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川,窦迎春,霍国强
(1.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2.承德圣继学校,河北承德 067400;3.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班主任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岗位,一般由承担学科教学的教师兼任,在教学工作的同时,进行班级组织、日常学习及其他活动的管理。“好班主任”具有怎样的特点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好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的重要旨趣。我国有学者通过对46名模范班主任进行分析,归纳出了模范班主任集中表现出的14个心理特征。[1]还有研究以优秀班主任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认为优秀班主任具有不断学习、善于反思、勇于创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合作和对工作执着等六个特点。[2]此外,也有一线实践者结合自身实践体会,总结出慈悲情怀、敏锐性、管理魄力、教学好手、公平磊落和科学的教育方式等六大特质。[3]可见,不同研究者通过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思考方式,对“好班主任”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讨论,也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观点。
在“好班主任”的研究中,既有基于客观材料的分析,也有主观经验和想法的表达,但其主体多是基于教育者的角度,然而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活动,学习者对教育者的认识和评价亦具有重要价值。美国学者洛蒂提出的“学徒观察理论”,认为在师范生早年的学生经历中对于怎样当老师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体认,并对以后的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早年学生经历所形成的实践认识进行探查应是师范教育达成专业影响的重要起点。在学生眼中,尤其是在作为明日之师的师范生心目中,“好班主任”究竟会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班主任才会留给他们记忆深刻的形象?而对于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来讲,这些“好班主任”的身影又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专业成长?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以作为学习者的师范生为对象,关注其生活体验,在师范生撰写的自身教育故事、教育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概括,深度挖掘在师范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形象,从而对优秀的班主任形象有更加清晰的定位,以期为可能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反思。
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的形式,去深入到教育主体的内心世界,尝试捕捉更为丰富的信息。以H大学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属式叙述的写法,将取得的教育传记资料按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类,并针对每一个类别或主题叙写相应的分析,列举部分典型文本案例,来概括和归纳师范生眼中“好班主任”的形象特征、关键事件及其对师范生专业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的文本来自H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美术与设计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物理专业等四个专业的77位师范生在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作业中所撰写的《我与班主任的故事》。研究者的第一轮阅读,通过初步整理,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教育自传,筛选出有效文本66份。第二轮阅读,进一步整理个人信息,提取关键词。第三轮阅读,对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发现:66位师范生共提到85位班主任,89%的师范生提到的是关于自己班主任的正面案例,其余为反面案例;能对师范生产生深刻影响的班主任中59%为女性,41%为男性;49%提到的是高中时期的班主任,36%提到的是初中阶段的班主任,15%提到的则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文本中所涉及到的有关优秀班主任的关键词主要有关心、关注、鼓励、信任、班级建设、负责认真等,涉及到的关键事件也有很多类型,如班主任对于早恋事件的处理、如何对待后进生、对学生学习压力的疏导,以及对学生的鼓励等。第四轮,通过进一步阅读文献,深入分析了“好班主任”对师范生专业选择和专业成长的影响路径。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力量对一个班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师范生教育自传的分析,可以归纳得出以下四类形象。
有16%的师范生在回忆与班主任的故事中,提到了“严格”“严厉”一词,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多是对班主任的严厉要求表示赞同,并且他们在班主任的严格要求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某种结果。正所谓“严师出高徒”,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一种外部力量来帮助那些自我管理能力稍差的学生。
师范生28(物理专业):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在卫生纪律方面,我们隔壁班追求“不被批评”,而我们班的宗旨是“不表扬就等于批评”。或许,我对自己的“高质量”要求,也与此有关吧。(高中班主任,女)
师范生5(文学专业):当然,陈老师是严格的,她经常说:“狼,既要吃肉,也要挨打”。记得有一天,我起晚了,犹豫半天还是给陈老师打电话,说了实情,陈老师说:“我很赞赏你的诚实,但是班级有班级的纪律,你要罚站半天。”陈老师这样说以后,我心中的石头也落地了。(高二年级班主任,女)
