗流涌动。

(四)突破阶段:利用优势强推“反渗透法”

2019年11月25日,民进党正式向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提交所谓“反渗透法”草案。台湾地区立法机构11月29日将该草案“迳付二读”,目的在于加快审议进度,力求早日将草案“落地”。与先前的“中共代理人修法”不同,所谓“反渗透法”是民进党当局推出的一个“专法”。同所谓的“国安五法”一样,该草案将香港(澳门)列为“境外敌对势力”,规定台湾民众不得受“渗透来源”的指示、委托或资助,从事一系列政治活动,违者将受到严惩。12月14日,蔡英文在出席新北市造势活动时,重申在12月31日通过所谓“反渗透法”,妄称“反渗透法”是“防护台湾”的最后一块拼图[6]。12月31日,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利用人数优势强行将所谓“反渗透法”三读通过。至此,所谓“反渗透法”正式“落地”。

二、民进党“修法台独”的意图

民进党当局主导的“修法台独”在每个阶段都有背后的政治考量: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防”,从“部分限制”到“全面封锁”。这是民进党当局根据现实需要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的,体现了蔡英文推行实质性“台独”的本质。民进党当局“修法台独”具有以下三个意图。

(一)选举策略:助力政治选举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民进党实现完全“执政”后,其内外施政坚持意识形态挂帅[7]。台湾TVBS在2019年2月20日发布的民调显示:“若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由韩国瑜与蔡英文正面对决,韩国瑜的支持率高达54%,而蔡英文仅有25%。”[8]这反映出当时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执政”表现的不满。在此后的一系列民调中,民进党当局的支持率都大幅落后于国民党,蔡英文与民进党不断被爆出“私烟案”“学历造假”“网军事件”等丑闻。民进党当局向来肆意挑起族群对立,激化统“独”矛盾,煽动民粹主义等[9]。而其主导系列针对大陆的“修法”,直接目的是拉抬自身选情,助力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在政治竞选中,选民区隔往往影响政党或政治候选人的竞选战略。政党或政治候选人往往需要将选民区隔为三个部分,即强化那些已有支持者,说服那些还没作出决定的选民,转化那些潜在的反对者[10]。对民进党当局来说,其更在乎这一系列“修法”的过程。在民调数据一路走低的形势下,其首要考量便是如何利用政治操作赢得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当局通过抛出“修法”,将台湾民众目光聚焦于两岸议题,再大打所谓“安全牌”,指责国民党“卖台”;在“中共代理人修法”遭到两岸各界强烈抵制之后,马上又抛出所谓“反渗透法”以配合选战节奏。这一系列政治操作可以巩固民进党的“深绿”基本盘;同时通过制造“仇中”“恐中”“反中”气氛,争取台湾岛内中间选民;利用泛蓝阵营内部矛盾打压其士气,分化其选民。

在一系列政治操作后,蔡英文的民调数据呈现触底反弹之势。2019年12月14日台湾TVBS公布的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调显示,蔡英文与赖清德的组合获得了50%的支持率,而韩国瑜与张善政的组合仅剩31%[11]。这显示民进党当局的“修法台独”选举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只是蔡英文及民进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进行的一系列短线操作,无法为台湾民众赢得未来。

(二)事实“台独”:阻碍两岸交流

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往往决定着他们对统“独”问题的根本看法。“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12]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认为自己“仅是台湾人”的比重自1996年开始迅速走高,而其“中国人认同”早在1994年就开始快速下滑。在2000年台湾地区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首次上台“执政”后,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与“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的双重认同持续走低,而“台湾人认同”一路上扬。究其原因,民进党一边推进“去中国化”运动,一边培养“台湾主体意识”,推行分裂主义政治路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民进党当局2019年主导的“修法台独”体现出覆盖面极广、针对性极强的特点,不仅将矛头直指大陆,而且相关“法案”的管制对象几乎囊括了台湾地区的所有民众、组织团体及机构。不难看出,民进党当局试图全方位、全过程、无差别地封堵两岸直接往来交流。即使在“中共代理人修法”受阻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又强势推出所谓“反渗透法”,使“中共代理人法”借尸还魂,力求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将其“落地”。所谓“反渗透法”与“中共代理人修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的核心议题是认定“身份”,而前者的核心议题在于认定“行为”。一旦台湾当局裁定岛内民众与“渗透来源”存在“违规接触”,即可使其入刑。在岛内弥漫着“绿色恐怖”的气氛下,大量的台湾民众便会因为种种原因避免与大陆产生关联。倘若“反渗透法”最终“落地”,将会极大地弱化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从而将岛内民众绑上民进党的“台独”战车。

