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东,姜加学,杨小庆,吴 雪,唐晨虎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 210014)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宫颈癌转移预示着病情趋于恶化,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资料显示淋巴结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1-2],因此在治疗宫颈癌时,准确判断术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核磁共振(MRI)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检测,但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存在灵敏度差异较大的问题[3-4]。有研究表明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量化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程度,对转移或非转移的淋巴结均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5-6]。因此,本研究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旨在探讨DWI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33±9.21)岁。肿瘤分期:Ⅰ期21例,Ⅱ期29例;肿瘤类型:鳞癌27例,腺癌23例。共纳入287枚短径≥5 mm的淋巴结进行研究,根据其转移类型分为转移淋巴结组(n=49)与非转移淋巴结组(n=238)。纳入标准:符合李亚敏等[7]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研究的诊断标准,原发性宫颈癌患者,患者无MRI和DWI扫描禁忌症。排除标准:(1)排除其他脏器急性疾病者;(2)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病例资料不全者。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人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淋巴结直径测量 主要采用PHILIPS1.5T核磁共振仪对淋巴结的直径进行扫描。参数设置:层厚6.0 mm,矩阵256×256,扫描时间为15~20 s。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25 mL,经肘正中快速团注,随后立刻开始扫描,并分别于对比剂注射后20、50和110 s扫描以获得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MRI成像。扫描完毕后将图像送至工作站处理。由2名医师共同在轴位T2WI上测量淋巴结长径、短径,并计算短径/长径值。
1.2.2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 DWI检查选择横轴位,设定 重复时间/回波时间=5 000 ms/71 ms,b值为0、800 s/mm2,层厚为3 mm,层数18,矩阵为128×128,层间距为0.5 mm,然后行层面选择、相位编码、频率编码3个方面施加敏感梯度脉冲,行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每次扫描时间为7 min 10 s。由2名医师共同在轴位T2WI上测量ADC,采用AW4.3工作站Function 2.0l软件重建出ADC图,参照同层面横轴位T2WI,首先在ADC图上沿宫颈癌灶最大层面边缘,绘制感兴趣区(ROI),排除癌灶内的囊变、出血及坏死区,测量ADC平均值(ADCmean)和最小值(ADCmin)。其次在淋巴结内绘制类圆形ROI,排除淋巴结边缘,测量淋巴结的ADCmean(取3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和ADCmin(测量时尽量将ROI放于ADC伪彩图的最蓝色区域内,ROI约为15 mm2)。最后计算淋巴结与原发肿瘤的相对ADC值(rADCmin、rADCmean)。
2.1两组MR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MR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2两组DW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转移淋巴结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组(P<0.05),见表2、图1。
表2 两组DWI检查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3MRI、DW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的AUC值分别为0.608、0.762和0.565,且短径的AUC值明显大于长径和短径/长径(P<0.05),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分别为0.952、0.886、0.839和0.939,且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明显高于短径的AUC值(P<0.05),见表3、图2、图3。
表3 MRI、DW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注:与长径比较,*P<0.05;与短径/长径比较,#P<0.05;与短径比较,△P<0.05。
注:A表示淋巴转移组;B表示非淋巴转移组。
图1淋巴转移组与非淋巴转移组患者的MRI征象
图2 MR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图3 DWI检查相关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比较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流行病学显示,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该病发病率位居第三,病死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痛苦。有研究表明,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的重要扩散途径之一。对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需采用放化疗治疗,但这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9]。因此在治疗宫颈癌时,准确判断术前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MRI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检测,MRI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具有无电离辐射、多方位成像的特点,为淋巴结的检出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10]。有研究表明,淋巴结的形态特征在判断淋巴结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11],常规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形态学指标主要包括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等[1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组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说明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可作为初步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为了进一步探讨淋巴结形态学指标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本研究采用AUC值比较淋巴结长径、短径和短径/长径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淋巴结短径的AUC值明显高于另外两者。然而有学者认为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应与原发肿瘤、淋巴结所在的位置有关[13],并且盆腔淋巴结短径大于8 mm、腹膜后淋巴结短径大于10 mm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形态学标准,因此淋巴结形态学特征变化对于判断转移淋巴结不具有特异性。除此之外,非转移淋巴结的直径也可因机体炎性反应的发生而增大,从而导致淋巴结形态学特征变化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判断灵敏度较低。
DWI可以量化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程度,对转移或非转移的淋巴结均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有研究表明,对活体脏器病变组织进行ADC的定量测定,可对病变组织的变化做出诊断[14]。在本研究中,通过DWI对转移淋巴结组和非转移淋巴结组的ADC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转移淋巴结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组,说明ADC可较好地反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5]。原因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改变有关,转移淋巴结癌灶内的细胞密度增加、体积增大,细胞核异常变大,且核浆比增高,从而缩减了细胞内、外间隙,进而导致ADC值降低。此外本研究将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与淋巴结短径的AUC值作比较,结果发现ADCmin、ADCmean、rADCmin和rADCmean的AUC值均比淋巴结短径的高,说明DWI检查癌灶和淋巴结的ADC值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DWI通过测定癌灶与淋巴结的ADC值能够准确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