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歆 范伏元(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长沙 410007)
咳嗽是我国呼吸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最常见的症状。而慢性咳嗽约占国内呼吸专科门诊的三分之一以上。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涉及面广,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无明显异常者,诊断常不明确,需反复行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加之在西医治疗方面因为长期使用镇咳药及抗生素,副作用大且收效甚微,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中医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因其独特的优势,副作用小且疗效佳,为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咳嗽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最新2015年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首次增加了咳嗽的中医中药治疗部分,这是对中医中药治疗咳嗽作用的巨大肯定[1]。
范伏元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兼呼吸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名医。范师勤奋治学,通晓经典,从医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善治疗肺系常见病与疑难病,对诊治慢性咳嗽尤为专长。现将其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慢性咳嗽属中医“久咳”“久嗽”“顽咳”等范畴。古代医籍中关于咳嗽早有论述,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咳嗽》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2]。《诸病源候论·久咳嗽候》载“久咳嗽,是连滞岁月,经久不瘥者也”则是对慢性咳嗽最早释义[3]。《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揭示了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而非独肺也[4]。《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指出肺气上逆而致咳嗽[5]。张景岳有言:“夫外感之咳,必由皮毛而入,盖皮毛为肺之合,而从外袭之,则必先入肺,久而不愈,则必自肺而穿五脏者也。”且“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是肺胃之气机阻滞,五脏六腑调控人体升清与降浊,皆可因升降失司而导致咳嗽,提示咳嗽的发生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而总病机则为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故常从五脏六腑辨证施治,疗效颇佳[6]。
2.1 对风咳病名的认识中医关于风咳,早于《礼记·月令》中已有“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咳,民乃迁徙”的记载[7]。在《素问·风论篇》[8]中有如下描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胼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幕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3]中提及“又有十种咳,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后世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9]中对伤风咳嗽论述较为详尽“伤风咳嗽,即咳嗽的一种,又称风嗽”“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此风伤肺气。即痰饮门风痰咳嗽,今人名曰伤风症也。伤风咳嗽之脉,脉多浮大”。但现代对风咳所提不多,《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对咳嗽分类始终沿袭《景岳全书》中对咳嗽的“外感”和“内伤”分类法,验之临床,此种提法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能概括全貌,故中日友好医院肺病科晁恩祥教授多年来始终坚持风咳的提法,并对此做了大量科研工作,成果显著。
2.2 关于风咳病因病机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属阳,易袭阳位。肺位居上焦,为人体之华盖,又因肺为娇脏,故易为风邪所袭。《内经·咳论》[10]记载:“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风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可见,咳嗽的发生,首先是寒气从皮肤或口鼻进入,内传于肺,内外合邪,发为咳嗽。晁恩祥教授根据“风咳”之阵咳,急迫性、挛急性咳嗽,以及突发突止的特点,认为“风咳”的出现是必然的,其病机是风邪伏肺所致[11]。风邪犯肺之状,也反映了《医学心悟》所提“肺体属金,非叩不鸣”的比喻。范师在临床上根据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盛则挛急”“风盛则痒”的致病特点,结合患者突发突止,气急咳嗽,咽痒明显等症状,认为在风、寒、湿、痰等众多病理因素中,以风邪最为常见,基本病机为风邪伏肺,遇感触发,发为咳嗽。机体外感风邪,伏而不发,郁于肺脏,遇冷风、异味、油烟刺激、污浊空气或花粉等易感因素引发咳嗽。
