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翔,雷 蕾
(1.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715700;2.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710016)
据统计, 我国养殖业每年的畜禽粪污产生量接近40 亿t,其中新鲜粪便约占17%,尿液约占15%,而冲洗污水约占68%。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畜禽粪污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废弃物,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畜禽粪污的经济价值转化,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粪污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现阶段,我国养殖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为畜禽粪污处理提供了便利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畜禽粪污利用率仅为50%左右, 因此加强养殖业粪污问题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调查数据表明,畜牧业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 首先,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氮元素,而粪便在发酵和厌氧处理后会生成大量恶臭、高浓度氨气及有毒气体,由此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其次,畜禽粪污的肆意排放还会污染养殖场周边水域及地下水资源, 同时粪污中的钠盐及钾盐物质还会在水渗透过程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由此可见,畜禽粪污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全方位的, 并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养殖场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从化学角度来看,畜禽粪污中含有大量氮和磷,而水又是畜禽粪污的主要成分, 因此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具有十分可观的回收利用价值。 首先,畜禽粪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业的重要肥料之一,经过处理后能够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同时对于土壤活化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因此畜禽粪污具有十分理想的经济价值。 其次,畜牧养殖业对水资源需求十分可观,提高污水的二次利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供给压力, 有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
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畜牧业已成为农业乃至全国污染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 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十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畜禽粪污产生量的激增使得环境问题愈加凸显。 加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能力,能够提高畜禽粪污的回收利用率,从而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由此可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具有十分可观的生态环保价值。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目标的提出, 推动农业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则成为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产业的主要污染源。 加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工作,便是减少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污染源, 同时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回馈到农业生产中, 并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生态农业系统,由此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畜禽粪便中有着丰富的有机物及氮、磷、钾等元素,这些都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因此将畜禽粪便制作成有机肥源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工业化生产模式取代了传统堆肥技术,并且有机物分解速度更快、发酵时间更短,加之有效地杀毒灭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肥料的产量与质量。 目前,为实现畜禽粪污的全量化利用,国家大力提倡有机肥生产企业收购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污, 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或政策补助,推动了我国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快速发展。
能源化利用是畜禽粪污处理的另一种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生物能源,在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能够生成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作为一种燃料对环境污染程度较低,而沼液、沼渣则是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肥料,因此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具有十分可观的市场空间[2]。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规模化养殖场需求粪污的能源化利用, 并对沼气池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 由此也使得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占比越来越高。
所谓饲料化利用, 是指将畜禽粪便作为再生饲料加以二次利用。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矿物质元素,其中以鸡粪和猪粪饲料化价值最高。受鸡自身生理结构影响,饲料营养成分不能完全吸收,能够用于猪、牛、羊等畜禽的饲养,而猪粪多用于反刍动物。 此外,畜禽粪便经处理后还能用于鱼类的饲养,例如鲢鱼、鲶鱼等水产养殖中常常以畜禽粪便为饲养材料。
综上所述,畜禽粪污具有十分可观的利用价值,加强其处理能力和资源化转变, 不仅能够降低畜禽粪污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同时也能够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为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推进工作, 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由此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利用,并助推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