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

2020-02-12 05:11韩春华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韩春华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字,因此,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但纵观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很多学生的閱读能力却不容乐观。思维导图有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激发学生的记忆力和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学习思维具象化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在学习时不仅掌握该知识点,还能掌握其他相联系的各种内容,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多样化,帮助学生形成灵活的学习思维,将其运用到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阅读难的问题,也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多数小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一些文章,所以阅读效率较低,而且最后能够读懂的部分也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不仅能使阅读教学更加容易,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让小学生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由于阅读具有一定难度,70%的小学生对阅读或多或少有一些排斥,而这些排斥进一步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心理障碍,不利于小学生形成对阅读的正确认识,也会对学生以后的阅读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思维导图改变了学生一贯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有趣,更具吸引力。比如,之前学生在阅读中只能盯着文字内容看,有了思维导图之后,学生能够以文章中心为发散点,慢慢发散自己的思维,这一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阅读兴趣大大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知识点的预习

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消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陌生感的有效途径。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都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这样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针对性地听课,学习效果自然比较理想。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思维导图是提高预习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快速梳理主要内容和结构,为学生呈现一个知识结构思路图,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思维导图的框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填写框架内容。因为思维导图需要学生填写一些关键词语,这样无形中培养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整理、筛选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二)课中知识点的梳理

对于阅读文章来说,一篇文章的知识点,是文章的灵魂。学生学会了文章的知识点,并能灵活的进行运用,熟练的进行掌控,那么他的阅读水平一定能得以提高。很多时间,文章的知识点也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总是记不住,背不下来,不会运用,很多的理由在告诉我们,能够掌握一种有效的,适合小学生的记忆语文阅读知识点的方法是多么的重要,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的思维导图。学生们现在已经能够独立的运用思维导图是行文章知识点的整理和汇集,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图文把它记住,方法简单,实用。思维导图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增强效果,使学习过程显得更有趣味,更美,更有针对性。这些反过来又增强了创造力、记忆力。正因为思维导图的特点,形象直观,所以适合小学生在学习语文阅读中运用和实践。

(三)课后知识点的巩固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和学习,它还可以把知识有效地整理、组织在一起,为学生呈现一个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课后复习巩固。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只要抓住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层层剥茧,抽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再由点组成知识面,知识就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思维导图是学生巩固知识、内化能力的重要记忆工具,教师不仅可以在单篇文章的课后复习中运用,还可以在单元课文复习阅读中有效运用,对于提高复习效果大有益处。

(四)课外阅读的应用

现阶段语文的教学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有许多教学模式深入到语文的课堂里。“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其中一个。群文阅读,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这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一节课中能阅读三篇以上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群文阅读的内容是非常好的一种手段。思维导图有效的将几篇或多篇文章根据相似点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多篇阅读中,不知从何入手,如何进行学习的问题,学生以主题学习的关键词为中心主题,向外进行分散出主要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等,这样把所学的阅读文章用线和图连接起来,记有助于教学理解,更有助于学生记忆。

结语:

思维导图结合了图像、数字、线条、文字等,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接触各种元素,调动学生的左右脑来理解文章,处理文章中的信息,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月宏.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 (1).

[2]李春凤.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辅助作用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67.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