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新的时代内涵和标准

2020-02-12 15:00:18孙柳
关键词:远大理想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孙柳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200433)

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深刻领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新的内涵,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价值定位,深刻把握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衡量标准,筑牢思想根基、强固精神支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一、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概念深化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信念、信仰、信心与理想属于价值观念范畴,处于价值观中最深层次,是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形态,更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1.信念、信仰、信心与理想的含义

“信念”是一个有重要理论意义的概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表征着人们对某一事物价值坚定不移地相信与确信。信念的产生源于人们的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确立起来,用以支撑自己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念结构,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等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具有多种层次与类型。比如:个人信念与社会信念,生活信念与政治信念;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等。信仰以信念为基础,是人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信服、景仰、向往,也是自己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并以之统摄自己的行为,表征着对崇高价值的追求。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信心的核心是自我意识,信心表现在认识上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信心表现在情感上是一种自尊、自豪、自信的情感。信心表现在意志上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因此,信心作为一种完整的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信心可以发展和升华。理想的价值观念性质比较显而易见,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确立于人们观念之中,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它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表征着人们超越现实和自我、追求未来远大价值目标高度自觉的观念系统模型。理想源于现实,以现实为基础;理想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

2.信念、信仰、信心与理想的联系

信念、信仰、信心与理想之间既有各自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区别体现在它们的含义界定上,联系体现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上。信念、信仰是基础,信心是动力,理想是落脚点。信仰、信念广义上可以通称为信念,信仰是一种信念,与信念密切相关,有着信念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关于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同时,并非一切信念都会成为信仰,信仰是信念的一种系统、强化、高级的形式。信心,作为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可以发展升华为理想和信念。理想不仅是一种奋斗目标,而且必须是一种有可能或者有希望实现的奋斗目标。理想是在科学的信仰信念指导下,符合历史必然性、体现科学进步性和具备深刻情感性等三者的统一,对人们有巨大吸引力、凝聚力和鼓舞力。信念、信仰、信心与理想,直接体现出对人们精神活动最重要的支柱价值。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

3.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内涵

对于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予以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2]347,“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3]15,“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88。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信仰,是理想信念的灵魂,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同时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如果丢失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既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也没有脱离党的最高理想。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因而,我们在讲到信念时会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是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前面所述,理想是落脚点,信仰信念是基础。信念作为思想层面而言,我们也可界定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正是在这种科学的信仰信念指导下,我们才不断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信仰史。

二、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价值定位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1.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5]。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没有了这些,就是无本之木。我们广大党员要团结一心、风雨不动,首先要把这个本立好。立忠诚笃信之志,就是要坚定这个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这些年,我们查处了那么多领导干部,他们违纪违法,最后堕入犯罪的深渊,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想信念的防线崩溃了。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把握不住自己,就会迷失方向,不仅会越过做党员的底线,而且会越过做人的底线。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6]。

2.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列宁有一句名言,“共产主义者的心,至少有一半生活在未来。”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之丰富,远超过现实的物质世界。而他们在物质世界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精神世界的实现。对个体来说,理想信念蕴含着强筋壮骨、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是指引方向的航标灯、修身立业的压舱石;对政党而言,理想信念凝结着初心与使命,是指引我们党事业长青、胜利前行的“灯塔”,更是立身之本、正气之魂、力量之源。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直以来,共产党人都把政治灵魂看作是安身立命的主心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无论什么时候,政治灵魂都丢不得,也丢不起。一个人灵魂深处的追求,就是理想信念,它最深刻地反映和检验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今天,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不能变,要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自己心中的灯塔,凝聚精气神的灵魂。

3.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7]137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牺牲了,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邓小平同志曾感慨:“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近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无数仁人志士不惧牺牲、慷慨就义,以热血诠释了信念的分量,更昭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依然要赓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精气神。

三、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衡量标准

习近平同志强调,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1.政治忠诚:能否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8]政治定力属于政治能力范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作为党员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习近平同志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6]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2.宗旨意识: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9]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3.吃苦态度: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共产党员意味着一种光荣、一种责任。恩格斯明确指出,革命党要杜绝官员升官发财的思想和风气。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计个人得失是对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曾有人问毛泽东:共产党员到底什么样?他用手指着桌面说:“假如这里有三副担子,一副八十斤、一副一百斤、一副一百二十斤,谁选一百二十斤的担子挑,谁就是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同甘共苦、身先士卒。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底色和特质。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还是享受在前、吃苦在后,实为鉴测真假公仆的最好试金石。革命战争年代,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是党员,这是炮火中共产党员身份的体现。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境界,杨善洲“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誓言,张富清“我虽然离休了,但永远是党的人”的情怀,无不体现着他们对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度认同和无悔追求。我们共产党人历来是反对享乐主义的。习近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享乐主义的表现,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党员干部不是苦行僧,不是清教徒,可以享受正当的物质利益和生活待遇。但是,决不能以权谋私,决不能违反政策法规,决不能违反党章党规。要牢记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时刻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朴实人、老实人,坚持把艰苦朴素当美德、当操守,常除安逸之欲、常兴勤俭之风,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

4.工作标准: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

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干事和做人时曾指出,兢兢业业干事,就是要确立献身党和人民事业的崇高情怀,聚精会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夙兴夜寐,勤奋工作,以一流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清清白白做人,就是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5]。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要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勤奋是一种习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怀。党员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党员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

5.奋斗精神: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奋斗

马克思说过,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部包含在两个字中——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有奋斗则有未来,有奋斗则有复兴。当奋斗能产生效益,当奋斗能带来愉悦,当奋斗成为一种信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将迅速汇聚空前的能量。新时代奋斗精神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风貌的科学概括,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履行初心和使命的强大动力。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关键就是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切实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永葆这种奋斗精神,矢志不渝奋斗,党的事业就会无往不胜;永怀这颗赤子之心,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自觉为全党作出示范和表率。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观察世界发展大势,深刻体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善于从外国和外国政党的兴衰成败中,从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历史中,从这些年党内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中,汲取经验教训,自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和高尚人格的强大力量。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5]。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狗狗衔衔枝大赛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46
奋斗创辉煌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支部建设(2019年12期)2019-11-19 08:00:28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吃” 的远大理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