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技术

2020-02-11 19:15:33
江西农业 2020年19期
关键词:病原体探针疫病

华 磊

(崇仁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江西崇仁 344200)

动物疫病是由致病性病原感染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特征的疾病的统称,主要病原菌包括真菌、病毒、支原体等,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大面积传染,并对当地畜牧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值得关注。

1 动物疫病早期诊断方法

在动物疫病的早期诊断中,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诊断方法日益多样化。目前,在动物疫病防治期间,常见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种。

1.1 观察动物外观 观察动物外观是一种直观、明确的诊断手段,对于所有亚健康状态的动物而言,虽然在外表上难以发现明显的区别,但是通过细微观察依然可以发现异常。例如猪出现进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等情况时,表明猪可能感染猪瘟等疾病;当鸭子出现精神萎靡、流泪、神经症状(扭颈呈“S”状或类似于角弓反张或侧卧、仰卧或呈划水样或横冲直撞)等情况时,其可能感染鸭流感等。在疾病疫情防控阶段,相关人员可通过直接观察动物的外观,基本了解动物的病症情况,为实现疾病的早期防治奠定基础。

1.2 血清学检查 当动物感染传染病之后,细菌、病原体会在体内逐渐增殖,此时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快速识别病原体,并产生相应的免疫与抗体。此时,在疾病防治阶段,采用血清学检查技术能够有效记录各项病原体的指标变化,再通过识别其中的关键数据,可对疾病作出有效诊断。目前,动物血清学检查方法的种类繁多,其中以血凝抑制试验最为常见。试验期间,向病毒悬液中添加特异性抗体,当抗体的数量足以抑制病毒时,红细胞表面受体无法与病毒颗粒直接接触,红细胞凝集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这个过程就是红细胞凝集抑制反应。在实验期间,配置阿氏液,组方为柠檬酸钠0.8 g、葡萄糖2.05 g、柠檬酸0.055 g、氰化钠0.42 g,并添加蒸馏水直至100 mL;在做散热溶解,将pH值调整到6.1后,高压灭菌处理15 min。该液体可以保存红细胞,是血清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查期间,通过特定的仪器、试剂,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实验,即可完成血清学检查[1]。

1.3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检测技术,并成为动物免疫检验的常见方法,是测量检测动物体内病原体水平的关键。当动物感染病原体之后,病原体会在特定的靶器官内增殖,在提取靶器官病灶组织之后,再对疑似病原体做扩增核酸处理,可有效检测疾病。若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证明组织内部含有病原物。与传统技术相比,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具有精准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也能快速测量病原亚型,在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核酸探针技术成为其中的重点,主要技术包括以下3部分。

(1)DNA探针。DNA探针是当前常见的核酸探针,其优点主要包括:①可在克隆质粒载体上,可实现无限繁殖,因此能够获得足够的样本;②DNA探针不易讲解,并且可以显著抑制生物酶活性;③DNA探针方法的技术条件成熟,且制备工艺简单、成熟。

(2)CDNA探针。CDNA探针是指互补于mRNA的DNA分子,其中CDNA经由RNA经反转录产生,此时DNA探针不含有子序列,在基因检测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寡核苷酸探针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特殊核酸序列,选择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区域,在经过人工合成后,获得20~30个碱基。

2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2.1 强化宣传,强化疫病管理 在我国畜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动物疫病现象不断出现。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治理念匮乏,忽视了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最终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针对此问题,必须要进一步转变相关人员对疫病防治的认知,例如定期指派相关人员深入农村,认真了解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治情况,针对当前动物疫病防治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教,加深养殖户对地区疫情的认知。

2.2 合理使用防疫药物 在动物疫病防治期间,合理使用兽药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相关人员严格控制各类疫情药物的剂量与用法,能够显著降低疫病发生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因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加重动物病情。①在用药物治疗动物疫病前,需先对药物做药敏试验,避免药物过敏情况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②在药物治疗期间,应根据动物疫病诊治结果合理用药,并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药物治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并提高疗效。

2.3 做好动物防疫预案 为了达到防疫目的,相关人员需要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条例》,并将其作为防控准则,在布置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后,对动物管理的相关细节加以明确。在地区防疫管理中,还需要充分预见地区防疫工作要求,例如准备好防护服、密封袋、消毒药品以及其他防控物资,确保在发生疫情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投入使用,将动物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要组建疫情管理体系,并对工作人员开展有关隔离、封锁、消毒、免疫、监测采样等方面的检测培训,并准备好相关物资,实现“技能、物资、资金”三到位,保证防疫工作顺利进行[2]。

2.4 明确重点,稳步开展疫情防疫工作 动物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区防疫水平,需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①要进一步强化地区免疫任务,按照动物防疫的基本要求,遵循“市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基本防控原则,层层落实防疫工作,保证口蹄疫、禽流感等严重病症的免疫密度达到100%。②重视疫情监测,提高工作能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区的防疫现状,需要构建多个疫情监测体系,其中在市级单位设置监测网站中心,再根据乡、村的体系不断扩大监测网点的覆盖面积;认真执行地区疫情防范治理体系,设置专人专线,专门负责地区疫情防治信息采集工作。③要做好地区疫情监管。针对地区防疫现状,对可能引发疫情的屠宰、加工、储藏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认真执行产地检疫与屠宰免疫政策,针对不认真执行国家防疫政策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惩处,对违法事件形成威慑,尽量在肉制品流通环节控制疫情发展。④保证经费投入。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疫苗采集、疫情监测等都需要配置充足的物质。在乡、村级,可准备动物防疫冷藏库,专门存储各种消毒药品、疫苗等,保证农户可以随时取用疫苗,执行国家的防疫政策[3]。

3 结语

动物疫病早期诊断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有效降低动物疫情发病率,相关地区应该充分了解各种动物疫情防治技术,构建现代化的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做好动物疫情防治宣教工作,并构建完善的疫情反应机制,确保在疫情发生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响应,为我国畜牧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病原体探针疫病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06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8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9:14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7:58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多通道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MRSA方法的建立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
物理实验(2015年9期)2015-02-28 17: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