严格主要表现在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和行为方面的要求,学生对“严格”的班主任存在着内心的矛盾,表现出一种“既爱又恨”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在面对班主任的严管时会感到恐惧和排斥,而在事后甚至毕业以后,特别是在这种“严格”产生积极效果后,学生还是会感谢班主任的。
师范生22(物理专业):出于我的不安生以及“太君”(班主任的外号)的明察秋毫……我一度不是很喜欢“太君”,总觉得他压抑了我的天性……但在“太君”的严加管教下,我的生物从不及格蹦到优秀,连过渡段都没有……我想我还没有长大,但是我已经开始感谢他,感谢他对我的凶巴巴以及我虽然没考好但是他对我的笑骂让我能开心地回家……他是我心里永远最感激的人之一。(高中班主任,男)
严师型班主任可以更好地树立威信,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震慑性,可能会让一个班级更具有凝聚力。但严厉不等同于责骂和体罚,严师型班主任更多是在态度与行为习惯上的严格要求,班主任的严格管理是一种态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大部分师范生谈及严格型班主任,更多的是表达感谢。
在另一些师范生眼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则像是一位引导者。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升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要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师范生2(文学专业):最后一次也是印象最深的一次了,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我便从理科转到了文科。果然三年后,事实证明我不适合理科,而适合文科,我也更喜欢文科。我至今也感谢那位班主任,他让我少走了人生弯路,他具有非常优秀的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他能够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高一年级班主任,女)
这是班主任对学生学习引导的典型事件。文理分科关系着学生学业方向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在此迷茫阶段,班主任的正确指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要在繁杂的工作事务中关心到每一个学生,就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其设计合适的发展规划。
师范生48(物理专业):一次考试失利后,她当时带我到宿舍外的走廊谈心,当时尹老师对我说:“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努力学到的知识并非一次考试可以衡量的。”这句话便一直成为了我当时(度过)迷茫时期的动力。(初中班主任,女)
这名师范生的表述说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指引,这种指引不单单指知识学习的引导,更是对其自我发展的引导。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从自传中发现,有81%的师范生提到的是初、高中班主任,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伴随着学习压力和敏感的心理,情绪容易波动,所以班主任在这个阶段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合理的帮助与疏导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自传描述中可以看出,学生很享受与班主任相处为挚友式的关系模式,这种类型的班主任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进行班级事务的处理,样本中挚友型班主任63%是年轻的班主任,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由于年轻老师与学生差距较小,可以“感同身受”。
师范生50(美术专业):在我们心中,她就像个知心大姐姐,而且她看起来就像个大学生一样,无形中消除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她习惯于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带动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更多知识。(小学班主任,女)
师范生35(物理专业):她不但没有阻止我们玩雪,还和我们一起把铲好的积雪堆成雪人,此时我们都很庆幸遇到了她这样开明的老师,原来她还有一颗童心。在我们班考试第一的时候,聂老师也会向学校申请,带我们去刚下过雪的操场上打雪仗,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敞开心扉,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然后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初中班主任,女)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也应努力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学生的心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处理班级事务,挚友型班主任不仅做学生的老师,也努力做成了学生的朋友。
部分师范生对慈爱型班主任充满尊敬之情,师范生的自传中,慈爱型班主任76%为年龄稍长的女性班主任,慈爱型班主任的特点主要是他们在年龄上与学生的母亲相仿,性格上十分温柔,他们常在细节中甚至是不经意间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与疼爱。
师范生61(美术专业):她轻轻地抱着我,像母亲送别女儿时,她对我说:“很高兴,你今天毕业了,从今以后我就真的再也管不到你了,你可以去实现自己画家的梦想了。但是我希望你还是以学业为重,因为你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这是我为你保留的几张成绩单,希望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你有所帮助,这也是我最后能够为你做的事情了。”(小学班主任,女)
师范生56(体育专业):她当时就像个母亲一样的温柔,说:“没事的,老师给你上药。”然后认真地给我抹药,如今我想起来,仍旧热泪盈眶,在我十二年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她是一个亦师亦母的温柔存在,塑造我的人格,指点我的人生。(初中班主任,女)
