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昇嘉
飞来横祸
下午第三节课,四年级(5)班上自习课。
廖一鸣趴在课桌上看着自己的数学试卷。他把两眼瞪得大大的,眉头拧得紧紧的,一边做着题,一边懊悔不迭。
是的,他悔得肠子都青了!
这次数学期中考试,廖一鸣错了两道习题,每道题3分,总共扣掉6分,得了94分,全班排列20名以外。要知道,最后一道是很有难度的拓展题,班上没几个人做对,廖一鸣都做对了。可是,这两道毫无难度的计算题,廖一鸣竟然做错了。其中一道题更是错得离谱,竖式演算完全正确,横式填写答案时鬼使神差少写了一个“0”。哎,只怪自己粗心大意!懊悔的同时,廖一鸣也在心底抱怨教数学的严老师,这道答案少写“0”的习题,说什么一半分数也应该给的呀!
严老师姓“严”,真是名副其实,关键时刻毫不留情,该扣分处则扣分,绝不手软。他有一句口头禅:“痛则思改。”
对于自己学习上的粗心大意,廖一鸣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改,可是每逢考试,他总会有点儿心急忙慌。他“急”的不是怕试题不会做,“慌”的不是怕时间来不及,总之说不清什么原因,做题时好像身后有一只奇怪的推手,催着他快点、快点、再快点!这一“急”一“慌”,结果往往会出错。老师们都为廖一鸣可惜,说他聪明、脑子反应快,学习上要是再细心一点,成绩会更好。
说实话,对于班级数学成绩排名,廖一鸣倒并不太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爸爸妈妈承诺,如果他这次期中考试成绩进入班级前10名,答应给他买一个文具盒。班上同学大都使用时尚的布艺拉链文具盒,盒盖装饰着富有立体感的卡通人物形象,不但外观可爱,而且容量大,所有学习用品通通都能收纳进去。而廖一鸣的塑料铅笔盒从一年级用到四年级,色泽泛黄,已经老化,塑料盖子失去了磁性,早该淘汰了。如今,眼见愿望落空,廖一鸣只能望“盒”兴叹了。
廖一鸣呆呆地注视着试卷上的红色大叉叉,心里念叨着:“严老师啊严老师,您真是太‘严了!”
“啪——”突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个布艺文具盒,重重地砸在廖一鸣右手背上,一阵钻心的痛,手里握着的铅笔“嗒”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哎哟!”廖一鸣歪着嘴,龇着牙,左手紧紧捂住右手,痛苦不堪,忍不住叫喊起来。
廖一鸣的右后方,与他隔了一排座位的女同学许琴琴慌忙站起来,说道:“廖一鸣,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掷的是黄蜂……”
黄蜂名叫黄宇枫,坐在廖一鸣后座。学习成绩一般般,平时调皮捣蛋,总爱惹是生非,大家给他冠名“黄蜂”。此刻,同学们都在自习,黄宇枫闲着无聊,用蓝色水彩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条鱼,鱼脑袋很夸张,特别大,他把画举在手里,挤眉弄眼朝着许琴琴晃啊晃的。
许琴琴的爸爸妈妈在菜市场设摊卖鱼,也许是吃多了鱼腥虾蟹,许琴琴长得人高马大、白白胖胖,同学们都叫她胖头鱼。许琴琴眼睛凝视着窗外,正在背诵课文,不经意间回过头来,看见黄宇枫举着画,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一股无名火从胸中升起,随手抄起沉甸甸的文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钢笔、小刀、橡皮、钢尺……她全然不顾,猛地朝黄宇枫砸去。
然而,阴差阳错,文具盒砸中了廖一鸣。
像触了电,廖一鸣的手顿时僵住了,手背酸痛难忍,手指动弹不得,眼里噙着泪花。
“廖一鸣,你怎么啦?”
“廖一鸣,你不要吓人啊!”
