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赤芍、醋鳖甲治疗肝硬化经验
——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2020-02-14 12:31顾成娟吴浩然
吉林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鳖甲赤芍小林

代 丹,顾成娟,吴浩然,王 佳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福田>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深圳 518000)

肝硬化是慢性进行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可导致肝癌、门脉高压、肝性脑病等,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中医药可有效改善早期肝硬化,具有逆转肝组织纤维化的综合优势。《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 版)》中明确指出:“中医药治疗肝病具有疗效,尤其在肝纤维化防治领域显示出疗效优势”。

1 瘀阻血络为核心病机

传统中医学中并无肝硬化的概念,但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其归于“肝积”“胁痛”“积聚”等范畴,多由外感毒邪、饮食不节、情志刺激以及禀赋不足等引起。仝小林教授认为肝病的传变,可分为郁、瘀、积、癌四部曲,当过渡到肝积阶段后,少见单纯虚证,以虚实夹杂证居多,基本病机特点为“正虚血瘀”,正如《医宗必读》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虽然在疾病不同阶段证候表现不同,但瘀血始终贯穿肝硬化病变的整个过程[2]。吴瑭云“肝主血,络亦主血……肝郁久则血瘀”,肝失疏泄,气行不畅,无力运血,血滞成瘀,瘀血内结日久,最终则导致肝硬化。

2 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为治疗总则

仝小林教授基于多年临证体会,提出肝硬化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治疗原发病,防止其进展。治疗中应根据其病机演变,分清主次关系,把握病情主要矛盾,抓住肝硬化瘀阻血络这一根本病机,对应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总则,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精心化裁三味小方,药物组成为丹参、赤芍、醋鳖甲。丹参、赤芍合用活血通络、祛瘀生新,还可去火存阴,配以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3],三药合用,使化瘀而不留痕,软坚而不伤正,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丹参,味苦,性微寒,其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养血安神,可改善肝硬化气血状况,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积聚,破癥除瘕”。临床广泛应用于瘀血病证,如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经闭痛经、心烦不眠等。现代药理研究[4]显示,丹参可改善肝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肝内血管阻力和门静脉压,缓解由门脉高压引起的多脏器瘀血,减轻微循环障碍。

赤芍,味苦,性微寒,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其苦寒入肝经血分,可调节肝热之态,活血祛瘀,有肝郁血滞之胁痛等症状的患者需加此味。仝小林教授常用其治疗由瘀热互结于肝、损伤阴分所致肝掌,并称之为“赤芍掌”。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赤芍可改善肝脏内循环,恢复肝细胞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促进胆红素排泄,并且可延长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液黏稠度[5],同时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6],避免肝硬化病情恶化向肝癌进展。

鳖甲,味咸,性微寒。《本草纲目》曰:“鳖甲乃厥阴肝经血分之药,肝主血也”,功效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醋制后较生用其有效成分更易煎出[7]。仝小林教授认为,肝硬化引起腹水时,除利水以外,更应注意伤阴,肝硬化后期一旦进入舌卷萎缩、舌绛苔光、小便黄赤短少的肝肾阴伤阶段,即使大量补液,阴伤之证仍难以改善,而此时加入咸寒养阴药如牡蛎、龟板、鳖甲可事半功倍。鳖甲既可利肝活血又可养阴,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癌、肝硬化、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现代药理研究[8]显示,鳖甲含有的寡肽类化合物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损伤、调控肝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降解、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并促使其凋亡来抑制肝纤维化。

临床应用时可在三味小方的基础上,随证化裁,如患者出现黄疸,胆红素升高,可配伍茵陈利胆退黄;如肝功能异常,可配伍五味子收敛过度耗损的肝气,保护肝细胞;肝硬化常影响脾胃消化,需配伍炒白术、党参、黄芪等健脾益气药物,使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沛则肝体得养,亦可配伍灵芝提高患者食欲,同时改善肝脏环境、减少肝细胞损伤。

3 合理用量是疗效关键

据2015 版《中国药典》,丹参的临床用量范围为10~15 g,赤芍用量范围为6~12 g,醋鳖甲用量范围为9~24 g。仝小林教授在《重剂起沉疴》中谈到:“随证施量形而上,量效对应治疗窗,证方药定量增减,疗效之秘如探囊”。丹参功效祛瘀、活血、养血,性平而不伤正,仝小林教授临床用量多为15~30 g,用于抗肝组织纤维化时与赤芍相配,可重用至30 g;他提倡重用赤芍治疗肝病,以仝氏通胆降酶煎为代表,赤芍用量常为15~90 g,当肝热明显时,可重用至90 g,如热象不显,则相应减少剂量谨慎使用;仝小林教授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中广泛应用醋鳖甲,取其化瘀通络、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用量为30~45 g。相关量效研究[9-10]显示,三药临床高剂量短期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报道,但需辨证施治、合理配伍,血虚无瘀、孕妇慎用,长期使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4 病案举例

