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徐世福, 程子川
(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浙江 宁波315212)
针对机械运动方案设计问题,以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德伦教授[1-2]提出的状态空间方法作为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Excel表格数据库,本文采用王德伦教授提出的状态空间方法,以张德珍[3]的44种基本变换单元为对象,对分水板固定机构方案设计进行应用,得到方案解,再以运动链的拓扑特性性能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实际使用过程对方案进行简要评述,完成创新设计。
根据状态空间方法的了解与归纳,得知状态空间方法实则是空间上的路径规划问题,通过设计要求提取出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及运动类型,建立相应的特征状态矢量,得到相应的状态变换矩阵,再通过特征值及运动状态约束后匹配基本变换单元数据库,得到相应基本变换单元解。由上述总结出该理论主要的筛选参数为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运动类型、运动方向、机构传递特征值,以及机构的运动状态。可通过图1所示的数据库进行筛选得到基本变换单元进行可行性组合得到。
结合实际使用过程,归纳出以下要求:
1)分水板原理。基于市面上水槽容积不可变,故提出一种可调节节水水槽,其原理利用隔板进行水槽空间分隔,如图2所示。
2)工作性能要求。a.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机构总质量不能过大,且结构简单可靠,分水板压紧固定后,不会轻易松动,维修方便;b.分水板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要求机构具备良好的防水性;c.分水板与水槽侧面的轨道构成移动副,能够光滑地自由移动。
图1 基本变换单元各数据库
基于运动要求和性能要求,对插秧机构进行状态空间方法设计。方案设计流程如下:
图2 节水原理
1)输入端与输出端运动方向及运动类型条件。设定分水板固定机构的输入方向为X轴并绕其旋转;输出运动方向朝Y轴,并沿Y轴移动,如图3所示。
2)运动状态约束。运动状态约束设定为往复状态3,再通过筛选条件得到,如图4所示(注:数据库中运动状态类型为:1为同向;2为反向;3为往复)。
图3 输入端与输出端基本条件筛选
图4 运动状态条件筛选
3)状态变换矩阵分解。基于两个基本变换单元串联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其原理利用空间状态方法的6×6状态变换矩阵进行矩阵分解,得到两个6×6子状态变换矩阵,子状态变换矩阵与状态变换矩阵性质相同。其分解为Aij=Ai1A1j+Ai2A2j+Ai3A3j+Ai4A4j+Ai5A5j+Ai6A6j。
4)传递特征值。经过上述3步,对机构的特征值定为cv组合或vc组合以及单个解形成如表1的组合解。
表1 运动方案设计可行解
从上述筛选组合得到的29种机构根据设计要求及机构原理筛选出的方案。选出3种方案作为设计结果,再经由一般化,将该原始机构转化成只具有杆和回转副的一般化运动链,列举在表2中(其中,R为转动运动,T为移动运动)。
表2 方案及其运动链图
用李树军[4]的运动链和机构的拓扑特性及其性能评价方法,对两种方案建立起运动链拓扑特性矩阵,并对其进行特性描述[5]。其中特性描述包括以下3点:1)KIC表示共环件数较多,其值越大,表明其运动分析越复杂;2)DYC表达了运动链中各构件的平均惯性效应,当DYC值较大时,其惯性影响小,动力学性能好;3)一个运动链的EFC值大,表明其功率损失小,传动效率高。
将表2中两种方案通过特性描述得如表3所示。
表3 计算值
根据表1中KIC、DYC、EFC,计算后得到最优解为方案1和方案2,将其绘制三维图,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中,转动旋杆2带动滑块3下移,滑块3通过连杆4使侧压紧板5移动,胶固在旋杆2上的挡环7下推下压侧板6,压紧弹簧9始终挤压各压紧板。图6中,转动螺杆4带动短杆2旋转,短杆2带动长杆3转动,滑块1向两侧移动。
图5 螺杆转动螺母移动的螺旋机构——椭圆机构
图6 曲柄滑块
本文基于特征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Excel表格数据库,应用在两个基本变换单元串联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以分水板固定机构为例,通过筛选条件进行匹配组合,得到29种机构设计方案,根据实际设计要求从中选取两种方案作为设计结果,基于运动链和机构的拓扑特性及其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完成了方案设计,为后续详细尺寸设计、力学分析、三维运动仿真等阶段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