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祥秋
老家盛产谷子,去壳后的小米金灿灿的。小时候生病了,大人才会用新小米熬一小锅金黄的粥。粥喝进嘴里,便忘了病痛。
五岁那年,记得是一个夏天的午后,爸妈下地干活去了,我走出家门找小伙伴去玩。经过对门,我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见大门开着,走进了院子。听说这户人家是刚搬来的,难怪有诱人的饭菜香味。顺着饭菜香味,我咽着流出来的口水,轻手轻脚往里走。看到这家的大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东西进了屋,小跑几步,趴到窗前,透过窗户纸的裂缝往里看:那位大人把一个跟我一般大的孩子扶起来,那个孩子看上去应该是病了。大人端起碗,从碗中挑起薄薄的黄黄的片片慢慢放进孩子的嘴里,孩子费劲地吸食着。香味扑面而来,我使劲咽着口水,听到了口水的不情愿。孩子吃完了,露出了笑容,满足地靠在妈妈怀里。
我羡慕死了。
住的时间长了,我跟对门的孩子相熟起来,知道他叫谷子,从很远的城里搬来的。我好奇地问他:“你生病时吃的是啥?”
“药呗。”
“飘着香味的东西。”
“那是面片汤。”
“什么做的?”
“小米面做的。”
“一定很好吃。”
“那当然了,我奶奶做得最好吃了。”
怕他听见我咽口水,忙问:“你为什么叫谷子?”
“这是爷爷给我起的。”
“怎么跟地里的庄稼一个名。”
“爷爷说叫谷子是对老家的念想。”
让妈妈给我做小米面片汤,妈妈没答应,我就盼着生病。
我还真得了一场大病。知道自己让家里借了许多钱,变得乖巧起来。妈妈见我喝小米粥可怜巴巴的样子,心疼地说:“孩子,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我想起了自己一直想吃的小米面片汤,轻声说道:“我想吃小米面片汤。”
正好谷子来了,拍着胸脯说:“你想吃小米面片汤,等着。”我还没说什么,他就跑得没影了。
闻到门外飘来自己渴望的饭菜香味,我抬头向门口望去,谷子双手捧着个热气腾腾的大碗向我走来。他把大碗放到我面前,兴奋地说:“你快趁热吃。”
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好像病一下子全好了。吃完了,我抬起头感激地望向谷子,看到他的脸上有哭过的痕迹,知道了这碗小米面片汤来得不容易。慢慢我才知道,当时小米面片汤能做得起的人家并不多。小米磨成面费时费力,做面片汤的小米面中还要加入好几样面,能做得好的人很少。后来,谷子一家搬回城里,我俩就失去了联系,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小米面片汤,更想谷子。
我长大后,把老家谷子碾成的小米卖进了城里,开了杂粮店。起先,我的粮店顾客盈门,渐渐地开店卖老家小米的人多起来,我店里的小米不好卖了。一天,有人打听有没有小米面,我想起了小米面片汤,想起了谷子。我就行动起来,把老家的小米磨成面,把小米面片湯开发成一种特色美食。
秋天,是收谷子的最佳时间。我从城里赶回老家,准备在村里挨家挨户订下收谷子的订单,想独自收购谷子,来个独家经营。没想到,村里人都不愿意跟我签订单。我心一横,把收购价提高了,村里人还是不答应。经过打听,我才知道谷子先我一步。不单单向村里人收谷子,原来,他还免费指导村里人科学种谷子,种出品质更好的谷子,增加村里人的收入。
小米断了货源,我恨上了谷子。谷子却自己找上了我,托人捎话,说要见我一面。我答应了,正想跟他掰扯掰扯。
我回了城,在美食一条街上,找到挂着“谷子面片汤”的面馆。果然,食客爆满。我嗅嗅鼻子,闻到了熟悉的小米面片汤的味道,脚步迈不动了。
“怎么,不想进来?”
“我以为走错门了。”
“可不像你小时候。”
“你也不像小时候了。”
一身大厨打扮的谷子把热腾腾的小米面片汤端到我面前,笑着说道:“尝尝是不是小时候的味道。”
“你这是‘鸿门汤。”
“对你来说是鸿运当头。”
“那是你吧。”
“应该是我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