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审思

2020-02-14 14:11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院校理论

杜 煜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实践操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集思广益,创造有利条件,创新外延性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术过硬的实用性专业技术人员,这不仅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会计专业课程,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有效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应用有效的会计实务方法进行会计账务以及实务操作。对于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要把原有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效转变为理论结合技能的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尤为重要的是,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以实现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 职业院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意识的会计技术专业人员的重要环节[1]。现今社会,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侧重于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社会的需求体现出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重大意义。

1.1 符合职业院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教育部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以“职业院校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指导方针,为国家培养更为完善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既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企业对职业院校会计毕业生的预期要求。结合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它符合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1.2 符合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和会计行业的发展 趋势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技能正在逐步被应用软件所取代,计算机与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更为密切。具有专业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会计软件操作、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等全方位发展的会计型人才,成为会计行业所需要的。加强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模式,符合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和会计行业发展趋势。

1.3 对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用人单位的需要相符。职业院校的学生与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职业院校认为,过分注重理论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跟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竞争力上明显不足。因此,职业院校要注重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上的改革,在理论基础的培养上加强实践操作,通过熟练的实务操作,有效弥补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短板,就能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是从职业的本质出发,而是从理论科学衍生出来的。在我国,从事教学课程设置的主要都来自于教育界的专家、学术人员,很少有来自于企业的相关人士,从而导致课程体系过于理论化,缺少与市场需求的联系,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严重不足。会计实践课程,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务操作,现今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依照课本知识进行实务操作,未能有效结合企业实践,学生毕业之后依旧无法跟企业工作进行无缝接轨,使得此实践非彼实践,几乎失去了实践的真正意义。

因此,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真正的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2.1 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社会实践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多为会计专业课程科班或研究生出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相较于本科院校来说,职业院校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职业学校会计教师由校园直接进入校园,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会计行业具体实践操作体验[2]。因此,会计专业主要课程在职业院校目前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这就导致学生仅仅具有理论知识,缺少实践动手的机会,失去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优势,不被企业所接受。

2.2 缺乏实践教学改革,授课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以 教师为中心”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要求学生既能够全面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专业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3]。除了综合实训课程和会计电算化有一定的实践操作外,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满堂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使得实践成为空话。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满脑子的会计操作的应用技巧和规则,但与实际业务却无法有效衔接。

2.3 学生实践机会较少,校内实践课程资源严重匮乏

职业院校学生实践主要的形式通常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外主要是指校企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会计实训实践平台;课内和课外实践是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实训实践活动[4]。通常情况下,第三年上半学期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期,实习期间可以在相关企业直接上岗,一定的实践操作,也是检验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校外实践通常为半年左右,时间较短。而校内实践时间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则较长,几乎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在校期间,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来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5]。校内与校外实践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执行能力更能得到提高。

现今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基本是以理论为主,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比重较小,课程时间较短,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而仅有的短暂时间也是在进行与企业相对脱节的理论实践,实践效果不佳。

大多数院校存在的问题是基本没有较为完善的实践实训基地,实训设备也不完善,学生实践课程的实施受到硬件不足的局限;职业院校与企业联系不密切,对社会企业了解不够,缺少交流,进行校企合作选择的空间和维度较小[6];在不进行一系列实践的情况下,通常会将学生直接推向社会。

3.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思考

3.1 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创新实践教学能力

加强一流教师团队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7]。因此,会计教师应充分利用寒暑假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全面提升自我知识储备;积极到会计企业一线工作,在具体工作中积累会计实践经验;积极参加职业院校会计相关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全面提升教师会计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

3.2 重构课程体系,加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比重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是会计实践课程的基础,实践课程是对理论课程的具体体现。现有的理论课程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深度过高,理论性过强,要结合实践课程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配置,以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符合其就业特点[8]。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在理论授课的同时,结合企业实务操作,把理论有效地结合到企业的实践操作中。

3.3 加强实验室建设, 有效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硬件条件

对于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会计实训室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实践环境中,对于知识体系等相关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9]。积极联系社会企业,进行优质的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解决学校的资金问题,也使得学校实践课程的硬件设施更贴切于企业实际操作环境,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的综合实力。

3.4 以学生能力为基础,建立合理的会计专业实践课 程结构

作为职业院校,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职业分类,熟悉相关的会计职业标准,并对相应的会计职业活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编制实践课程教学计划,使学生在毕业时能有效地与企业进行工作衔接。应改变以教育专家和学校教师为主的职业院校会计实践课程编制方法,建立以行业和教育系统合作的编制模式,吸收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入课程编制中,这样的实践课程,才能更有效地与企业接轨。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教师与企业人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而企业人员接触到最先进的会计实践,两者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它符合职业院校的办学要求和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是从校内日常教学到校外实地实践,从课上教授到课下实训一系列具有连贯性的教学改革项目,需要相关教育部门以及所有职业院校会计教师的参与[10]。因此,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职业院校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方针,职业院校要强化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提升学生会计实践创新能力,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院校理论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