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禽痘病的诊治分析

2020-02-14 14:33吴俏琳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痘病毒禽类传染性

吴俏琳

(广东省肇庆市畜牧兽医局 526040)

在近年来, 在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养殖雉鸡的特别多,因其增长迅速,在家禽养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但雉鸡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禽痘疾病的出现,而禽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影响雉鸡的饲养。 在雉鸡繁殖过程中,因为禽痘疾病的困扰,使得养殖雉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禽痘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通过体表毛发皮肤或上呼吸道、口腔黏膜和食道纤维素坏死都会引发禽痘,是困扰禽类养殖的一种疾病。

1 病原学

禽痘的病原体主要有鸡痘病毒、鸽痘病毒、土耳其天花病毒、金丝雀天花病毒、天花病毒和火鸡病毒。 都是痘病毒属的成员,痘病毒科代表是禽痘病毒。 病毒繁殖的主要场所是鸡的皮肤鸡胚毛囊、 黏膜上皮细胞和外胚层细胞构成典型的细胞内包涵体。 禽痘病毒的一个特点是对外界环境因素和干燥有很强的抵抗力, 帽状上皮锯末中的病毒在干燥和阳光照射几周后仍保持活性,温度在60℃以上,杀灭病毒需要3h;-15℃可存活3 年,1%氢氧化钠、1%醋酸环境中病毒迅速死亡。

2 流行病学

禽痘的感染源主要是鸡痘病毒,具有一定传染性,传播途径是通过剥落和破碎的皮屑散落到空气中, 毒蚊子和表面寄生虫的叮咬也可以传播,蚊虫带毒时间可达10~20d,雉鸡、火鸡、鸽子、 鸭子等禽类都会出现这种病毒, 它们也是最易受感染的禽类, 不分禽种类和大小。 对于禽类中的金丝雀和麻雀也会被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疾病,但最流行的季节是春秋两季蚊子活跃季节带来的流动性传染[1]。

3 诊断分析

3.1 临床症状

雉鸡、火鸡和鸽子的潜伏期为4~10d,加那利群岛为4d。 之后感染部位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皮肤型又称麻点型。这个病毒是雉鸡乃至禽类最常见的。 它主要能够存活在翅膀内侧、腿内侧、胸腹部、泄殖腔周围、头部(鸡冠、肉髯、口角和眼眶)等无毛或少毛部位,形成的特殊囊性喷发而成,通常发生在雏鸡身上,喷发水痘出现在口腔和喉咙的黏膜上。 首先它是一个灰白色的小结,然后形成一层黄白色的薄膜,很难去除假膜。 在严重的情况下,雉鸡的眼睛、鼻子和眼角也会受到影响,而且死亡率很高。混合类型皮肤和黏膜受损,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甚至严重的出现全身症状,大多数雉鸡得了禽痘,很快死亡,轻者转为慢性腹泻。

3.2 病理变化

病毒进入雉鸡的皮肤或黏膜后,首先在上皮细胞中传播,引起细胞增殖和肿胀, 然后形成一个淋巴结上皮产生的薄膜和病理性变化, 当时病毒在细胞质口袋里的退行性上皮细胞继续分泌液体,真皮中的炎性白细胞进入淋巴结,它可以将节点与基层分离,使节点表面干燥,形成裸露的表面,最终脱落。 但细菌的继发感染往往导致黏膜的排泄和坏死,形成大量的假膜,纤维蛋白复合物包含,甚至贫血,通常发生在感染后2~5d。在某些情况下,病毒可能随血液传播到遥远的皮肤和黏膜, 从而导致新的皮肤或黏膜或内脏损伤。

3.3 诊断

可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并需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 通过实验室诊断,对病原分离与鉴定:鸡胚培养(观察白色、不透明斑点)、细胞培养(观察特征细胞质外壳)通过鉴别诊断方式,最重要的是区别雉鸡禽痘病的传染性方式,是通过鼻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引发的还是由泛酸和生物素缺乏导致[2]。

3.4 预防和控制

对于养殖雉鸡的人来说,要非常重视对禽痘的防治,新引进的雉鸡应该隔离观察,只有在证明没有疾病的情况下才能混养,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禽痘疾病发生的地区,大部分都有接种禽痘疫苗的意识,一般采用两次免疫(第一次免疫10~20d,第二次免疫3~5 周),确诊后采取严格控制和根除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卫生法》的规定,为防止其传播,对无辜的病鸡和同一组鸡进行杀灭和治疗,对其他健康鸡进行紧急免疫,把肥料堆起来发酵以便清洗。

4 结语

雉鸡的禽痘发病率高,危害大,根据统计,雉鸡的发病死亡率为13.6%。 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特别是当育雏从孵化场到自由饲养,以及当环境湿度高和雨季时,饲料中应添加一些增强免疫力的饲料,同时做好卫生管理,发现病例及时治疗,而且要对雉鸡接种疫苗增加免疫,提升雉鸡的免疫力,降低死亡率。

猜你喜欢
痘病毒禽类传染性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鼠痘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