3.1 临床辨病思维从现代医学来看,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主要有五大类,其中包括上气道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以及变应性咳嗽(AC)。这五大类疾病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1]。但亚急性咳嗽中的感染后咳嗽(PIC)在临床中由于常缠绵不愈,咳嗽时间常超过8周,在临床上也容易归属到慢性咳嗽中。从临床表现来看,风咳常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联系到一起。
范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变应性咳嗽虽为慢性咳嗽两种不同分型,但其主要病机皆为风邪所犯,肺失宣肃,邪阻肺络,气道痉挛。临床常表现为刺激性呛咳,闻刺激性气味、粉尘或油烟味加重。而感染后咳嗽因多在发热等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以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为特点,以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为主症。张纾难[1]认为从中医学角度,可将其归纳为因热致咳。而范师认为感染后咳嗽常因风冷异味等外邪引动而复发加重,应归于“风咳”之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因其临床表现的相似性,临症选方上范师多以疏风宣肺汤(前胡、桔梗、苦杏仁、薄荷、忍冬藤、紫菀、川贝母、化橘红、百部、蝉蜕、蓝布正、甘草)加减以疏风宣肺,缓急止咳,临床常卓有成效。
3.2 临床用药经验范师认为,在正虚邪实侧重上,根据张景岳所言:“外感咳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慢性咳嗽当责之邪实,治疗宜重视祛邪。麻黄、细辛等温肺之品仍为慢性咳嗽之主药。尤其反复使用抗菌素或反复使用苦寒清热之品而咳嗽罔效者,加用辛温之剂而收功者时见。目前临床报导慢性咳嗽邪实证型常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湿痰咳嗽、痰热咳嗽为主。其中风邪占有重要地位,祛风药的选用与疗效关系密切。荆芥、防风散寒解表,疏风止痒;桑叶、菊花疏散风热;牛蒡子散风利咽喉;苍耳子、辛夷散风利鼻窍;僵蚕、蝉蜕、地龙祛风解痉;蜈蚣、全蝎,搜风通络;蟾皮、蜂房搜风通络解毒;土鳖虫、水蛭、甲片化瘀通络,临症可随症加减。慢性咳嗽见于正虚者,扶正之法需以舌脉为主:舌苔白,脉缓者加党参或太子参,或加玉屏风散;舌白腻,加化湿消导之品;舌质红,少苔、无苔,以沙参、麦冬、玉竹为主;见内热或烦热者加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之属;邪热已去,阳虚依然,可重用黄芪、仙灵脾、苁蓉、巴戟天补气补肾而收功;临床多见偏向不明确,症状不典型者,根据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言:“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用扶正之法以补脾为主。
唐某,女,64岁,农民,2018年11月2日首诊。主诉:反复咳嗽2月余,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诉2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自行于当地卫生院予以感冒药及抗生素口服后症状稍缓解,但时有反复,3天前患者因天气变化咳嗽再次加重。现症见:咳嗽咳痰,痰量少,咳白色粘痰,咳嗽呈阵发性,呛咳状,夜间咳甚,闻刺激性气味或遇冷时加重,伴稍鼻塞咽痒、胸闷,无恶寒发热,无反酸嗳气,无喘息气促等不适,纳食一般,夜寐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有食蚕豆、花菜过敏史,有“心动过缓”病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哮喘家族史。诊断: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治法:疏风宣肺,缓急止咳。方以疏风宣肺汤加减:前胡10g、紫菀10g、川贝母3g、杏仁10g、枳壳10g、百部10g、薄荷5g、化橘红10g、忍冬藤30g、蓝布正30g、蜜麻黄 5g、防风 10g、甘草 3g,暂处 7付,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7日后复诊,诉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咳嗽咳痰减轻,以干咳为主,夜间咳嗽缓解,闻刺激性气味或遇冷时引发咳嗽,余况大致同前,效不更方,继服原方7付以资巩固,嘱其避风寒,慎起居,清淡饮食,保持心情愉悦,尽量避免油烟等刺激性气味,后电话随访,症状控制平稳。
按语:患者以咳嗽咳痰2月余为主诉,呈阵发性呛咳,夜间咳甚,闻刺激性气味或遇冷时加重,伴有咽痒、胸闷,虽欠缺肺功能检查资料,但临床症状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机体外感风邪,伏而不发,郁于肺脏,遇冷风、油烟刺激等易感因素引发咳嗽,结合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风邪伏肺证。《医门汇补·咳嗽》云:“肺居高位,主持诸气,外淫或内因致肺金受损则咳嗽之病作矣。”咳嗽病理因素众多,此病例究其原因,责之于风,而归属于“风咳”。风邪所犯,肺失宣肃,邪阻肺络,气道痉挛,临床常表现为刺激性呛咳,闻刺激性气味、粉尘或油烟味加重。风性轻扬,善行数变,侵及上焦肺系,故见鼻塞咽痒。因此在治疗上需以疏风宣肺,缓急止咳为法,方以疏风宣肺汤加减。方中紫菀苦微温而润,润肺降逆止咳;百部甘苦善于止咳化痰;前胡降气化痰;化橘红化痰、理气、健胃;杏仁味苦性温,长于宣降肺气,配枳壳可调畅气机,化痰止咳;蓝布正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肺经,而益气健脾,润肺化痰;川贝母苦甘润,微寒清热,善能润肺化痰;防风善于辛散,功善祛风解表,为“治风之通用药”,达到祛风止痒之功;薄荷解表散邪,轻宣肺气;忍冬藤宣肺疏风;蜜麻黄辛散发汗作用缓和,性温偏润,功专润肺止咳,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强;甘草利咽止咳,全方共奏疏风宣肺,缓急止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