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踏歌入画来

2020-02-14 05:47陈选芳
含笑花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畴村庄农村

陈选芳

一场秋雨,云雾轻绕在江龙后山的山腰上,带着一种特殊的味道,掠过畴阳河畔的山野。此时的江龙,有着难以言说的美。

站在村头俯视,只见依山而建的进村公路,曲折蜿蜒,犹如玉带一般,联通了江龙村与外面的世界。放眼望去,山绿了,水清了,绿树丛中,白墙青瓦的小楼,错落有致。山峦青翠,果实累累,绿树掩映着山坡,山下泉水叮咚作响。脚下的大地,石窝不见了,只见一块块农田里的稻谷、玉米,一块块旱地里的橘子树、柚子树,把大地铺成了一片又一片的绿毯。一片片绿色的田园向四周延伸,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绿洲。

又一次来到江龙,这些景致使我的心情在浮躁的边缘逐渐沉静下来,如异常柔软的琴弦弹奏出空灵的水韵一样,在我的心头蔓延和滋长……

江龙村,坐落在一个如平底锅状的山凹坝子里,四周都被青山围绕着,距离西畴县城33.5公里,镇政府7.5公里,全村共有65户295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运输和外出务工。

我总认为我与西畴有着一种不解的缘分,与江龙的山水亦是如此。还记得第一次到江龙来,那是在2011年的初春三月,正是大地复苏,万物蓬勃生机的时候,那一年,全国石漠化现场会在西畴召开。当时的江龙村就作为一个示范点被列入了参观的地方,那一年的江龙村格外的热闹。自那以后,江龙的名气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大,知道江龙村的人也越来越多。

此次到访,是因为它被列入文山州14个“最美民族村”候选村寨之一,我们将进行一次采访。不知道这一次来到这里,我又将邂逅到什么?

都说,要读懂一村、一人的命运,才能真正认识一片巨变中的土地。

当车子缓缓进村停在村活动室门口,我又再次见到了老村干部刘超仁老师。今年已有72岁高龄的刘老师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朴实的小山村,从出生到工作,再到退休,他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同时也把心血洒在了脚下这片热爱的故土上。退休后的他,一直在为村庄的发展出路谋划着,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改造村庄道路、发展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我的心里,刘超仁老师无疑就是这个村庄发展变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刚坐下一会儿,他就迫不及待的要给我讲述这个村庄的故事。

这里曾经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人们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村民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全村办瓦窑厂、烧石灰、烧炭、毁林开荒,四周山林被砍光了,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山顶秃顶子、山腰拉肚子、山脚盖被子”的境地,田地“十年九不收”,整个坝子几年就要被淹一次。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到了“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地步。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生活在这片穷土薄地上的村民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没有等待,全村群众在“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引领下,以“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的实际行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路通电建沼气池,种植柑橘林果,开展交通运输业。经过20年的时间,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夺目光彩。山清水秀人民富裕,绿荫深处小康人家,他们靠着坚如磐石的信念和敢为人先的勇气,走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石漠化治理之路,也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之路。

在江龙村发生沧桑巨变的今天,凝聚的是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他们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农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而现如今,刘超仁老师等村干部的目光却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谋略更多的是这个村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座谈会结束,刘超仁老师说要带我们沿着村干道走一走。

村前不远处,有一口龙泉,这是江龙村全村人祖祖辈辈的生命源泉,只见清澈见底的泉水顺着新开挖的水渠向着村庄的另一头静静流淌,叮叮咚咚的声响又为这个静谧的村庄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七月下旬的江龙,绿的气息日渐甚浓,视线所到之处,皆是满眼的绿色,田野是一片绿,道路是一片绿,远处的山岗也流淌着一片绿……村道的两旁,满是橘园和稻田。绿油油的橘园里,品种繁多的各类橘子和柚子早已探出头,一串串的垂下来,特有的绿,墨绿,雨水过后,光打在果实上面,有了透明的意味,如深情的眸子,好奇的凝视着我,我似乎听到果实里流淌的汁液,沉稳而缓慢。风吹来,又在枝头轻轻舞动着,似在向来访的客人点头致意,传递着彼此的喜悦和兴奋。

另一旁,又见一片长势良好的稻谷正在抽穗,稻穗的花絮随风翻飞,沁人心脾的稻香便扑鼻而来。伴着风,稻浪一阵推着一浪,“唰唰”的响声汇聚成声音的波浪,回旋在这个明媚村庄的上空,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不远处,乡亲们在田埂上大声地说着话,底气十足地估摸着今年的收成,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上,绽放着掩饰不住的高兴劲儿和浓浓的笑意。看得出来,江龙村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

往前,便来到村庄对面的狮子山上,走累了的我们,就地坐了下来。此时的我,只想大口大口地呼吸清新空气,因为这里是最好的天然氧吧。因为我们的到来,狮子山上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不远处,只见几个妇人带着一群小孩,妇人们在石凳上坐着聊着家常,小孩子在一旁嬉戏打闹着。路上,几个早出工的村民已收起农具,正往家的方向走去。一旁的刘超仁老师告诉我们,近些年来,村庄犯罪率为零,村民间发生的一些小矛盾在村干部的主持下就能得到解决,邻里之间相处的都很融洽,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是啊,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又美好的画面,村民幸福富裕的生活,旖旎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谐无争的人际关系,文明互助的良好风尚。

一路走来,大家讲的最多的还是江龙村的发展和变化,这几年来,江龙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教育事业、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西畴县的前列,大家讲变化,说思考,诉期盼,底气足了,心气高了,人心也振奋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继而又连续提出一系列支持发展农村经济的意见。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支持农村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农村发展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強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随着新农村的飞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我们的乡村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的的家园建设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充满希望,江龙村亦是如此。

天蓝、山绿、水清、民富,从亘古蛮荒走来的这片土地,将化作西畴大地一抹动人的水墨。

猜你喜欢
西畴村庄农村
初 春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不朽的丰碑
西畴之秋(外一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村庄在哪里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