温暖的关怀更易直击心灵,如上述传记中的叙事,这种爱甚至已经超越班主任的本职工作范围,只有在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投入到学生中才会出现。慈母型班主任的主要特征是温柔地把每一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去呵护,他们能和班级中的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更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以及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从本研究所选取的66个传记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师范生对于自己曾经班主任的角色形象定位都是通过某些事件表现出来的。本研究将这类发生在师生之间的重要事件提取为关键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学生的心智发育都呈现加快的趋势。同时,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早地接触到一些社交软件,这更加剧了恋爱现象出现的时间前移。从师范生的叙事记录中发现,当孩子处于初、高中阶段时,比较容易出现“早恋”现象。面对早恋,学生眼中的“好班主任”并不是直接去训斥学生、通知家长,而是用巧妙的方式处理此类事件。
师范生20(文学专业):班主任发现我“早恋”后并没有提及这件事情,早恋的事情僵持到现在。一直和班主任处于冷战状态下的我在经历了成绩下滑以后,心虚和愧疚战胜了叛逆,我主动找到班主任谈及我的问题。整个关于我的早恋问题的处理过程并没有老师严厉的训斥批评,并没有告知家长的严厉阻碍,并没有所谓的忏悔之类的检讨和保证书,在这件事上,班主任把我当成了真正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可以信任的、独立的人。自此以后,在真正地认识到我的问题后,我的学习再也没有出现过问题。(高中班主任,女)
师范生33(物理专业):第二天他叫我去办公室陪他聊聊天,忐忑的心还未加速跳动就被他善意的微笑抚平,他好好地和我说对异性的喜欢是正常的,也鼓励我和女同学成为朋友。现在回忆起来心里充满了感激,也许没有老师的循循善诱,我会多一段无疾而终的幼稚爱情,多一个再见不如不见的同学。(初中班主任,男)
棘手的“早恋”问题在师生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中得到了妥善解决,班主任用他“另类”的方式化解了早恋可能引发的矛盾,并引导学生把重心继续放在学业上,最终多得到皆大欢喜的结局。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着较大变化,他们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在这个时期表现得尤为强烈。面对他们的“早恋”,不能一味采取强硬态度,而应给予更多理解。一个好班主任,应懂得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特别是要去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试着以朋友的角度去开导,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更快地从这种“美丽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样本中68.2%的学生,都是因为自己作为优等生而受到班主任更多的关注。对学优生的偏爱似乎可以理解,而学优生也会因为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变得更加愿意表现自己,师生互动更加频繁,跟班主任的“心理隔阂”相对于其他学生也要小得多,积极性会越来越高。这种正面强化会使学生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66份教育自传中,有21名师范生是以后进生的身份来回忆与班主任之间的故事的。其中的部分学生不太受班主任欢迎,经常遭到批评。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班主任,与班主任的关系趋于“敌对”状态。但也有班主任是另一种态度,他们并没有排斥后进生,反而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让一些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
师范生25(文学专业):当时的班主任在上课时总是对我投来鼓励的目光,后来成绩慢慢上升,到良好、到优秀。每次上课时总能收到班主任鼓励的眼神,班主任也总是习惯性地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进行辅导,后来我真的爱上了学习,再后来用了半年时间成绩从下游到中上游,到班里的前五名。(初中班主任,男)
师范生59(物理专业):让我没想到的是,田老师没有批评我!我到她的办公室后,她微笑地对我说:“你很聪明呀,思维很敏捷,老师很喜欢你。”当时我就蒙了,因为我上课接话茬,不说被批评了,起码没被表扬过,但是田老师居然表扬了我,他对我说:“你反应很快,头脑好使,老师觉得你的成绩不应该只是现在这样,老师觉得你应该考的更好,你觉得呢?”(小学班主任,男)
师范生36(物理专业):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一说,只有学习与不学习一说。所以在高三,我这种差生在老师的眼里与那些优等生被同等看待,老师的不歧视真的完全改变了我。(高三班主任,男)
不论是学优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能够得到自己班主任的关注。学优生对于班主任的关注习以为常,他们认为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而后进生对于班主任的态度是与之截然不同的,因为除了纪律问题,班主任几乎很少注意到后进生。如果班主任在学习或者生活方面突然关注到后进生,后进生往往会对此记忆特别深刻,所以学生眼中的好班主任,是能够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后进生身上,关注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好班主任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公平公正。
很多师范生在叙事中提到了自己在学业中所面对的压力,以及班主任是如何帮助自己缓解压力的。这一事件常常会触动学生的心灵,甚至已经成为他们是否认可班主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师范生49(美术专业) :病痛和沉重的学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班主任知道了我的情况后,主动来开解我,帮助我。每次课后,她都多留意我,尽可能帮我多解决学习问题,这让我一下子减轻了很多烦恼,也慢慢地恢复了对学习的乐趣。我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高考完,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成了我们那一届的传奇。(高中班主任,女)
