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赵 鹏
(沂水县畜牧局 276400)
笔者自从事兽医行业以来,救治过牛营养代谢性疾病问题病牛数百头。 但是因为治疗时效以及养殖户耽搁等问题的限制,很多患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病牛都出现了一定的后遗症。 这些年,随着我国牛产业的飞速发展,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一前提下,笔者通过自身记录的临床数据,结合这些年的救治经验,针对我国牛营养代谢性疾病进行了防治方面的相关研究, 希望可以为广大的兽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瘫痪牛在发病之前多会出现一些典型性症状,像病牛会前驱紧张乱动、食欲费绝,伴随头脚震颤。 如果养殖户未及时救治,病牛很快就会站立困难、 之后就是卧倒不起, 进而出现瘫痪问题。 通常情况下,病牛的头颈多会稍曲呈“S”状弯曲,“胸卧式”姿势也较为常见, 用手抚摸病牛的鼻镜就可以发现病牛的鼻镜干燥,而且末梢皮肤厥冷,体温下降,而且病牛瘫痪后眼神多迟钝,嗜睡,肛门反射会逐渐地消失并松弛,使用听诊器可以发现胃肠蠕动音消失,心音减弱,脉搏微弱。 当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的心跳减弱但是对应的频率却异常地加快,同时用手压迫颈静脉,静脉不易膨胀,该病还会并发瘤胃鼓气。 如果养殖户大意未及时救治,致死率较高。
该病可以先用青霉素、 链霉素混合肌注来进行抗菌消炎,在初步控制病牛的病症之后再使用中药乳香散灌服, 该处方主要使用的中药是:当归、没药、乳香、白芷、血竭15 钱,川芍、生地、自然铜1.5 钱、连翘10 钱、水煎一次口服即可。当天见效。当然中兽医还要根据病牛的具体状况对药方中的中草药进行适当的加减,尽可能地对症下药。
酮病是奶牛和肉牛的常见代谢病。 主要特征就是血、尿、奶中的三酮含量升高,该病有原发以及继发两类。 前者奶牛居多,其典型症状就是食欲不振,反刍废绝,便秘、体瘦、无神。 而后者较为普及,病牛的体温会升高并且出现一些典型的炎症[1]。
酮病多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当然口服丙二醇效果也很好。
高产奶牛、肥育牛中常见该病,多是因为大量饲喂精料,进而使病牛出现急性不消化病而引起该病, 牛瘤胃的pH6~7 为最佳,但若精料过多,就会造成下降问题,粗料相反。 当精料被发酵为乳酸并且堆积后,瘤胃液pH 就会下降,这样就会导致牛出现乳酸中毒问题,病牛会失去食欲,虚弱,蹄叶炎、拉稀、水泻而且病牛在治愈后,也会出现瘤胃壁变厚的问题,常会引发肝脓肿。
该病可以首先减少日粮中谷物的比例, 并且使用小苏打等中和乳酸,并且还可以使用细嫩干草、甜菜渣进行饲喂,不宜过分用药。
谷物过多,喂过猛,多余的营养物被氧化。 造成血液循环加快,毛细管充血,但是因为牛蹄血管有蹄壳限制,无法膨胀,进而造成蹄组织发炎、跛行[2]。
早期水中站立、蹄周裹扎冰块即可解决。对于严重的病牛应及早淘汰。
病因多是缺乏维生素A,并且病牛的钙,磷比例失调导致,也就是相关的物质在膀胱、肾脏中沉淀,进而造成相应的结石问题。 牛结石通常情况下都是因为其体内的钙、镁、铵的磷酸盐导致。当然饮水不足,尿源不畅,也有一定的几率引起结石问题。 同时如果饲喂的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也有一定的几率结石。 当牛患有结石后其典型的症状有不安,频频出现泌尿动作,滴尿。如继续发展,严重者就会出现停食、弓背、明显的痛感反应。 并且病牛的尿有臭味,与正常时期的颜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严重者有一定的致死几率。
牛的结石问题需要根据病牛的病情轻重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结石严重的病牛就需要手术治疗; 当然如果养殖户可以确定其结石为草酸盐或磷酸盐的话, 那么前期可以使用氯化铵治疗。
牛营养代谢性疾病多是发生在体质消瘦、难产、失血过多,身虚血亏的牛,当然这其中各种病症也是存在自身的对症牛群,但是总体而言,对于牛的伤害较大,而本文通过笔者的多年实践发现,牛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以首先使用西药控制牛的病情,之后使用针对性的中药来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而且使用的中药多可以标本兼治,对于牛的恢复效果异常显著,有些病症甚至当天就可以见效,十分适合当今社会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