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兴 刘凌玥 张宏彦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北京 100000)
1.1 发生原因 首先,葡萄灰霉病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比较容易发作,借助风力,成熟的孢子会在果园迅速扩散,落在植株上,会迅速成为一个新的感染源,增加了防治难度。其次,对植株进行摘心、抹芽、修花、疏果等一系列操作会造成一定的伤口,而灰霉病的侵染对象是幼嫩组织、衰败组织,病菌在阴雨潮湿天气下会对伤口进行侵染[1]。所以,人为操作促进了灰霉病的发生和发展。再次,在管理上,尤其是前期,底肥施用不足会影响葡萄树在越冬前的养分储备,使早春萌芽大量形成弱芽,削弱了新梢的抽梢能力,当树体的抗性也就是新芽的长势削弱后,易受到灰霉病的侵害,导致出现烂芽。同时,大量施用氮肥、高温寡照等都会使葡萄新梢徒长,枝条徒长会降低树体的抗性,导致树体易受到灰霉病的侵染。最后,如果果园休眠期未进行清园,没有将枯枝落叶带离果园,用药不到位,灰霉病菌就会侵入土壤和冬芽中。春季温度上升、进行浇水后,会引起灰霉病大发生。果园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使果园通风透气环境不良,也会造成病害发生。板结、酸化、盐渍化等果园土壤不良问题以及果园忽干忽湿也会造成病害发生。土壤干透再进行浇水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会造成枝条裂梗和幼果裂果。
在日常生产中注意这四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1.2 防治的关键节点 一是萌芽期,剪口色泽暗淡时灰霉病病菌开始潜伏,所以要及时排查果园灰霉病病症,一旦发现有感染的枝条或者嫩芽,要及时摘除,避免二次传播[2]。二是开花前后,需要警惕穗轴褐枯病会伴随灰霉病同时进行危害,需要合理进行复配用药。三是坐果前后,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架上铁丝;花前进行花穗修剪,避免过于花穗密集,同时将湿度管控到位。
1.3 综合防治措施
1.3.1 培养壮芽 一是底肥管理。施用底肥最晚在葡萄落叶前30 d,最早在平均气温低于20℃左右,注意采果修剪枝条时保留一两个新梢的副梢。底肥主要施加农家肥和有机肥30 t/hm2,必要的配合施加375~600 kg/hm2复合肥,同时注意硼锌等中量元素的补充。并注意断根,配合松土和浇大水,浇大水后要合理进行控水[3]。二是壮芽。如果温度不是非常低,可以进行催芽;如果地区气温很低,就要延迟施用破眠剂。早熟品种破眠需要在7.2℃以下经历30 d,而使用单氰胺能缩短3%~4%的休眠时间。三是早春促根。实行漫灌或者长时间滴灌,使土层50 cm以下土壤被渗透。既要及时进行地表升温即地膜覆盖,也要进行土表浅层松土保证土壤透气性。补充根部养分建议使用海藻酸、海藻素。
1.3.2 设施防控 露天葡萄在萌芽前45~50 d覆盖单层外膜提温,萌芽前75~80 d覆盖双层膜提温,在偏北、地温上升比较慢的地区,建议提前进行地膜覆盖。但是为了保证土壤湿度,地膜前期覆盖时不能将土表全部覆盖[4]。萌芽后覆盖地膜尽量将土表覆盖住,保证保温效果好,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1.3.3 树势调控 培养中庸枝,定梢时及时将位置固定,有利于前期枝叶生长,让果园更加通风透气。
1.3.4 农事操作 在花期前后进行抹芽、定枝、摘心、抹梢和疏花疏果等一系列操作,会在植株上造成大量伤口。因此,宜在天气晴朗时进行农事操作,阴雨天气提前喷洒内吸性药剂。进行拉穂、保果处理时,可以喷洒杀菌类药剂,降低病菌对幼果的侵害。
1.3.5 药剂选择 嘧霉胺是一种治疗药剂,同时具有保护作用,用药后需要强化通风,以降低湿度,避免药害。高温易产生药害,气温超过30℃时一定要慎用。如果没有看到明显发病,不建议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性。当病菌对嘧霉胺产生抗性或者存在安全风险时,考虑使用啶酰菌胺。其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持效期较理想。氟唑菌酰胺防治效果最好,具有内吸活性,使用安全,持效期长,在花前花后喷雾使用。咯菌腈不具有内吸活性,保护效果良好,持效期长,在灰霉病抗性较高的地区使用效果很好,可与膨果药剂同时使用。抑霉唑主要起预防作用,是一种常用的果品保鲜剂,持效期长,使用成本较高[5]。
2.1 发病症状 受害部位常常被覆一层白色至灰白色的粉粒状的霉层。果粒受害时几乎停止生长,被害果粒表面生网状斑纹,畸形变硬,有时纵向开裂。叶片受害时,起初表面被覆灰白色的粉粒状物,病源菌蔓延到整个叶片时,叶片变褐、焦枯。新梢、穗轴被害时,表皮出现很多褐色网状花纹,严重时,枝蔓不能成熟。
2.2 发生特点 葡萄白粉病病原菌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在被侵染组织内越冬,闭囊壳也是病原菌越冬的形态[6,7]。白粉菌是一种耐旱真菌,分生孢子可以在低于20%的相对湿度下萌发,也可以在40%~100%湿度环境下进行萌发和侵染。葡萄白粉病病原菌具有超强繁殖能力,葡萄白粉菌通过闭囊壳越冬后通过有性孢子——子囊孢子进行萌发,子囊孢子萌发时还会形成多条短芽管后形成附着胞。分生孢子可以在高达35℃的温度下、低于20%的湿度条件下萌发;短期内叶片干旱不能杀死白粉病病菌,而且药液防控不能完全杀干净孢子[7]。
2.3 综合防治措施 秋季采收后及时清园,喷洒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病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离果园并集中销毁;春季树液流动时再次喷施石硫合剂。
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避免枝条徒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同时,科学修剪进行树势调控,合理留枝留果,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干旱果园及时进行灌水,尤其是沙质土壤,需要做好灌水工作,土壤忽干忽湿易引发白粉病。
另外,注意前期预防,采果后、修剪后、萌芽至绒球期各喷洒一次石硫合剂,休眠期建议喷洒3~5°Bé石硫合剂,生长期建议喷洒0.3~0.5°Bé石硫合剂。生长期建议使用唑类杀菌剂如氟硅唑、三唑酮以及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如嘧菌酯、肟菌酯杀菌剂进行防治[7]。
结合葡萄灰霉病、白粉病的发生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使用药剂,可以有效减少葡萄灰霉病、白粉病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