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张守琳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功能性水肿属中医“水肿”范畴,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水肿,临床应用利尿剂后水肿可减轻或消失,但停药后多有反复,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临床表现为水液泛溢肌肤所致目窠、四肢,乃至全身浮肿。该好发于中年女性,多与劳累、情志、饮食等因素相关。
历代医家对于水肿的病机病位都有各自的见解,《素问·阴阳别论》指出:“三阴结谓之水。”《素问·水热穴论》言“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医门法律·水肿》曰:“水病以肺脾肾为三纲。”认为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脾主中焦,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的功能,为水之堤防;肾主下焦,职司蒸化开阖,三者共同完成水液吸收、运行、排泄的整个过程。《景岳全书·肿胀篇》云“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认为水肿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水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1-5]。赵振昌教授是国内著名中医肾病科专家,在教学、医疗第一线工作六十余载,是长春中医药大学肾病科的创始人之一,在功能性水肿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赵振昌老师认为,功能性水肿的病位在肝、脾、肾,病性属虚实夹杂。肝气旺盛,木克脾土,或久病劳倦伤脾,致使脾失运化,肾失开合,最终导致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聚,泛溢肌肤,而成水肿。水不能自行,需依赖气之运动,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出现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从水液运化的角度来讲,水液运化,赖气以动,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推动水液的运化,所以水肿的发生与脏腑有关系。笔者有幸长期师从赵振昌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赵振昌教授治疗功能性水肿的经验总结如下。
《金匮要略心典》言:“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液随之上下。”肝主疏泄,能调畅三焦的气机,促进上、中、下三焦调节水液代谢的机能,三焦气机通畅则五脏元真通畅。如肝气郁滞,则肝疏泄不利,水液无以上下,代谢失常,留滞于内,聚水成肿。
患者苏某,女,43 岁,于2019 年2 月12 日因“双下肢浮肿2 个月,加重7 d”就诊。患者2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未予重视及治疗。7 天前双下肢浮肿加重,遂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现双下肢浮肿,手胀,口苦,急躁易怒,胁肋胀痛,纳少,失眠多梦,小便黄,大便黏,2 日1 行,舌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血压示120/75 mm Hg(1 mm Hg ≈0.133 kPa),心率每分钟80 次,双下肢轻度水肿,理化检查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水肿病,治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为主。药用:柴胡15 g,黄芩15 g,木香10 g,香附10 g,槟榔10 g,枳壳15 g,当归20 g,沉香15 g,醋延胡索10 g,生白芍30 g,川芎15 g,郁金20 g,大黄3 g,生姜10 g,炙甘草10 g,每日1 剂,水煎服。二诊:上方连服5 剂,自觉双下肢浮肿、胁肋胀痛减轻。原方加茵陈15 g,薏苡仁30 g,再服5 剂。三诊:诸症明显减轻,舌苔薄黄,脉滑,嘱患者放松心情,守方再进5 剂,身体渐复。半年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
按:此例患者,证属肝郁气滞夹湿热型,为肝失疏泄而致水停下焦,故当先治其肝。肝主疏泄,促进气机升降出入。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呼吸、饮食的消化、水液的代谢、血液的运行以及生殖功能等,都依赖于气的推动,受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肝的疏泄功能不及,气机郁结,气血不畅而见胁肋胀痛等症,故予木香、郁金、醋延胡索行气解郁止痛,柴胡、枳壳、香附疏肝理气。人体津液的输布代谢,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失常,气机阻滞则水停,而见双下肢浮肿。故予槟榔、枳壳行气化水,生白芍、川芎养血活血,加黄芩、大黄清热利湿,共奏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之功。“肝主疏泄”,可以条达脏腑气机,使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疏通畅达,使水液得以正常的运化。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灵枢·客邪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温病条辨·治血论》指出:“盖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可见气、血、水属于一体,同出一源,由后天脾胃所生化。
