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视角下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三个维度*

2020-02-12 19:03冰,刘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话语思维

苏 冰,刘 颀

(1.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医科大学 附属巢湖医院,安徽 巢湖 238001)

话语权包括话语的权利和权力,不仅指话语主体使用话语或说话的资格、机会和权利,还包括话语产生的影响力、有效力和主导力。由于话语总是承载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核”和“价值基石”[1],所以话语权从实质上主要是指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如有学者指出,“现代意义的‘话语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说话和发言的资格,而主要是指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2]”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之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确立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3],没有较高水平的话语体系,就不可能拥有话语权;而话语权总是要通过特定的话语体系体现和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4],指出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领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就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一个思维缜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形式创新的对外话语体系。这一特定语境中使用的语言,蕴含了特定思维方式,彰显了具有中国标识,融通中外的新理念,新思想,展现了特色鲜明、极具感召力话语风格。理解和研究这一话语体系,对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一、思维方式: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

一定的话语体系中总是包含着语言、符号、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等要素。其中,思维方式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5],语言、符号、观念需要在思维方式的整合下,才能够成为承载着言说者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话语体系。一种话语体系要拥有话语权,言说者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可或缺。分析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其中蕴含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在这些思维方式整合下,这一话语体系拥有了强大的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一)宏阔高远的战略思维举旗定向

习近平高度重视战略思维,他指出,“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6]。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引用清朝陈澹然的《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的名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7]强调战略思维的重要性。此后在公开的讲话和文章中反复提及。这里的“谋万世”和“谋全局”,体现的就是战略思维,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阐释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全局目标与局部目标之间的关系,要求考虑问题和作出决策要胸怀大局,站位高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科学判断纷繁复杂国际形势,从世界和中国发展全局对根本性、长远性的战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这种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他从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辩证统一的高度,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统一起来,明确中国外交的目标不仅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有利外部条件,而且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中实现大国外交的使命和担当。这一回答洞察了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可以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一大势,要求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更加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展现出胸怀大局,站位高远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思维。

(二)智慧通达的辩证思维统筹平衡

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最注重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他提出,“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要“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8]。在外交领域,习近平“抓两点”和“抓重点”相结合,提出了大小兼顾的国家观,同异共生的秩序观,义利相兼的价值观,生动鲜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大”与“小”兼顾: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过程中,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及多边合作等各领域工作密切结合,通盘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9],既抓大国关系重点,推进中美、中俄、中欧大国外交关系的新突破、新发展,又统筹兼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将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全面,兼顾整体,既多点筹划又精准发力,体现了因地制宜、因势而变的辩证思维。

“同”与“异”共生: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到聚同化异、相向而行,体现了“同”与“异”的辩证法。习近平提出,各国应“聚利益、责任、挑战之同,化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发展阶段之异”[10],消除认识上的隔阂与偏见,凝聚共识、共同发展,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目标相向而行。同时强调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要秉持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开放包容的理念,要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情怀,让不同文明的兼收并蓄、交流互鉴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义”与“利”相兼: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11]200。义利兼顾方可兼得,义利平衡才能共赢,正确义利观超越了狭隘的利己主义和纯道义论的二元藩篱,把中国利益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辩证统一起来,不仅提升了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境界和水平,而且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道义和担当。

(三)刚健有为的底线思维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底线思维是指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12]。在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中,底线思维清晰而明确:一要有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意识和能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风险点和动荡源增多,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和多边主义遭遇严重挑战,一些大国对我国进行遏制和打压,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坚定维护我国核心利益。二是划定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和红线。“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3]”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而不是非此即彼,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划定中国外交的底线和红线,实则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坚定捍卫核心利益的明确信息,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明确的立场、态度和行事原则,防止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原则和意图产生误判。三是倡导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他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14],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旗帜”需要世界各国一同扛起,中国和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相互促进和互为条件的。只有世界各国风雨同舟,责任共担,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稳定和繁荣。

二、新理念和新思想:继承和创新、批判和超越

“话语背后的力量是思想、是道”[4],即是说话语的背后是理论和思想,话语的权利就蕴含其中。一种话语是否具有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其表达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真理性、道义性、人类性,并符合规律性,富有创造性”[15]。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承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和传统,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他冲破和超越西方话语限囿,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逐步形成了既观照、传承历史,又顺应时代潮流;既有民族特色、中国标识,又凸显了国际视野和全球共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彰显了中国在国际秩序的塑造和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中的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一)继承和创新:在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中体现东方智慧

任何话语体系都不是随意产生的,都建立在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要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6]。习近平自觉践行这一深刻体悟及认知,基于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外交”的基因,同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实现了在继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天下情怀”相契合,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天人合一”、“和合共生”、“万物一体”的整体思维和共同体意识独特而鲜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承接了往圣先贤建立“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情怀抱负和理想追求,又顺应时代的要求,回答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关切。面对复杂性、共生性全球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独善其身,必须从全人类的视野共同审视难题,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应对挑战。

“和平发展”的理念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崇尚和谐,“和为贵”,“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仁”、“和”理念代代相传。历史上中国没有扩张、称霸的文化传统,也没有殖民、侵略的历史记录。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中国绝不会将曾经遭受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称霸,不扩张。新时代中国必将打破“国强必霸”的所谓逻辑和“铁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