许琴琴、黄宇枫慌乱地喊了起来。
廖一鸣脸色发白,额上渗出了汗珠,眼里淌下了泪珠。
黄宇枫上前移开廖一鸣的左手。
“呀!” 许琴琴忍不住叫了起来,“廖一鸣,你的手肿起来了!”
同学们听说,纷纷围了过来:“哟,真的,手背又青又肿!”
班干部去办公室报告班主任冯老师,冯老师把廖一鸣送去校医务室,医务室老师立刻把廖一鸣送去市医院。
谁也没有料到,检查结果显示廖一鸣的右手背骨折了!
右手上了石膏,用白色纱布包裹起来,一条纱布带子,把廖一鸣的手臂挂在了胸前。
廖一鸣成了标准的伤病号。
因祸得福
从医院出来,冯老师叫了一辆出租车,把廖一鸣送到家里。
冯老师从教20年,遇到今天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她坐在车上,一路上随着车子的颠簸,心里一直上下翻腾着:要是遇到很难沟通的家长,弄不好今天这事儿就闹大了,变复杂了,如今这类事媒体上见多了……想到这儿,冯老师不免生出几分担忧。
到家了,见到廖一鸣父母,冯老师说明了情况,再三表示歉意,作为老师没有尽到职责。
廖一鸣的爸爸妈妈都是企业职工,夫妇俩非常质朴,通情达理。了解情况后,爸爸说:“谢谢冯老师,鸣鸣不会有事的。您放心,过几天就会好的,小孩子相互间吵吵闹闹也是正常的。”
听廖一鳴爸爸这么说,冯老师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关照廖一鸣,可以在家休息几天,落下的课会安排时间补上的。
吃过晚饭,廖一鸣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右手受伤,他不用再像往常那样急着做作业。爸爸难得陪着他,两个人肩并肩坐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播的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风趣、幽默的情节,引得父子俩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这时,“叮咚,叮咚!”门铃响了起来。爸爸忙去开门,门口站着三个陌生人,随风飘进来一缕鱼腥味。
“请问你们找谁?”爸爸客气地问。
“是廖一鸣家吗?”走在前面的中年妇女问。
“是的,有事吗?”
“我女儿跟你家廖一鸣是同学。咳!这死丫头今天闯祸了!”
听说是儿子同学的家长来了,爸爸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屋来。妈妈在厨房里收拾,听说来了客人,也来到客厅,忙着泡茶递水。
廖一鸣看到是许琴琴和她的爸爸妈妈来了。许琴琴眼睛红红的,湿湿的,显然是刚哭过的样子。
看着胸前吊着胳膊的廖一鸣,许琴琴一改往常的大嗓门,喃喃地说:“廖一鸣,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说着,眼泪止不住簌簌地掉了下来。
廖一鸣摆摆左手,大度地说:“许琴琴,你放心,我不会怪你的!”
许琴琴的爸爸妈妈带着女儿上门赔礼道歉,带来了两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里面填充了氧气,装的是鱼和虾,说是让廖一鸣增加营养,滋补身体。
廖一鸣的爸爸妈妈再三推辞,许琴琴的爸爸妈妈硬是把水产品留下了。
大人们再三赔不是,再三表示感谢,两个孩子看着,也被大人们的真诚、热情所感染,他们俩的距离更近了。
许琴琴和爸爸妈妈刚走不久,廖一鸣家的门铃又响了起来。
这回来的是黄宇枫一家。一进门,黄宇枫的爸爸妈妈就向廖一鸣爸爸妈妈赔不是,斥责黄宇枫在学校总爱惹是生非,学习上不求上进。
黄宇枫耷拉着脑袋,像霜打的茄子,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看着黄宇枫可怜巴巴的样子,廖一鸣倒生出了同情之心,拉着黄宇枫在沙发上坐下,说道:“叔叔阿姨,不要责怪黄宇枫,我的手不是他弄伤的。”
“廖一鸣同学,谢谢你的谅解,我们对整个事情都有所了解。没有黄宇枫画画惹事,许琴琴就不会掷文具盒,就不会误伤了你的手,祸事的根子在黄宇枫身上!”黄宇枫的爸爸愤愤地说。
“没事,没事,鸣鸣的手过几天就会好的。”爸爸妈妈宽慰着黄宇枫的爸爸妈妈。
黄宇枫爸爸妈妈临走,留下了一箱苹果、一袋香蕉。
