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彬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儿童初入世界,身心的不成熟使得其人格中本我人格的主导作用远远要大于自我和超我,因而儿童较多的关注于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单纯地遵循快乐的原则,以满足自己为乐。但由于年龄问题,父母在现阶段对儿童的管束比较严格,使得儿童的本我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若有能够缓解这种紧张状态的事物出现,必然会博得儿童的喜欢。因此,在以儿童为主的卡通动画片中,角色通常比较调皮捣蛋、无拘无束且乐观开朗,这一性格特征很符合儿童单纯地追求快乐的原则,像《天线宝宝》这种低龄儿童动画,单纯地只是角色一起玩来玩去。且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比较单纯天真。因此,在儿童动画中,角色大都比较正直善良,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观念,而且也有益于儿童受众的成长,如《黑猫警长》中维护正义的黑猫警长。
青春期是人生的过渡期,无论其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于青少年来说,身心的成熟使得青少年的自我和超我迅速发展,他们渴望认识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处于三大人格系统最不稳定的阶段,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出来就是行为的叛逆。在大部分青少年动画中,热血及冒险题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这种题材的设定本身就与青春期的特征相吻合,再说到角色的设定,像《海贼王》里的路飞、《火影忍者》里的鸣人,其性格大多比较冲动,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毅力,总是用一种“叛逆”又或是有一点笨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特征正是青少年反叛心理及其半成熟的真实写照。因此,这种性格的设定很容易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广泛共鸣,在动画角色身上,他们看到了理想中的那个“我”,不经意间将自己投射到角色身上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青春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渡过程,青少年不仅有着冲动热情的一面,而且也有着冷静的一面。因此,《名侦探柯南》中冷静沉着的主角柯南也颇受人喜欢。
随着心理的不断发展与社会化的加速,相对于青少年,成年人在人格方面得到了全新的整合。不论是心理、生理,还是认知水平的发展,都使得成人的自我得到了很大的巩固与提升,能够更好地平衡本我与超我,且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和社会化的深入,成年人开始更多地去思考世界的本质及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原有的世界观将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但是,年龄上的成年也并不代表心理上的真正成熟,J.J.Arnett曾在2000年提出了成人渐成期这一发展阶段,其具体时间为18岁到25岁左右(甚至更晚)①,此阶段似乎越来越适用于当代个体发展普遍延缓的现状。像今敏的《红辣椒》和《未麻的部屋》这种成人动画,主角通常的设定就是一个相较冷静而不太冲动的性格,外在情绪波动不大,但却仍旧有着对人生及世界的诸多探索,内心矛盾冲突仍旧存在。
就儿童而言,他们较喜欢明亮鲜艳的色彩,儿童对于色彩的这种喜好多半是是由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会比较偏向于某一种色彩,由于他们生理的各方面刚刚发展,如瞳孔、记忆等,所以他们对于细节捕捉的能力也不强。因此在众多的儿童动画中,通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配色,但大都用大色块的明亮色调上色,这其实也有助于儿童对于不同动画角色的识别。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比较知名的儿童动画通常都设有不同的配色,以确保自己具有独特性的角色能够受到儿童喜欢;再者,出于对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考虑,一部动画里角色通常不会出现太多的颜色配置,而是以某一种色彩为主,这样可以保证儿童不会接受过多的色彩这种额外细节,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有趣的剧情上。像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就以白色为主;英国动画《小猪佩奇》则以粉色为主。