温某,女,46 岁,身高162 cm,体质量67 kg,BMI 25.53 kg/m2。主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7 年,肝硬化2 个月。现病史:患者17 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HBsAg、HBcAb 呈阳性,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予抗病毒治疗,后间断服药复诊;2 个月前,行腹部CT 检查,结果提示考虑早期肝硬化变化,予联苯双脂加干扰素治疗。刻下症:鼻衄,齿衄,纳谷不馨,口干口苦,眠安,二便调。既往史:2 型糖尿病病史20 余年,乳腺增生病史6 个月。家族史:母、兄乙肝病毒携带史。月经史: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辅助检查:生化检验:ALT 55 U/L,AST 48U/L,ALT 24.8 umol/L,IDBIL 20.1 umol/L,乙肝五项检验:HBsAg、HBeAg、HBcAb 阳性;腹部CT:考虑符合早期肝硬化改变,胆囊多发结石,慢性胆囊炎。舌脉: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苔薄黄、少津,舌底瘀滞,脉略滑数。诊断:中医诊断,肝积,肝经湿热、毒瘀阻络证;西医诊断,乙型病肝炎、肝硬化,2 型糖尿病,乳腺增生,胆囊多发结石,慢性胆囊炎,高胆红素血症。治法:清热化湿,活血消积。处方:鳖甲煎丸加减。方药组成:赤芍30 g,丹参30 g,三七30 g,广郁金30 g,龟板30 g,醋鳖甲30 g,酒大黄6 g,五味子20 g,虎杖12 g,鬼箭羽15 g,冬虫夏草3 g,桃仁9 g,水蛭3 g 分冲。28 剂,水煎服。

二诊:齿衄稍减轻,鼻衄次数减少,月经量仍少,经色转正常,血块减少,纳一般,口干口苦稍减,夜寐安,大便每日2 次,质可,夜尿1 次。辅助检查:ALT 22.3 U/L,AST 23.4 U/L,TBIL 26.6 umol/L,DBIL 7.3 umol/L,IBIL 19.3 umol/L;肝胆超声检查示肝实质回声粗强不均,呈结节感,胆内多发结石。血压:100/60 mm Hg(1 mm Hg ≈0.133 kPa)。舌脉:舌胖大,苔薄黄,舌底瘀滞,脉象偏沉。依上方,改赤芍45 g,加马鞭草30 g,茵陈15 g。28 剂,水煎服。

三诊:鼻衄、齿衄好转,纳尚可,稍有口干,眠安,大便日3 次,小便调。月经量、色、质正常。辅助检查:AST 21.2 U/L,ALT 19.2 U/L,AFP 2.23 ng/mL。舌脉:舌质淡红,舌体颤,苔微腻,舌底瘀滞,脉象略弦。依前方,去酒大黄,改赤芍90 g,郁金15 g,水蛭15 g,加莪术30 g,黑蚂蚁30 g。28 剂,水煎服。

四诊:鼻干、偶有鼻衄,纳可,眠安,二便调。辅助检查:生化检验:AST 25.1 U/L,ALT 28.7 U/L。舌脉:舌淡红细颤,苔薄微黄,舌底瘀滞,脉象沉。宗上方,去马鞭草、莪术、茵陈,改赤芍30 g,鬼箭羽30 g。60 剂,水煎服。

五诊:鼻衄明显减轻,纳可,眠安,二便调。舌脉:舌淡红,苔稍腻,舌底瘀滞,脉略滑数。HBVDNA:<1 000 copies/mL 。依上方,去郁金、冬虫夏草、龟板,改赤芍15 g,三七9 g,五味子30 g,虎杖30 g,加生甘草15 g。后连续治疗1年,以控制血糖、保肝为主,期间多次复查HBsAg 阳性,HBeAg、HBeAb 阴性,ALT、AST、TBIL 均在正常范围,复查超声示肝脏表面欠光滑。随访2 年,未见病情进展。

按:本例患者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中医归于肝积范畴。患者鼻衄,齿衄,考虑已有出血倾向,辨证为肝经湿热、毒瘀阻络证,毒瘀在内,络脉不通,故见血溢脉外;肝经湿热,津难上承,故见口干口苦;投以鳖甲煎丸清热化湿,活血消积。二诊效不更方,增加赤芍用量,辅以马鞭草、茵陈以增清热化湿解毒、活血通经消积之力;三诊因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去大黄、减郁金,以防凉药过多中伤脾胃,加用莪术、水蛭以强破血之力,更加黑蚂蚁既可补虚,又能通经活络、益气活血,还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保肝护肝的作用;四诊患者肝经湿热已减,减药以防另生他变;五诊患者湿热毒皆减,减药精方,加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既降低患者负担,又能降低中药肝损伤的风险。后随症加减,未见病甚。本案以鳖甲煎丸为首方,后渐精简为丹参、赤芍、醋鳖甲三味小方治疗肝硬化,方证对应,灵活用药,故见良效。

猜你喜欢
鳖甲赤芍小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为梦孤独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高考前与高考后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别来无恙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鳖甲煎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