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巧玲 冯颖涛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预算绩效评估机制在高校预算管理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合理的程序和方法对目标进行评估,可发现各部门的绩效目标是否得到满足,奖惩是否公正,从而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国外对高等教育绩效预算评价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朔到2004 年,David Draper&Mark Gittoes 从实证或统计的角度分析了绩效指标设计在英国大学预算绩效中的作用和功能,并针对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议,认为扩大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应促进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促进高校财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中,政府应扮演关键角色,主要有:拨款人、策划人、资产所有人、合作伙伴等。而我国对高校预算绩效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绩效理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及预算绩效评价方法(夏丹,杜国良,2019)。
但由于受限于样本选择的局限性,高校预算绩效的实证研究仍然属于探索阶段,仍需要注重对实践方面问题研究。在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考核体系改革尚未顺利实施,国外高校在预算绩效评估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为我国教育机构高层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但由于中外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高校治理模式同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国高校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成功经验,应针对性地探讨适应我国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当地环境进行实施。
平衡计分卡可用作因果关系之间关联研究。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起点,客户可以通过非财务指标、内部运营、学习和创新等传统的财务评估方法,全面评估组织的预算执行情况。在四个平衡记分卡指标中,财务和客户级别主要关注现状,就是对现有绩效的评估和激励;在内部层面,学习和创新侧重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并用于预测未来的绩效。对于高校,平衡计分卡将责任和长期社会发展相结合,并按照学校的发展战略,整合结构和平衡计分卡指标。此外,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引入平衡计分卡能够促进高校进行预算绩效管理。
在评估高校的财务业绩时,应该不仅看到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还要考虑通过高等教育产生的社会效益。虽然高校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同于企业,但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水平、客户水平、内部业务水平及学习和创新,在高校中也能找到合适的群体或指标,平衡记分卡可以促进高校发展,并且能够推动高校各部门的职能,引导以客户为导向,借助高校自动化业务,而不是行政命令,而达到改变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模式的目标,并优化性能。
根据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如下:
财务指标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层面设定衡量指标,主要侧重于收购评估和预算资金效率的使用。获得的资金包括教育业务收入,科研收入,营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多种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包括教育费用,科研费用,运营费用,其他费用等。高校应该建立“两条收支线”的概念,并要求将内部和外部预算合并,统一预算会计管理。根据高等院校财务制度和部门预算制度的规定,树立高等院校强化预算管理的意识,促使各高等院校加强财务活动的计划性和财务预算的权威性。高等院校承担着高层人才培养和科学探索研究的双重职能,因此,高校作为典型的非营利组织的重要代表,其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财务层面的指标主要有:①经费自给率。经费自给率越大,说明学校自主创收能力就越强,对财政拨款和社会外部力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就越小,办学发展资金条件相对较好,可靠性及安全性较强。②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衡量高校利用债权人为商业活动提供资金和学校资产安全的能力,以保护债权人的权利。一般而言,高校的资产负债率比例越小,高校的净资产越多,财务风险越小,偿付能力越强。③年度收支比。年度收支比将高等院校本年度的总收入和总支出进行比较,可以反映高等院校的财务运行状况。一般而言,当年度收支比值大于1,则结果表明高校财务入可敷出;若小于1,则结果小明高校财务已入不敷出,资金周转较为困难。④拨款增长率。高校拨款增长率一般与其基础设施规模挂钩。例如,教育经费是根据入学的学生人数计算,研究经费的资金来源是高等院校批准的科研课题数量与水平。该指标充分反映了高校发展水平,办学规模和科研实力。该比例越大,高等教育机构的增长和实力越快。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首先要明确高等院校是服务的主体,而学生是服务的客体,主体要为客体提供服务。高等院校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的人才,在客户层面,可以通过测量绩效指标,包括学生就业率、优秀论文比率、师生比率、馆藏数量等。①学生就业率。学生就业率反映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间接反映了社会对学校教学活动的认同和肯定程度,这一指标越大,说明社会满意度越高。②优秀论文比率。优秀论文比率既反映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这一指标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质量高,从而社会满意度会较高。③师生比。师生比这一指标反映了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程度及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师资力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师生比越少,说明高等院校办学效益越好,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④图书数量。图书数量说明高校为师生提供物质基础,开阔课外知识,丰富阅读能力,藏书越多,能够大幅度满足教职工和学生的要求。客户层面的目标是可以达到学生的期望,提供满意的服务;可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期望,满足政府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满足各行各业对高校发展的期望。客户层面的评价指标不仅是整个高校外部绩效指标,也是高校对内部绩效的指标以及外部评价指标的内部变化的反映。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内部业务层面的目标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提供高效率和责任明确的教学、科研服务,后勤和产业等活动来创造价值的组织,而这些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内部业务流程来实施。高等院校内部经营的方向是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提高输送人才质量,满足双方的愿望,服务的质量可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硬件来看,学术水平与研究的结果的质量数量相联系。内部业务层面指标如下:①高级职称比例。高级职称是教师职格的要求,高级职称比例越大,教师整体素质越高。②教职工人均经费。教职工人均经费说明了每个教师分摊的总经费。该指标从平均数量显示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体现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③专职教师比例。专职教师比例这一指标越高,说明学校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这一指标越低,说明专职教师压力大,工作量重。④重点学科数。重点学科这一品牌,为学校科技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建设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于高校来说,是指提供的教学与科研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因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精湛的水平,充满活力和高品质的教师队伍都是高校成功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高校将在年度公共预算中为教职员工提供培训经费,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预算分配,保证预算资金的有效利用。理论创新研究如今在我国高校中大力开展,同时应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与外界企业与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科研方面,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科研成果的集中地,要对科技开发、基础学术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做贡献,就应当不断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做好各项科研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教学层面,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校硬件建设水平是衡量高等院校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学习与创新层面的指标如下:科研活动收入年增长率、在职进修学位人次、参加学术会议人次、核心刊物论文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