“义利相兼”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思想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义以为上”、“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道义价值优先的理念对民族的道德规范和个人行为准则产生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自身经济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以义为先,对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给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改革开放后与发展中国家坚持合作共赢,共谋发展。新时代坚持义利平衡,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成为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旗帜。

“开放包容”的理念源自于中华民族崇尚“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和敦厚品格。中国传统文化推行“忠恕”之道,奉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主张求同存异,不干涉别国内政,新时代尊重各国文明、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平等相待、交融互鉴。

综上,这些新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基因,还承袭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红色历史基因,既具有独特“中国标识”,彰显中国智慧;又立足时代前沿,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回应世界人民要和平,谋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期待,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这一话语体系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批判和超越:在对西方话语的超越中实现“破旧立新”

对外话语体系背后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反映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站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超越了西方话语特定思维和逻辑的限囿,捍卫了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代表了非西方新兴大国对世界秩序的主动话语塑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对国际话语权的垄断,实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参与者”、“建设者”到“塑造者”和“引领者”角色的变迁,也使这一“民族性”、“地方性”话语有了“全球性”、“世界性”的特质。

“和平发展”的道路观,中国提出和坚持在发展道路上的“和平”特质,是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回应,与中国的文化基因、历史遭遇、现实需要和时代潮流相一致和相契合。它超越了历史上西方大国“非和平”的传统崛起模式,纠正了西方根深蒂固的对中国“国强必霸”的逻辑判定,跳出了西方国际关系中的“大国兴衰循环论和大国对抗宿命论”[17]的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西方抛出“中国威胁论”。

“合作共赢”的国际观,中国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的摒弃。用合作代替对抗,用共赢代替独赢,用相互尊重代替恃强凌弱,维护本国利益兼顾别国合理关切,推动各国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致力于走出一条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交往新路。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在世界面临巨大“全球治理赤字”背景下,中国为破解世界治理难题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对唯我优先、唯我独尊、以邻为壑、独占独享、赢者通吃等陈旧思维和观念的摒弃和超越,已经成为引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先进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超越了以军事同盟为基础,以发展军备为手段,以划分敌友、结盟对抗为主要特征的旧安全观,超越了对抗冲突、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划线结盟、武力威胁、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等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思维、理念和行动,主张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以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安全、稳定和发展。

“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11]253。这一概括基于三个维度:人类基本生存,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类政治有序运行。它建立在基于承认阶级、民族、国家的人类共同体利益的价值基础上,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特殊价值,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相比,“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普世价值”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和视角,突破建立在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基础上宣扬“超阶级、超国家、超民族和超时空”[18]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摒弃了其依靠外力强加他国,通过渗透和颠覆来实现的蛮霸和专横。

与传统的西方话语背后的西方中心主义不同,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蕴含的新思想、新理念体现了全球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格局更大,站位更高,更具规律性、道义性和人类性,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这一话语体系不仅突破和超越西方话语不合时宜的陈旧思维和狭隘利益的窠臼,还呈现出吸纳和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开放包容的气度,这种超越和反正,开放和包容将逐步打破西方话语和理论的垄断和统治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更大号召力和更高话语权,也是中国为全球治理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作出的积极贡献。

三、新方式:听得懂、听得进、受感召

如果说新思维,新理念、新思想框定了对外话语的内容架构,那么新方式则是话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即以国外受众容易了解、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途径进行表达,让他们听得懂,听得进,受感召。

(一)融通中外:民族经典话语和对象国名言谚语相得益彰

习近平对外话语经常会引用中国经史典籍中的华章佳句,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和蕴藏的东方智慧,就话语表达效果而言,引经据典会使语言生动深刻,言简而义丰,还可以委婉含蓄地表达不宜直白讲明的思想、观点和意图。他经常将中国经典和对象国的谚语、俗语相结合,展示不同文化的共通之处,使话语更富表现力和吸引力,既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使对方毫无隔膜,喜闻乐见,心领神会。

2014年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阐释新安全观时,他引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表达反对因循守旧,主张与时俱进的观点,并用“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作进一步阐释,接着用哈萨克斯坦知名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来比喻冷战思维框架下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维护本国安全的不可行性,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1]112简练生动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倡议沿线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这一伟大事业行稳致远,同时引用荀子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欧洲俗语“伟业非一日之功”,[11]441呼吁各国需要脚踏实地,点滴积累,久久为功。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引用“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和清代思想家魏源的名言“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11]120表达文明因交融互鉴而精彩,尊重和支持阿拉伯国家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并用阿拉伯人民最能意会的“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进一步阐释。在阿盟总部发表演讲时,他引用阿拉伯谚语“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中国俗语“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表达同样的思想。在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将法国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和老子《道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联袂使用,[19]表达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寥寥数十字,将中法友谊讲述得妙趣横生,摇曳生姿。这些流畅自如穿插于讲话和文章中的中外经典名言谚语,拉近了与对象国的距离,架起了双方人民相互理解的友谊之桥,增进了双方之间理解、认同与共识,彰显了中国领导人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话语风格和睦邻友好的外交风范。

