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年华,陈小虎,黄 洋
(1.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9;2.金陵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 江苏 南京 211169)
课程思政旨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与研究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育人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与专业知识传授同频共振。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新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理念、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更是推动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等教育系统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坚持不忘初心,坚持把“教书育人、德育为先”作为新时代育人主题和高等教育的初心,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既是党性所在,也是职责所在。只有守住这份初心,才能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守住教育的初心,是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地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极大地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守住“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初心,是强化教师自身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必然要求,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条件。
守住教育的初心,是建设优良师德师风的要求,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一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的教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风是教师的本质特质,师德师风是评价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水平决定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质量。大学阶段是青年步入社会前“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他们有憧憬、有梦想,也有迷惘、有失落,最需要教师言传身教、耐心引导和悉心培育。建设优良师德师风,就是要推动教师成为我国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这是全面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守住教育的初心,是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政治属性的根本保证。课堂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属性和特征,是高校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保证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政治属性的前提:一是要求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要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课堂教学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打造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原和高峰,构筑大学生精神高地,抢占价值观竞争的道德制高点,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二是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做到不忘初心,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顺利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其政治属性的根本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邱伟光教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阐释,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其核心观点在于强调课程思政的本质特征在于“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突显价值的导向作用”[1]。这里涉及的课程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现价值导向的达成目标;二是课程知识能力培养的达成目标。这两大目标缺一不可。传统高校专业课教学普遍注重第二个方面而忽视了第一个方面。很多专业教师认为:价值引领、思政教育应当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专业知识教育才是自己的主职,专业课程只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受这种观点的影响,较长时间以来,一些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片面注重知识能力培养的达成,忽视了价值导向的达成。
准确定位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就是要“坚决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标准,强化专业课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让爱党报国之心成为新时代好老师的基本品格,让理想信念成为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在中国教育史上,被人称道、为历史所铭记的好老师,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和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在青年学生心中播种梦想的种子,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梦想;要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理想。坚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把价值导向确定为专业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
进入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战略之一。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高等教育,以人民满意为尺度,办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2]。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流人才,是新时代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事业情怀。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需要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事业情怀,主动投入到课程思政这项基础性育人育德工程中去,真正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内化于心,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树立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德的职业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怀。对广大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尽管辛苦,但是乐在其中;更是一种使命,不仅光荣,而且责任重大。带着这份职业情怀教书,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会自觉融入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就会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成为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从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育人成效。
正如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价值引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心灵的碰撞、感情的共鸣,有爱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充满爱的引领才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爱是高校专业课教师做深做透课程思政的催化剂,是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重要基础,更是教师用人格启迪人格、用梦想点燃梦想、用理想唤醒理想、用真爱换取真情的教育法宝。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当前,我国高校对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处在积极探索之中,一些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价值教育、品德教育“两张皮”,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脱节的现象,对课程思政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由此,需要我们用更大的智慧去加强课程思政的系统化建设,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各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切实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覆盖全面、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而产生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师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变革,打造课程思政“金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要以不影响课程自身的知识图谱、逻辑体系和内在有机结构为前提[3];另一方面,又要敢于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用智识对学科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开发与广度拓展,深挖每门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建设、平台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资源建设途径,把既包涵在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又体现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科学思维、工程伦理、专业伦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构建课内课外结合、一二课堂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体系。
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代之以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新思维。传统教学思维重视知识的传授、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理工科课程有着明确的操作实践要求,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要点和技术手段等,教师教学的重点在技术和知识层面,强调“工具理性”,但忽视了价值上的引领和启示,即“价值理性”,课程建构精神的使命形同虚设。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思维,是将课程知识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是饱含德性意义与文化品格的知识,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样也是揭示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与文化精神、实现课程涵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价值的过程[4]。
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课程思政理念下以混合式教学为主的新方法。对专业教师来说,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润思政于无声,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内在独特的属性,注重将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专业知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促进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以亲身的创造和体验提升学习的获得感,增强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直观感受、专业自信和思想认同,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转变传统教学习惯,代之以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育德育才相结合”的新习惯。课程思政的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不同,他们在对教授任务的自觉、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着陌生感和疏离感[5]。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教学自觉,加强对专业教学中思政元素的领悟,创新课程思政方法思路,提高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合度,养成育德育才相结合的新的教学习惯,使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属于“大思政”理念范畴,体现在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使之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协调一致,产生协同育人的系统效应方面。这是一种集课程思政、教师思政、学生思政和环境思政于一体的“大思政”工作理念和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其中学生思政是重点,教师思政是关键,课程思政是抓手,环境思政是基础。建构完善且高效运行的系统化课程思政体系则需要高校在人力、财力、精力上给予保障。
人力保证即教师队伍的保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在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和“四个引路人”的工作目标,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教学业务能力精湛、育人育才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财力支撑即增加课程思政建设的经费投入,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育人育德作用,把一切具有精神教化功能的思政元素都纳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范畴;充分优塑各类育人空间,特别是网络育人空间,探索增强网络思政实效,使其与现实空间的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无缝链接[6];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积极性,切实把“三全育人”落到实处。
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开展课程思政,教师需要投入更大精力,花更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思政的实效与教师精力投入成正比。如果教师在课程思政上只是“蜻蜓点水”,忙于应付,课程思政的实际成效就不大,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旨在培养社会发展、国家存续、知识积累、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制度运行所要求的,具有良好道德品性、文化修养和社会担当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异于传统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教育才能实现。高校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事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坚持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需要广大专业教师用心去想课程思政、用情去培课程思政、用智去教课程思政、用力去保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