师范生42(物理专业):高三压力大,十分紧张,我的心理素质也不好,会很紧张,老师就会引导我,给我一些具体的小目标,不让我想最后的高考,一步步引导,就缓解了不少压力。(高三班主任,女)
紧张的学习任务和繁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学生更加关注班主任对自己心灵上的疏导,也渴望自己在面对压力时能够及时得到与班主任的谈话交流,这样的交流,给很多师范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师范生的回忆叙述中发现,让他们记忆尤为深刻的还有班主任的鼓励与赞赏。能得到班主任的肯定,会让他们表现得更加努力与自信。所以在回忆与班主任的故事中,37.9%的师范生都提到了诸如“你可以做得更好”“这次考得真不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我”等一些饱含鼓励和赞赏之类的词汇。这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举动,也成为师范生评判心目中的好班主任的标准之一。
师范生8(文学专业):许老师经常在全班人面前夸我,说我作文写得好,我更加相信自己了,我慢慢地开始喜欢语文。 (初中班主任,女)
师范生40(物理专业):她和我说的让我最暖心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一个聪明孩子,只要你跟着我学,你数学一定没问题。”之后我的数学果然是越来越好,虽然还是有一点点弱,但是我重新找回了我的自信心。初中班主任的暖心帮助让我找回了我对数学的自信心,让我发现其实我的数学也可以很好。”(初一班主任,女)
批评和表扬是班主任经常会用到的教育手段,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细小变化和进步,通过对这些进步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产生更加强大的动力,也有利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作为一名“准教师”“准班主任”,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对未来的可能从事的教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范生的教育信念有一部分是在师范院校通过学习得来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己在学生时代时老师管理模式和行为举动的影响。[4]
大学的专业选择往往是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一种准备,从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中可以看出,在学生对师范专业和教师职业的选择上,“好班主任”也会在其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多元的,但比较典型的一种是“感恩—崇尚—选择”模式。
师范生57(体育专业):我的班主任老师真的是一个特别好还特别关心我们的一个好老师,让我真的感受到了温暖。可能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萌生了当老师的想法,希望自己成为老师以后,不单单是要给学生讲知识,也要给他们以生活的阳光。(初中班主任,女)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特点被很多师范生纳入“好班主任”的评判标准,将会影响师范生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的工作态度。教育是一种与爱有关的事业,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关注和关爱学生,让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当年那些了解和关心自己的班主任更容易被铭记,甚至成为被模仿的榜样,而写这些记忆会对师范生日后从事班主任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师范生的教育自传中,多次出现班主任的“鼓励”“表扬”“赞赏”等关键词,这就对师范生日后的教育工作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引导性,以后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也应该懂得去鼓励、赞赏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要时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对于教育经历的叙述,让师范生开启了对个人生活史的回忆与反思,一方面可以使研究者借助“本土概念”将隐匿在师范生内心深处的“好班主任”形象挖掘出来;另一方面,于师范生本人而言,也是曲径通幽地反思生活的一种方式。[5]
师范生会在学生时代对自己的班主任生成一个形象评价标准,且其所遇到的班主任可能会对他们日后从事教育事业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可能是隐性的,却也成为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之一。撰写教育自传,让他们回忆起自己与班主任的故事。一方面,可以从师范生的角度了解“好班主任”的形象特点。另一方面,对于即将从事教育事业的师范生而言,教育自传也让他们对于班主任这一岗位有了新的认知与思考。这会让他们认识到,想要成为一名“好班主任”,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面对学生,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班主任,其实在教育理念上基本都是相似的,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班主任,能打动学生的,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的关照,更是在情感和态度上对学生的关心,如平等对待后进生、更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本研究还发现,在班主任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关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将其作为衡量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这也成为教育者视角下“优秀班主任”的主要评价方式。而在师范生眼中,“好班主任”并不特别强调班主任的管理技术水平,他们恰恰认为班主任不能只有知识,而应该更加突出情感关怀在“好班主任”评价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