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瘟疫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和防治

2020-02-12 18:28马亚会马士才连建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年4期
关键词:疫毒瘟疫传染性

马亚会,马士才,连建伟,郑 洪*

(1.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2.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安徽 宿州 234000)

冠状病毒因其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是已知的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病毒。目前,已知的致病性和传染性比较强的有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2019年岁末,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悄然肆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此病来势急剧,传播范围广泛,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本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1]。2019-nCoV具有人传染人的能力,感染初期患者有发热、 乏力、干咳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增加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概率和病死率[2]。

2019-nCoV具有强烈的致病性、传染性和流行性,可归属于中医学“瘟疫”的范畴,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本文拟从瘟疫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和防治,期盼对防治2019-nCoV肺炎有所裨益。

1 瘟疫相关理论

1.1 瘟疫的含义

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疾年”一词是疫病概念的最早记载。据推测,“疾年”是指疾病多发年份,是导致某年多发某种疾病,应当是具有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3]。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传染病的相关记载,《周礼》、《淮南子》、《左传》、《山海经》已有疫、疡、疽、风、疥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的名称[4]。对“疫”的文字解释最早在《说文》中:“疫,民皆疾也”,疫病是一种极其暴戾的具有广泛传染性的疾病。

从2019-nCoV肺炎的观察和确诊病例来看,短短数十日之内,确诊病例达上万人,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购物的人员,同乘一趟交通工具的人员,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同病室患者、家属,和病例有密切接触的其他人员等,皆是2019-nCoV的病例确诊和疑似患者。如此大规模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理应归属于中医“瘟疫”之列。

1.2 瘟疫的发展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由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急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疫疠。”明确了“疫病”具有传染性的说法,其流行与节气不和、气候异常关系密切。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云:“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是偏着一家。”瘟疫流行范围从一家、一乡、一方,甚或世界范围内流行传播。现今,武汉地区2019-nCoV感染人数居多,其他地区感染病例大多有武汉地区接触史等,说明此次2019-nCoV的产生实属中医范围的“瘟疫”无疑。

金元时期刘河间讨论疫疠,列“传染”专节;清代吴又可撰写第一部疫病专著《温疫论》,使瘟疫学说形成理论体系。中医学在传染病流行史上形成了自己的诊疗体系,在当今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上能够提供宝贵的治疗经验。

1.3 疫气致病与2019-nCoV的关系

瘟疫学认为疫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感之则病生。确认感染2019-nCoV肺炎患者的首个临床数据发布显示,在武汉的第一批4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有27位与武汉海鲜市场有直接接触,该市场被认为是最初动物源感染地点[5]。

在瘟疫发病过程中,正气的强弱虽是致病的关键所在,但疫邪毒力过强,不论老少男女,强壮体弱,正气稍衰,感之即发。2019-nCoV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人等皆有病例报道。

疫疠之邪常常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入侵人体,特定地侵袭机体某一脏腑,引起特征性疾病。2019-nCoV已被证实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和其他接触传播亦可引起该病。2019-nCoV大多集中侵入肺脏,引起肺炎影像学特征改变,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或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特征。

瘟疫学家认为,人体受疫气感染之后,可能不会立即发病,而是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再发,即所谓的“时疫感久而后发”。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9-nCoV潜伏期一般1~14 d,多为3~7 d。故针对2019-nCoV肺炎疑似病例的隔离观察期预估为2周。又有接触病毒后多日才发病的病例报道,以及本身不发病而携带病毒感染多人的病例报道。

2 从瘟疫理论探讨2019-nCoV的中医诊疗辨治

2.1 发热

2019-nCoV肺炎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发热。吴又可言:“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2019-nCoV之瘟疫毒邪自飞沫由空气传播,从皮肤黏膜、口鼻和其他九窍部位入侵人体。邪遏卫阳,卫气受损,阳郁于内而恶寒发热共见。邪传气分,正盛邪实,正邪交争则壮热不恶寒。邪入中焦,湿热交争,湿遏热伏见午后身热不扬,日晡热甚。若疫毒日久不去,高热持续不退,耗伤营阴,虚火内生见潮热盗汗等。

2.2 干咳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侵袭,更不耐疫毒攻击。故咳嗽是2019-nCoV侵犯呼吸系统的基本症状。肺主宣肃,毒归肺脏,肺受毒扰而宣降不能,热毒耗伤津液,肺失濡润而干咳频作。张景岳云:“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干咳或伴见喘促,咳甚则加重喘闷。湿邪犯肺,肺主治节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出入不利而喘咳频作。

2.3 乏力、纳差

疫毒乃疫疠之气与湿邪、寒邪或者热邪等相互作用侵袭人体。湿常困脾,影响脾胃气机之升降;寒邪伤及脾阳,脾阳被伤则腐熟水谷功能减退;湿热之邪阻遏中焦布散周身之气、血、津液之职。如此,都会影响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引起纳差、乏力、腹泻等胃肠系统症状。

