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谦
(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52300)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养殖业快速崛起,但是农村散养户对于动物的免疫工作不到位,存在很多疏漏,动物血清检测抗体的合格率低,免疫质量不高。 所以对于农村散养禽畜的防疫应该建立防疫站和健全的防疫机制,扎实有效地做好防疫工作。
畜禽防疫就是定期的给动物注射疫苗, 提高畜禽免疫力,抵御相应的疾病。 而养殖户对疫苗不够了解,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注射疫苗经常产生抵触情绪,畜禽防疫观念不够深入。 与此同时,国家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对农村的散养户开展集中防疫,随着免疫品种的增多,注射免疫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而在注射疫苗后,有些畜禽会产生应激反应,甚至会导致死亡,使养殖户产生厌烦的情绪,拒绝免疫。
防疫员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业务能力不熟练。随着社会的发展,动物疫病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接种的动物种类和防疫的频率都在增加,防疫工作的工作量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防疫员的工资报酬却普遍偏低。 所以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很少从事这份工作。 防疫人员需要密切接触禽类动物,面临的危险系数很高, 而且工作环境恶劣, 也没有福利保障待遇等等原因,使得防疫人员的队伍不稳定,渐渐地把防疫工作当成副业,形成了一种春天防疫来,秋天防疫走的防疫风气。
首先有很多农村的养殖户位于山区,受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交通不便利。 散养的禽畜点多而分散,分布和管理都不科学,所以防疫难度非常大,经常会出现防疫的漏洞,防疫的质量和效果都不高。 其次,很多农村的散养户都把畜禽养殖作为副业,在防疫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工作时,畜主经常不在家,这种情况非常耽误防疫工作的进行。 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进行分散式的养殖,也增加了防疫检测工作的难度。 最后,很多畜主在调入新的动物和出栏动物时,不申报检疫。 当有动物病死后,没有及时做无害化的处理。 这一系列经常出现的问题,都为流行病传染病和动物疫病检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在合适的时机,对农村的养殖户进行宣传,讲述动物疾病的危害性和免疫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民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知识的宣传力度。 运用违法的典型案例进行防疫法律的培训,使防疫工作深入人心。 使养殖户体提高对防疫工作的认识, 转变传统的防疫观念。 在防疫人员开展防疫工作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
防疫站应该每年都制定新的防疫人员培训计划, 对防疫的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技能、 职业道德操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且定期的举行考试。 不断地完善防疫队伍和防疫体系,提高对于防疫工作经费的投入。 更新检测仪器设备,提高防疫技术水平;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吸引更高质量的工作人员加入到防疫的工作中来。 慢慢地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平、业务技能熟练的队伍。 他们能扎根于基层,热心的为基层农村养殖户服务。
对于春秋两季的疫苗注射, 防疫工作人员要做好档案登记和宣传工作,对疫苗的保管和使用情况、疫情的检测情况等都要到一线去监督指导。 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及时解决,严防防疫工作的漏洞,提高免疫工作的质量。
近年来,随着农村散养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农民不重视防疫,导致动物疫病高发,这不仅使收入难以保障,也使畜禽养殖户遭受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农村畜禽养殖中,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增强农民的防疫意识。 农民的发家致富、畜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健康等都和防疫工作有着深深地关联, 所以要认真对待农村散养畜禽防疫工作,重视防疫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并且要因地制宜的实施相应的策略,提高防疫工作效果和质量,促进农村养殖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