在“渐进式台独”占据主导地位而“激进式台独”越来越被边缘化的情况下[13],这一系列“修法”蕴藏着蔡英文修正“法理台独”路线的考量:通过修正、增订个别“法律”以谋求改变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中”的事实,在行动上具体落实“两国论”。“修法台独”反映出以蔡英文为首的“台独”势力不再以“制宪”为核心诉求,转而追求“事实台独”与实质性“台独”。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岛内“台独”势力手法如何变化,其终极目标仍是“独立”。

(三)联美抗中:配合美国对华战略

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在《国防战略报告》中首次将中国定位为“战略性竞争对手”。民进党当局主导的“修法台独”,利用和配合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民进党当局“联美抗中”有相应政治考量。第一,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发展,达到推行“台独”路线的意图。在民进党当局看来,如若大陆的发展被极大地遏制,两岸间实力差距扩大的增速便将进一步放缓,可为“台独”主张和路线让渡出一部分空间。第二,向特朗普政府示好,以期在2020年台湾地區领导人选举中获得美国的支持。蔡英文当局试图暗示美国政府:“只有民进党是美国政府的亲密伙伴,也只有民进党才能扮演好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马前卒的角色。”蔡英文当局大肆从美国购买军备。2019年12月13日,台湾地区有关部门与美国有关方面签署了三大军购案合约,总金额高达2 900亿元新台币(约合96.31亿美元)[14]。

三、民进党“修法台独”的影响

民进党“修法台独”将对岛内民众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也将对两岸关系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一)恶化岛内政治生态

民进党当局主导推出的一系列“法案”,是其迫害进步人士、打击党外政敌、破坏两岸融合发展的“恶法”。2019年7月3日通过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修正案”不仅强化了对台湾地区公务员赴大陆的管理,也提高了对台湾地区公务员“违规”赴大陆的处罚。这显然是民进党当局针对国民党籍公务员而“量身定做”的“法案”。对国民党阵营来说,其最希望通过两岸关系的化冰与政党之间的交流来发展岛内经济,从而争取民众的选票。民进党的相关“修法”限制了這一点,以达到党同伐异的目的。此外,今后岛内任何统派团体或爱国人士都有可能因为支持大陆主张或参加大陆活动,而遭到民进党当局的传讯、调查,甚至被诬陷入狱。这会造成统派人士人人自危的政治氛围,并逐步蔓延至整个台湾社会。

(二)破坏两岸政治互信

民进党“修法台独”明确将大陆列为“境外敌对势力”,这使双方的政治互信遭到了严重破坏。“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增订第五条之三条文案”规定:开启两岸政治协商之前应由台行政机构向立法机构提交协议缔结计划及影响评估报告,并有75%“立法委员”出席讨论,最后获得75%出席“立法委员”的同意方能进行;负责协议的机关应根据协议缔结计划进行谈判协商并适时向立法机构报告;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有权终止协商;负责协议的机关在完成协议草案谈判后,应呈送行政机构与台湾地区领导人审查与核定,再提交立法机构表决;在75%“立法委员”出席讨论并获得75%出席“立法委员”的同意后由台湾民众进行“公投”;若该草案获得有效同意票超过投票权人总额的半数即可通过,由两岸签署与交换文本后,呈请台湾地区领导人公布生效;等等。这极大地降低了两岸进行政治谈判的可能性,贯彻了民进党当局“台独”一贯主张,侵蚀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三)阻滞两岸交流合作

