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峰,贾 佳,李希波
(淇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456750)
肾病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以尿蛋白升高、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抗水肿、降压、抗凝、抑制免疫、抗炎等,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该病治疗周期长,患者住院期间仅给予初始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出院后需长期服药并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家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因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或不规范用药的情况[2]。不规范用药可能增加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导致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因此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药学监护是指药师向患者提供直接的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服务,以提高用药科学性的监护方式,目前已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管理中得到应用。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78 例,分析药学监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再入院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肾病综合征患者1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 例。对照组中男性58 例,女性31 例;年龄24~71 岁,平均52.08±6.19 岁;病程1 个月~5 年,平均3.04±0.93 年。观察组中男性62 例,女性27 例;年龄22~74 岁,平均54.17±6.07 岁;病程1 个月~6 年,平均3.11±0.8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3]中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2)神志清醒,智力正常,能与药师进行正常交流;(3)已获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肺、心脑血管疾病者;(2)恶性肿瘤者;(3)病案资料不全者。
1.2 管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成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专家共识》[3]给予纠正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常规门诊随访、用药指导、出院前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接受药学监护管理。主要包括:(1)成立科室药学监护小组,成员包括临床药师2 名,医师及护理人员各1 名。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基本病情、联系方式及家庭住址,便于后续随访跟踪。(2)建立科室药学监护公众号及微信群,每位患者在出院前加入微信群并关注公众号。药学监护小组通过公众号以视频或图文方式每周至少2 次发送关于肾病综合征常规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用药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等内容。(3)根据患者病情制订个性化药物干预方案,对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 个月的患者,参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诊治的专家共识》[4]的相关规定进行钙剂与普通/活性维生素D 补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具有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可有效降低肾小球囊内压,但也可引起肾脏灌注不足而致肌酐快速上升,特别是合并呕吐、腹泻、重度水肿而联合使用肾毒性药物时,可导致肾功能急性下降,应谨慎使用ACEI、ARB 类药物。(4)通过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出院后首月每2 周随访1 次,主要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监督,同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适时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两组患者均接受1 年的相关管理。
1.3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完全缓解:水肿消失,尿蛋白<0.2 g/d,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显著缓解:尿蛋白0.2~1 g/d,肾功能接近正常,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部分缓解:尿蛋白1~3 g/d,肾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改善甚至加重。临床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显著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2)服药依从性:在干预半年及1 年后采用《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5]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该表共2 个维度16 个条目,每个条目1~5 分,总分16~80 分。总分越高,依从性越好。(3)再入院率:比较两组干预期间再入院情况。(4)满意度:选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6]进行测评,该表共19 个条目,每个条目1~5 分,总分19~95 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完全缓解31 例,显著缓解28 例,部分缓解20 例,无效10 例,观察组完全缓解45 例,显著缓解32 例,部分缓解9 例,无效3 例,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88.76%,低于观察组的96.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6,P<0.05)。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6 个月时依从性评分观察组为63.86±6.44 分,对照组为65.17±6.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年后依从性评分观察组为61.11±6.48 分,对照组为52.13±6.06分,两组治疗依从性均较前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再入院率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干预期间再入院2 例(2.25%),对照组再入院9 例(10.11%),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2.05±6.10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5.84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0,P<0.05)。
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可缓解,但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在5~15 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7]。患者需长期服药,定期复诊,完善治疗方案,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药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自行停药等依从性下降的问题。服药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88.7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年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较前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6 个月内因出院不久病情仍未稳定,两组患者均能够自觉服药,依从性较好,但在治疗1 年后病情趋于稳定,患者容易松懈,其治疗依从性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每周接受到至少2 次肾病综合征用药相关知识及病友交流信息,起到有效警醒的作用,加上药学监护小组成员的定期微信随访,可加深患者对坚持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再入院与用药不当关系密切[8]。观察组再入院率2.25%,低于对照组的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临床药师加入到肾病综合征患者出院后管理团队中,可有效避免用药错误,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安全性高的用药方案。同时将微信延续性护理手段引入药学监护中,可避免因医患沟通不及时而导致用药方法错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患者再入院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2.05±6.10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5.84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20,P<0.05)。临床药师的加入使患者出院后管理团队专业性更强,可为患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控制等知识,微信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接受到专业指导,医疗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