2.4 2019-nCoV阶段性辨治

有学者认为2019-nCoV肺炎发生于冬季季末,结合武汉地区近期阴雨、湿冷的环境特点,此种疫毒以寒湿疫为多见。又有学者认为,此次发病为小寒节气之后,小寒当日,全国诸多地区温度创历史新高,天气应寒而反温,为至而不至,天时不正疫旋生,邪气伤人成温病。2019-nCoV肺炎当属温疫,应以内清热、外凉解法治之。然不论属寒属温,治疗2019-nCoV肺炎不仅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还应根据疫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症以及地区等特异性进行针对治疗,发挥中医在辨证理论和治疗方法上的特色。

初感本病,先以祛邪为要。邪之强弱和传变决定了本病发展的快慢、病情的轻重、疾病传变及愈后。吴又可认为:“邪不去则病不瘳,迁延日久,愈沉愈伏”,因此,在疫毒治疗初期,应及时祛邪,以免邪气深入,发生传变;叶天士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病初期,肺系症状明显,然疫毒邪气常与六淫邪气相互胶着,患者舌苔大多呈厚腻苔。2019-nCoV肺炎为湿毒疫,此病初期乃疫毒之邪与湿气壅滞蕴肺。又时至年关,人们喜食肥甘厚腻之品,易导致湿邪困脾,肺脾同病。此时,应迅速截断疾病发展途径,用散寒祛湿,化湿和胃兼以解毒之法。若初期仅以微热恶风、干咳、少痰、舌红、苔薄白、脉浮等温邪犯表之表证为主,宜用轻清宣透之银翘散或桑菊饮等。若初病者以恶寒发热或无汗、咳嗽、咽痛,伴乏力、纳差,舌质淡、苔腻、脉滑等症状为主。以麻杏苡甘汤、升降散、藿朴夏苓汤、荆防败毒散等方加减论治。

病邪进一步发展,邪入半表半里,阻遏少阳,邪伏膜原,可见寒热往来、头身疼痛、脉濡、苔白腻,或满布舌面等症。吴又可认为“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虽同属半表半里,然既不同于手少阳,又异于足少阳,因此吴又可命名为膜原伏邪[6]。邪伏膜原,当以疏之。吴氏创制达原饮,能直达病邪巢穴,疏达膜原,为治疫名方。后世所创三消饮、柴胡达原饮、六一散、松峰达原饮等皆由吴氏达原饮化裁而来,临床可辨证使用。据报道:2019-nCoV和SARS冠状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著名中医学家任继学教授亦曾就2003年SARS冠状病毒提出过“ 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病机[7]。对于2019-nCoV发病机制的认识可参考毒疫之邪侵伏膜原的病机过程。

疫毒入里,往往与瘀血、痰浊、饮食等形成有形实邪,或日久化热入里,引起邪毒炽盛之状。若邪伏膜原而未得清肃,湿遏脾阳,闭阻肺气,邪传于胃,浊毒内蕴,则引起高热、烦躁、喘憋、气促或伴便秘、口臭、腹胀之症,或热毒发斑、吐血、衄血等,苔厚腻或黑起芒刺,脉数。此时病情传变迅速,用药应紧追不舍,防邪毒内陷。用宣白承气汤、紫雪丹、普济消毒饮、甘露消毒丹、清瘟败毒饮等,临床可配以王清任活血化瘀方以解毒化瘀;配祛湿化痰之品以涤痰化浊等。此时若治疗及时,可直接进入恢复期,愈后良好,恢复期可用补益脾肺法治疗。

吴鞠通云:“化源绝,乃温病第一死法。”2019-nCoV发展到严重阶段,疫毒鸱张,疫毒之邪与体内有形之瘀血、痰浊、饮食等相互杂合,闭阻肺络,肺失主司呼吸之职,浊气不得出,清气不得入,导致生气乏源,孤阳外脱,气绝身亡。临床见血压下降、突然喘促加重、四肢逆冷、口唇紫绀、心率加快、大小便闭或失禁、烦躁不安、汗出如油或大汗淋漓等,属于内闭外脱的危重症候。西医急救治疗,配合中成药如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中药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开闭解毒,回阳救脱,当可收得良好疗效。

3 瘟疫的防治对2019-nCoV肺炎防治的启示

3.1 隔离检疫

“治未病”思想乃中医特色,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中医强调,对于2019-nCoV的防治应早期隔离,控制、切断传染源。史书和后世医书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瘟疫盛行,递相传染之际……毋近病人床榻,染其秽污;毋凭死者尸棺,触其臭恶;毋食病家时菜;毋拾死人衣物”等。以上诸论,皆是2019-nCoV肺炎采取隔离检疫制度实施的借鉴和依据。

3.2 内养正气,外避邪气

《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们不仅要内养正气,增强体质,还要外避邪气,及时对居家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注重个人防护,避免过劳,多食果蔬,清淡饮食內养脾胃等,都是有效的防治之法。

3.3 防止复发

早发现、早治疗,愈后防止复发。疫病发生之时极易迅速耗伤人体正气,故发病之时或痊愈之后,都应做到饮食有节,尽量减少食用肥甘油腻、荤腥发物等品,防止食复。疫病过后,是元气恢复期,不可房劳耗精、劳力过度、伤神耗血,应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防止劳复。

猜你喜欢
疫毒瘟疫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惊闻疫毒(新韵)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绘画中的瘟疫(上)
Bian Que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瘟疫算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