(二)“小”中见“大”:用“具体而微”阐释“宏大叙事”

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对外话语不仅代表中国共产党,还代表了中国和中国人民,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同时,中国大国外交在新时代更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因而这一话语体系体现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和运筹帷幄的外交博弈,彰显宏大的时空格局,汇聚宏大的叙事语言,这些宏大叙事语言严谨规范、气势恢宏。同时,作为在特殊时空背景和语境下使用的语言,对外话语方式又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受众的文化传统、思维习惯、信息需求偏好和信息接受习惯。基于此,他采用一种巧妙的叙事策略,即精心选择真实生动、具体可感的的故事去铺陈、引发或阐释、说明“宏大叙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表达了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不着痕迹,却以小见大,实现了“中国立场”的“国际表达”。

关于中国梦的故事:习近平在外交场合讲述的中国梦,总是从细微处入手,他用“醒狮论”说明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他用梁家河今昔巨大变化的故事说明中国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他讲法国梦、美国梦的故事说明中国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相通的合作共赢的梦。关于全球化的故事:针对一些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他提出经济全球化既不是阿里巴巴的山洞,也不是潘多拉的盒子,不能简单把世界乱象简单归咎于全球化。他把搞贸易保护主义比作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风吹雨打,实则隔绝了阳光和空气。[11]401关于国家交往的故事:2013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11]15,讲述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的故事,以及坦桑尼亚热播中国电视剧,中国年轻人在坦桑尼亚度蜜月的故事,阐释了中国发展中非关系“真”、“实”、“亲”、“诚”的“四字主张”。2015年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20],讲述了中巴之间情比海深的友谊故事,并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描述中巴之间的信义之交和患难之交。表明中国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巴关系,共建中巴命运共同体的鲜明立场。关于文明融通互鉴的故事:习近平经常以“我”之视角讲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述自己在观赏陕西法门寺出土的琉璃器而引发的思考,提出“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他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讲述自己青年时代在梁家河寻找和阅读莎士比亚作品,以及作品给自己带来的人生启迪的故事[21];他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晚宴上,讲述自己青年时代读过《联邦党人文集》和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作品,了解过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11]242一个个国际受众听得清、听得懂、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超越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隔膜,引发受众共鸣、增强话语感染力和实效性,达到“增信释疑、聚同化异,凝心聚力”的效果。

(三)陈情与说理:用优美、亲和、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增强话语感召力

美好的情感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情感是一种全球通用语言,往往能够“跨越了政治、种族、文化等各种认知壁垒”[22]。习近平的对外话语将情和理有机结合起来,用优美、亲和、真诚的感性话语,打动受众,激发共鸣,再凸显解释、论证、说理等理性成分,实现入情入理、情理相融。

1.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抒发情怀,引发共鸣

他用“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炊烟”[11]42,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中阿历史上的友好往来。用“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11]118,讲述祖辈们开拓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筚路蓝缕的艰辛。“当我透过飞机舷窗俯瞰浩瀚的太平洋时,仿佛看见几个世纪前那些满载丝绸、瓷器的‘中国之船’正向着阿卡普尔科破浪前行;当我踏上贵国的土地时,又仿佛看见那位传说中的乐善好施的美丽“中国姑娘”正在普埃布拉传授纺织、刺绣技艺。”[11]185优美的语言,深情地讲述,铺陈历史感的画面,迅速激发双方的共同情感,唤起双方人民的“共同记忆”,拉近了人们心灵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11]171、“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11]181,优美的诗句营造的美妙的意境,连珠妙语描绘亚太合作可期待的愿景。

2.用真诚亲和的语言打动人心,拉近距离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不管是对周边国家“亲、诚、惠、容”的交往理念,还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奉行的“真、实、亲、诚”的外交理念,“亲”和“诚”都处在重要位置,以心相交、以诚近人,富有亲和力的一直是“习式外交”的典型特点。真诚友善的语言,质朴可亲的形象,拉近了中外人民之间的距离,加深了中国与各交往国家之间的友谊。“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国母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11]102013年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催人泪下,动情而真诚,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俄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和平的年代,鲜血凝成的友谊坚不可摧,真诚亲和的语言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了政治互信,深化了彼此对“两国要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认同。2015年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讲述了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中国工人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和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奋战三个故事[23],用亲和的话语,诚挚地回应了一些人的疑问: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意基础。此外,在许多场合,习近平都展现他以心相交,亲和真诚的外交风范。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70周年庆典期间,习近平为曾在华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颁发奖章,很多老兵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快步走上前去,说“我过去,您别站起来了”。与林肯中学学生握手并亲切交流,回答学生想去看看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时说,“要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五百年的中国去北京,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在访问爱尔兰时,习近平球场上的一脚远射,被许多媒体形容为“极好地传达了亲和真诚的形象”。

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中国不仅在国际舞台就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而且要让中国声音被国际社会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这不仅仅是中国维护本国核心利益,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的需要,更是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的需要。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格局和视野、思维和理念、内容和方式对于构建具有中国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话语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