民进党当局“修法台独”中,最令岛内民众惶恐的便是相关“法案”的涉及面十分广泛,但“法案”中涉及评判标准的概念相当含糊。例如,“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修正案”规定:“不许台湾地区人民、法人、团体或其他机构配合大陆与香港(澳门)的党务、军事、行政、具政治性机关(构)、团体或涉及对台政治工作、影响‘国家安全或利益之机关(构)、团体或其派遣之人宣扬或推广妨碍‘国家安全或利益之言论或行为;或是干扰政府原有之统治行为或公权力行使或影响政府对双边政治性交流之自主权限”。但其未对所谓的“妨碍国家安全或利益”“干扰政府原有之统治行为或公权力行使”以及“影响政府对双边政治性交流之自主权限”等评判性概念作出严格界定。部分媒体将其解读为“台湾民众或团体只要到大陆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活动都可能被判巨额罚款或入狱”[15]。“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九十三条之一条文修正案”对大陆企业在台投资作出了严格限制,并提高了处罚。民进党当局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会令众多在陆台商心生恐惧,甚至从大陆直接撤资;而对在台陆商来说,他们不仅面临着被民进党当局指控的风险,而且其经商环境将极度恶化。这一系列“修法”都会对两岸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产生极大影响。“修法台独”几乎是无差别覆盖岛内的各行各业,连文化教育领域都未能幸免。民进党当局“修法台独”将限缩两岸之间的交流,煽动两岸对立,破坏两岸关系。

(四)阻碍两岸融合发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大量台企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两岸间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大。民进党当局出于自身政治利益,将大陆方面的优惠政策曲解为别有用心的手段,严重阻碍两岸融合发展步伐。“修法台独”剑指因受困于岛内经济环境而寄希望于大陆市场的台商,这无疑将压缩台商赴陆投资、创业的发展空间。岛内经济持续呈现“低增长”状态,青年就业难所引发的世代矛盾在台湾社会逐渐突显。蔡英文企图用政治思维来“指导”经济行为的做法,不仅将使台湾民众的生存陷入困境,而且阻碍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有悖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辑录(2019-12-11)[EB/OL].(2019-12-11)[2019-12-25].http://www.gwytb.gov.cn/ xwfbh/201912/t20191211_12224801.htm.

[2]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辑录(2019-06-26)[EB/OL].(2019-06-26)[2019-12-25].http://www.gwytb. gov.cn/xwfbh/201906/t20190626_12177800.htm.

[3]  李宗宪,吕嘉鸿.蔡英文召开“台湾国安会议”,提出反制“一国两制”策略[EB/OL].(2019-03-12)[2019- 11-26].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7529492.

[4]  许雪毅,赵博.专家:高度警惕民进党当局密集操弄涉两岸关系“修法”[EB/OL].(2019-06-28)[2019-11- 26].http://www.xinhuanet.com//2019-06/28/c_1124684400.htm.

[5]  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2019年1月2日)[N].人民日报,2019-01-03(2).

[6]  林淑玲.社评:“反渗透法”其实在帮国民党催票[EB/OL].(2019-12-16)[2019-12-25].http://bj. crntt.com/doc/1056/3/1/4/105631479.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5631479&mdate=1216000501.

[7]  张文生.2018年底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评析[J].台湾研究,2018(6):24-30.

[8]  台湾TVBS民调中心.2020可能人选支持度民调[EB/OL](2019-02-20)[2019-12-16].https://cc.tvbs.com.tw/portal/file/poll_center/2019/20190221/f9e86e1f970925d485787b5e42275c8c.pdf.

[9]  李鹏.台湾难以实现政治稳定的政治文化根源[J].社会主义研究,2007(3):102-104.

[10]  何俊志.选举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86.

[11]  台湾TVBS民调中心.选前一个月,2020大选民调[EB/OL].(2019-12-14)[2019-12-25].https://cc.Tvbs.com.tw/portal/file/poll_center/2019/20191217/cbd1406913f3ae7348a956ac9c7972a7.pdf.

[12]  中华大百科全书·政治学[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13]  陈先才.民进党重返执政后“台独”势力最新发展态势分析[J].台湾研究,2017(3):13-22.

[14]  美对台军售进入执行阶段,一口气签三大合约总额达2 900亿新台币[EB/OL].(2019-12-21)[2019- 12-25].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3494801382554109&wfr=spider&for=pc.

[15]  于芥.请让台商“安心回家”[N].人民日报,2019-10-08(19).

责任编辑:孙德魁

猜你喜欢
两岸关系民进党
“拒绝民进党”
日本民进党成立
民进党大腕北京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