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文平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合理设计或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助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理解所学、运用所学。为此,本文从应用生活化情境的原则出发,对其运用策略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原则;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设计或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构建和提供与所学知识或能力相关的认知背景。以此为支撑,学生对教师所教更加易于理解、熟知和应用,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探索和研究心向。为此,教学实践中,可采取以下策略进行。
一、应用生活化情境的原则
1.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不管是在哪个年级、哪一学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情境,在考虑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必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落后或超越学生的身心特点实际,则其情境设计或构建,或低效,或无效。如,对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1~5的认识”,在指导学生掌握类如教材例题“3+1=4”的计算时,就应以实物情境,如小棒,做学生计算的直观向导;而到二年级上学期,对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类如教材例题“35+32=67”的计算,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一定程度地发展,就无需再提供实物小棒作思维的引导了。同样的情形,如果将适应高年级的生活化情境拿到中低年级的教学中去使用,也是不当的。如教学“观察物体(三)”内容时,将适应五年级学生的,类如三视图般的生活化情境,拿到正在学习“观察物体(一)”的二年级学生课堂上使用,学生就会因不知所云而陷入懵懂之中。
2.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为着课堂教学的目的而设计或构建的生活化情境,必须坚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相统一的原则,既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是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但数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教师的生活化情境设计或构建不能为学生所熟悉,就无法起到为学生的学习构建背景支撑的作用。高于生活,则是因为,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会融杂各种因素,而教师所教数学知识则是对生活化情境中的数学知识的高度提炼。如教学“百分数(二)”中的“折扣”内容时,创设商场购物的生活化情境,就必要剥离与“折扣”无关的其他内容,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出现思维游离,不能保持在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上。
二、教学课堂上生活化情境的运用策略
1.利用生活化情境,助力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但教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感受、认识这一点,通过合适的生活化情境设计或构建,可有效达成。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在“应用”部分 ,教材即有例题“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就此,教师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取58个珠子,让学生10个穿一串;对学生来说,或许就真的是他们曾经见到过的生活情境的一部分,即便没有见过也很容易理解这种要求。而具体构建该情境时,教师先出示例题的主干描述部分“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然后,引导学生对之进行阅读分析,学生也就会很容易发现问题“可以穿几串?”“能够穿几串?”等。这对于促进学生思考,发现隐藏在生活场景下的数学问题,也是一个帮助。
2.利用生活化语言,助力学生理解知识和问题。
生活化情境必然辅以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尤其是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相适应的生活化语言。这就使得学生易于通过教师的生活化语言理解所学知识或理解问题。如对算式“3+4”的计算,对一年級刚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抽象能力、尚未建立起对数字的抽象认知,初次感受这种算式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但如果教师将之与实物进行联系,如“左手中有3根小棒,右手中有4根小棒,两只手中一共有几根小棒”,学生因已经看到事物,在实物与数字间构建起对应关系,然后就会懂得算式的意思是“把3和4加起来计算得数”。
3.联系生活化情境,助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堂上,教师多会发现,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知识、经验等的积累,在进行某些知识的学习或问题解决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该有的“笑话”。如二年级学生学习“长度单位”时,尽管教材明确说“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做单位”,但对于什么是“比较短”“比较长”并无明确认知,因而也就容易出现“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课桌的高度是60米”等错误。但如果引领学生量取13厘米长的木条去与旗杆作对比、让学生拿卷尺直接量取课桌高度看卷尺刻度处的数值标识,以此强化他们的长度经验积累,再来解决该类实际问题时就不会出错了。
4.合理设计生活化场景,助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所学和提高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合理设计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在场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模拟问题的实际解决,非常必要。如教学前例“折扣”时,对应教材“生活与百分数”综合活动中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周末陪爸爸妈妈去商场购物,了解促销优惠活动的情况。算一算怎样购物更省钱”。由是出发,教师可借鉴某商场真实的打折活动,提供模拟道具,安排模拟“商家”与“顾客”进行该类活动。这就会促使“顾客”为着“更省钱”的目的,不得不运用所学去进行“实战”化应用了。
三、总结
遵从生活化情境设计与构建的原则,合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服务于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对于帮助小学生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而理解所学、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大有裨益;且无论是对于当下的数学课堂,还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桂梅.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J].新课程导学,2019,03:33-34
[2]韩凤琴.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创设的路径研究 [J].吉林教育,2018,1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