患者王某,女,57 岁,于2018 年12 月23 日因“双下肢浮肿2 年,加重2 天”就诊。患者2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自行服用玉米须水后缓解,2 天前双下肢浮肿加重,遂到我院门诊就诊。诊见双下肢浮肿,乏力,胃脘冷痛,口多黏涎,纳少,眠差,小便可,大便黏,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查体:血压示140/85 mm Hg,心率每分钟65次,双下肢轻度水肿,理化检查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水肿病,治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药用:党参20 g,茯苓30 g,苍术20 g,炒白术30 g,黄芪30 g,山茱萸20 g,牛膝20 g,干姜15 g,益母草30 g,茯苓皮30 g,大腹皮20 g,桑白皮30 g,玉米须60 g,生姜皮15 g,陈皮15 g,每日1 剂,水煎服。二诊:上方连服7 剂,自觉双下肢浮肿减轻。原方黄芪加至50 g,再服5 剂。三诊:双下肢浮肿、乏力明显减轻,舌苔薄白,脉沉,嘱患者守方再进5剂,身体渐复。3 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
按:《景岳全书·肿胀篇》中指出:“故凡病水者,水即身中之血气,但其为邪为正,总在化与不化。”此例患者,证属中虚寒湿型,中医治病,注重辨证,注意整体功能的调整。赵振昌老师认为此例为脾虚寒湿内蕴累及肾脏所致,当先治其脾胃。脾主运化,既主运化水谷又主运化水液,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需经过脾转输而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脾位于人体的中焦,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只有脾气强健,水液得以正常的运化,方能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如果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水液代谢障碍,多余的水液停滞于局部,则可产生痰饮、湿浊、水肿等病变,这就是脾虚水肿发生的机制。故此例用益气健脾利水之方治疗,以党参、黄芪、炒白术益气健脾,干姜温中散寒,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利水消肿,共奏益气健脾利水之功。脾胃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功能健旺,水谷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化生为精、气、血、津液,水液得以正常的输布,病体方得以恢复。
肾主水和气化,其主水功能有赖于肾主命门之火的“气化”作用。水液的气化作用依赖于肾的气化,体内的水液代谢是在肾阴、肾阳平衡协调下完成的,若体内阴阳动态平衡失调,则发为水肿。过劳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会导致肾脏阴阳失调。阴阳互根,是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肾精受损,无阴则阳无以化,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亦可发为水肿。
患者赵某,男,52 岁,于2018 年12 月20 日初诊。自述近2 年来乏力、困倦,活动后则胸闷、气短,腰痛,怕冷,晨起眼睑、颜面部浮肿,下午下肢肿胀加重,时有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夜尿5~6 次,大便不成形。诊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查体:血压156/95 mm Hg,心率每分钟75 次,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各项理化检查均未见异常。患者曾服用过中药治疗,也服用过双氢克脲噻片等药物,均未见明显疗效。服药时浮肿消退,停药复发。根据上述症状及舌苔、脉象,中医诊断为水肿病,证属肾阳不足,水气不行。治以温肾助阳,利水消肿为主。药用:熟地黄20 g,山药30 g,牡丹皮15 g,茯苓30 g,盐泽泻15 g,黑顺片10 g,桂枝12 g,车前子20 g,牛膝20 g,黄芪30 g,炒白术30 g,肉桂10 g,金樱子30 g,芡实30 g,夜交藤15 g,合欢皮15 g,每日1 剂,水煎服。二诊:上方连服5 剂,自觉腰痛、怕冷、浮肿减轻。上方黄芪加至50 g,黑顺片加至15 g,嘱其再服7 剂。三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浮肿也逐渐消退。嘱其守方再服5 剂,药后诸症全部消失。半年后随访,患者未再复发。
按:《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主要表现在肾的气化作用对全身津液代谢的促进作用。人体内的水液,必须在阳气的蒸化下,像雾露一样输布于周身,起滋润濡养的作用。而代谢后的水液,也要经过气化,才能化为汗、尿等排泄于外。肾的气化失常,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尿液生成排泄障碍,故出现小便不利;肾阳不足,故夜尿次数多;肾的阴阳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则形成水肿。方中用附子温肾助阳而消阴翳;肉桂温肾补火,助膀胱气化;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合桂枝、附子温阳利水,标本兼治;茯苓、山药益气健脾,补土制水;熟地黄滋肾填精,可奏“阴中求阳”之功,又制桂附之温燥;牛膝益肝肾而滑利下行,牡丹皮寒凉清泄。诸药合用,共奏温肾助阳,利水消肿之效。
功能性水肿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赵振昌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遵经而不拘泥于经,对功能性水肿形成了独到的认识,提出了从脏腑论治功能性水肿的的学术观点,认为其病位在于肝、脾、肾,临床辨证应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方可效如桴鼓。肝失疏泄,气的升降失常,脾失运化,肾阳失于温煦,均影响水液代谢,使水液停留于肌肤发为水肿,故应从脏腑论治,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温肾利水为法,经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证实其为行之有效的辨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