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慧
(青海省草原总站 810000)
草原有着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是良好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草原的经济功能也十分的突出,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牧区人民增产增收的保障,同时也有着社会功能,养育着众多少数民族,对维护边疆和社会和谐的有着积极的意义。 草原文化也是传承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虽然当前人们的的生态保护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非法开垦、人为破坏草原等问题,载畜量高、非法征占草原的情况还存在,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草原保护的形式还十分的严峻。 所以,草原保护制度还应该继续落实下去,要不断地建立健全草原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杜绝随意改变草原用途的行为。 对于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要进行坚决地打击,这些违规的行为要从根本上避免。 为更好地解决载畜量的问题,要进一步落实禁牧休牧制度,维持草畜平衡。 并且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诚信体系,禁止超载放牧[1]。 依靠高新技术,强化草原的动态监测,运用遥感等技术,做好草原全方位资源数据整合和监测,对于草原的实时状况进行分析和监测,除了监测技术的应用,还应该重视草原专职管护队伍的建设, 从根本上杜绝破坏草原的一系列行为。
当前我国草原修复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且复杂和反复的工作,所以,我们在进行草原生态修复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顺应自然的脚步,遵循草场的自然恢复步伐,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其次,要坚持因地制宜,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修复政策,实现草场的精准修复; 还应该对于草原生态修复进行科学地规划和合理地布局,修复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在修复工作未完成之前就放弃,要确保修复一处成功一处。 对于严重退化的地区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像沙障、飞播等措施,都是能够促进植被恢复的;一般退化程度的草场可以采用切根、补播和施肥等措施,提高恢复能力和质量。 除此之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草原生态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避免恶劣生态灾害影响草场植被的修复和恢复速度。 同时还应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提高草原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质量[2]。
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很多草原地区的载畜量都非常高,致使草场出现退化的情况,为合理地利用草原生态资源,要妥善地解决好这一点。 首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新道路,在牧区可以鼓励发展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 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规模化经营,使得划区轮牧难的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实现草场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要重视饲料供给不足问题的解决,可以在适合的地区进行人工种草, 做好饲料草料的加工、 运输以及储存等问题,做好饲料草料的供给工作。 进行牲畜品种的改良,提高牲畜的个体产出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草原的利用效率。 还可以引导草原地区的农牧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使得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使得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修复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综上所述,加强草原的保护修复,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项任务也十分的艰巨, 需要我国求真务实, 切实做好草原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