青少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色彩的识别度会更高,对细节也有了一定的捕捉能力,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对色彩的选择处于过渡阶段,相较于儿童对五彩斑斓色彩的喜好,他们有了自己的一种倾向,且对于高明度和高饱和度的色彩不再那么偏好,而逐渐转向于偏灰色调;但相较于成人,又没他们那么偏爱灰色调。前面说过,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比较反叛、冲动,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受青少年喜欢的热血动画通常都以红色或暖色系为主来设计主角。像《海贼王》里的路飞、《灌篮高手》中的樱木花道和《火影忍者》里的鸣人,这些角色的色彩设定都是以暖色为主,这一设定不仅符合该动画本身的题材,而且也符合其热情冲动的性格特点,以红色为主的这种暖色调能更好地象征青少年火一样的热情。当然这只是一种主流的选择,总体上还是要视情况而定,同样是热血动画,在《全职猎人》中,主角小杰就被设定为绿色系,可以发现,相比以红色系为主的角色来讲,小杰不仅拥有前者开朗热情的性格,而且还有冷静沉着的一面,不像前者做事时总是显得十分冲动,不经大脑仔细思考;在《名侦探柯南》中,主角柯南则是蓝色系,因为此部动画属于侦探推理类,这就要求主角必须是一个富有智慧头脑且沉着冷静的人,这两者的设定同样反映了青少年渴望成熟冷静的愿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成年以后,个体对色彩的喜好就会明显偏向于明度和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因为这种色彩视觉刺激度低,不容易使人激动,显得比较沉稳,这也与成年后心理的成熟有关。且成年人在认知发展水平上也已经趋于成熟,对于色彩细节的捕捉能力也到达一定的水平,因此即使在一个偏灰的色调里,仍然可以很好地识别出各种色彩细节。故可以看到,在一些适合成人观赏的动画影片中,像《东京教父》《进击的巨人》和《千年女优》此类的影片,整体的色彩设定就都偏向于灰色色调,对比度不强,不像青少年或儿童动画那么明亮,同时色彩的丰富度也更高、更细腻。而且,大部分给成年人观赏的动画影片,一般都具有深刻的哲思表达,因此,色彩较多地设定为能使人冷静的偏灰色调。
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没有能力去理解过于复杂的事物,对形状的认识也比较单一。所以在儿童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都相当简约,比较几何化,通常都是由圆形或方形这种简单的形状稍作加工而不会有太多的细节,且儿童充满幻想,因而对于儿童来讲,可以有一些比较夸张的设定,容易博得儿童的喜欢。在一项研究中也表明儿童对于圆形的喜好要高于方形和三角形。且儿童能力弱小而易受伤害,本能上也会排斥三角形和方形这类易使其受伤的事物。像儿童动画《樱桃小丸子》和《哆啦A梦》,全员造型几乎都是以圆形设定,给予儿童一种亲切感。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因此在造型的设定上要比儿童稍微复杂,但又没成人那么写实化,也正因为如此,其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性,也更为多样化,对形状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深加工与多重组合。但就主角的造型而言,却不难发现诸多流行动画的共同之处,比如《火影忍者》里的漩涡鸣人和《龙珠》里的孙悟空等,主角都是圆方形脸加一个有一点尖的下巴,外形轮廓棱角较为分明,都长着尖状的头发。结合前面对青少年动画主角的性格分析可以得出,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热情且冲动,想要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且生理的成熟使得青少年自身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因此,棱角分明的轮廓和脸型的设定能够彰显其个性而又不失平易近人之感;飘逸的尖状发型则可以展现其冲动而坚韧的性格且富有一定攻击性的力量。故儿童那种不具备攻击性而给人相当亲切感的圆形则一般不会使用在青少年主角造型中,因为圆形不足以突出其叛逆且有个性的形象。
与青少年相比,成人的认知发展水平更趋于成熟,性格更冷静沉着,因此成人动画角色在造型设计上更为写实,五官的比例包括各部位的造型都更接近于真实的人且几乎没有夸张的成分。因为对于成年受众来讲,他们思维的幻想性大大下降而更趋近于现实,同时,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使得概括的造型对于他们来讲太过于简单而没有吸引力。因此,在诸如《攻壳机动队》和《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此类成人动画中,角色造型都相当写实,让成人有代入感。当然,不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在造型比例上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如在比例的设定上,其一般都与相应的年龄段对应,就身高来讲,相较于青少年和成人动画,儿童动画中成人角色的身高设定就要矮很多,这也是为了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对于角色本身的心理认同感。
本篇论文将动画角色设定的诸多方面与心理学结合加以论述,以此来更深入了解角色设定背后的心理玄机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受众的心理奥秘,了解创作者是怎样通过抓住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设计出令观众有角色认同感的人物。
注释:
①金·盖尔·多金,菲利普·赖斯.青春期心理[M].王晓丽,王俊,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