廖一鸣坐在沙发上继续看电视。他手里举着一根香蕉,大口咀嚼着,香蕉很甜、很糯,吃到嘴里,甜到心里。要不是伤了手,他不可能拥有这么多水果,爸爸妈妈收入不高,平时省吃俭用,更不可能买回家这么多鱼和虾。看来虽然伤了手骨,受了皮肉之苦,但回报还是蛮丰硕的。
因祸得福,廖一鸣有点儿自得其乐。
福至心灵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短时期内,廖一鸣的右手不能使用了。
早上起床穿衣、洗漱、一日三餐,都得动用左手,廖一鸣显得力不从心。生活节奏突然变慢,他有点儿不适应。
最令廖一鸣头痛、为难的是,每天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平时习惯右手写字,如今突然改用左手,这可不是件容易事,他仿佛一夜间回到小学一年级。左手握笔,小小铅笔似有千斤重,三根手指拿捏不住,左晃右搖不听指挥。写起字来横不平竖不直,本子上的字歪歪扭扭,似蚯蚓爬,丑死了。廖一鸣跟自己过不去,看不入眼,只得重写。这样也就难为了橡皮,需要不停地擦啊擦,一不小心把练习本的纸页都擦破了……
班主任冯老师在班上严肃批评了黄宇枫和许琴琴,告诫大家不要再开这种无聊玩笑,否则稍不注意就会酿成严重后果,今后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她表扬廖一鸣,尽管右手受伤,仍然坚持到校上课,练习左手写字,精神可嘉,值得同学们学习。为此,冯老师网开一面,决定为廖一鸣减轻作业负担,语文每个词语抄写五遍,廖一鸣只需抄写三遍;其他同学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廖一鸣如果做不完,可以带回家做。
然而,廖一鸣并没有心安理得地享受冯老师的“特批”待遇。对于冯老师的关心、照顾,他在感激之余懂得知恩图报,善于化为动力。抄写词语,他没有比同学们少写,依然按照要求抄写五遍;他没有把作业带回家去,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当然,为了正常完成作业,廖一鸣把课余时间、活动的时间都利用上了。
随着时间推移,廖一鸣左手书写能力逐渐提高,左手指变灵巧了,手里的铅笔听话了,字迹开始有棱有角、有模有样;书写速度也慢慢得到提升,各科作业正确率也有了提高。
转眼期末考试来临。
考试当天上午,四(5)班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做好了考前准备工作,正在等待上课铃声响起。
数学卷子发下来了,不知不觉中,廖一鸣感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自己竟然不再“心急忙慌”。他先是把试题浏览一遍,然后左手握笔,不紧不慢地演算着。虽然左手书写速度比不上右手,但一快一慢这时间差,弥补了他以往为了追求速度而导致的粗心大意,他可以冷静思考,细致答题。做完试卷,还有多余时间,他用来检查试卷。在英语、语文考试中,他沉着从容,认真默写、分析题意,自我感觉良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考试成绩公布,廖一鸣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数学第一次获得满分,三门功课总分名列全班第五名。
冯老师在班上总结时,特地表扬了廖一鸣。鉴于他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决定奖励他一个布艺文具盒。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冯老师请廖一鸣介绍经验,谈谈体会。
廖一鸣站起来,面孔通红,憋了半天,说:“首先,我要感谢许琴琴、黄宇枫同学,是他们为我提供了用左手书写的机会——”
“哈哈……”同学们被廖一鸣的幽默逗笑了。
“其次,我要感谢老师们的关心和宽容,使我因祸得福,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当然,我也要感谢同学们,这一段时间,你们嘘寒问暖,天天为我削铅笔、午饭后常常抢着为我洗餐具、下雨天为我打雨伞……我由衷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哗——”教室里再次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