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强
(广东省肇庆市畜牧良种示范推广中心 52604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养猪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生态猪养殖技术得到养猪业的青睐,生态猪养殖技术对环境污染小,对生猪排泄物处理方便且高效,而且产出的猪肉质量高,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生态饲养技术的环境卫生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保证养猪场的整体环境一定要干净卫生, 养猪场中的猪舍更是重点保证卫生情况,为生猪的生长提供健康卫生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 猪舍的地面应该及时进行污水清理,降低猪舍空气中的水分,保证猪舍内部环境干燥、通风换气,防止内部因为潮湿引发一系列细菌滋生问题,最后生猪染病。
对生态养殖猪的饲料进行严格控制,尽量选择天然卫生的猪饲料,提高生猪的免疫力,减少生猪的疾病,确保生猪长成后猪肉的质量。 可以在养猪场的周围建立对应的农作物区域,然后将养猪场的排泄物运到农作物产区作为肥料, 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整个过程实现了生态循环。 既提高了生猪生长的质量,又能将生猪的排泄物有效利用,将排泄物变废为宝,同时解决了环境问题和粪便处理问题。
对养殖猪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疫病的预防。 对整个养猪场实施封闭管理,对养猪场的出入车辆、人员进行消毒,从源头控制病毒的传入或者传出。 在养猪场内部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猪舍的消毒处理,猪舍还要定期进行通风,减少疾病细菌的滋生。 要对养猪场进行一定的基础消毒设施配备,保证养猪场的消毒工作没有死角。 个别生猪染病应该立即对其隔离处理,然后及时诊断疾病并医治。 如果养猪场内部生猪出现大量病情,应该及时上报处理,不可隐瞒情况,最后导致大面积传染[1]。
生态猪养殖的粪便可以通过建立沼气池处理,既能够减少粪便的环境污染,还能够产生沼气来提供沼气能源,还能成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对整个养殖场的环境有极大的改善,实现生态循环。
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原理: 通过利用养殖猪的粪便发酵,为发酵床中的菌类提供养分生长,最后长出的菌类供养殖猪食用。 将猪舍制成发酵舍可以节省水电资源、人工管理、猪饲料及预防疾病的药剂。 可以采用大蒜对发酵床猪舍进行灭菌杀毒,消灭菌类和养殖猪体内的寄生虫,减少环境异味和污染情况,降低猪舍向外排放的粪便和污水,粪便处理更加方便。 养殖猪的猪肉的品质提高了, 猪的抵抗能力因为环境的卫生无污染得到提高,而预防疫病的疫苗药剂因为抵抗力提高而减少了药剂含量,猪肉更健康。
立体养殖技术就是通过多种物种同时养殖,例如猪、鸡、鸭、鱼等物种同时养殖, 单独养殖时物种的排泄物处理困难对环境影响较大, 但是同时养殖多种可以构成完整生态链的物种就可以实现零排放,对排泄物的处理简单而且利用率高,可以用少量的投入,产出大量的资源,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
将养猪场与农作物产区结合, 位置选择远离城市地区的地带,将养殖猪在农作物产区进行放养的模式,让生猪的粪便直接排泄在农作物的土地上, 从而省去人工将粪便运到农作物产区的环境,节省了人力物力,对猪舍的环境也有极大的改善,农作物土地肥力得到提升,生猪的免疫力也得到了提升。 生猪在放养的过程中保持运动,猪肉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生态放养技术是结合了种植和养殖, 种植的农作物秸秆之类的可以作为天然的猪饲料,而生猪的排泄物同样可以作为农作物土地的天然肥料,两者生态结合,可以极大提高养殖猪的数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林下养殖技术与生态放养有一定的类似性, 但是林下养殖技术利用的是天然的林地资源,更加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天然的林地资源,对猪肉品质的提升更大,但是要控制合理的生猪数量,不要破坏林地自然的生态环境[2]。
不断地改良猪种,可以通过与优秀猪种的不断杂交,对猪种进行优化改良,提高猪肉的肉质和口感以及生猪的成长速度,最终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猪种, 让生态猪的养猪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生态猪的饲养管理更需要注重细节, 生态猪的饲养管理需要考虑整个生态循环, 从而调节生态猪各个环节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做好控制细菌的滋生和预防病毒的工作,为生态猪提供更加干净舒适的生长环境, 而且在其他环节的粪便处理上更要与农作物产区等相互结合, 保证对粪便的高效利用, 保证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 在养殖猪的过程中要着重发展生态猪的养殖技术,提高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满足生态循环无污染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猪的肉质,降低生态养殖猪的成本,提高养殖猪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