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辉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简·爱》中的有一面目狰狞的疯女人,常年被关在桑菲尔德庄园的阁楼上,她是谁?为何被关在阁楼上?她从哪里来?她为何要一把火烧掉庄园?这些似乎在夏洛特的原著里找不到太多的线索和答案。作家简·里斯通过长期研究《简·爱》,逆写了这部经典。在她的代表作《藻海无边》中,里斯还原了疯女人的历史,再现了19 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北美洲国家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事实,通过她的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后文简称“安”)的遭遇和自我救赎,重构了西印度群岛克里奥耳人的历史叙事。
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出现了“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和批判方法,即新历史主义哲学思潮。新历史主义主张把:“文学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①,将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研究置于历史语境中。
新历史主义强调文学和历史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而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则是通过“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来进行的。任何文学文本本身都会表现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即“文本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预的(再)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②
简·里斯于1894 年出生于多米尼加,母亲是西印度群岛的克里奥耳人。她母亲的家族拥有种植园和奴隶,可是随着反殖民解放运动在19 世纪席卷全世界,多米尼加也在1833 年废除了奴隶制。克里奥耳人随之遭遇了巨大的社会变故,他们失去了种植园和奴隶。因此,里斯从小就亲身体会了受人歧视,遭人谩骂的生活。里斯对当地土著黑人怀有一种矛盾的态度。虽然童年的她曾经与一个名叫弗朗辛的黑人女孩交往甚密,可是她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在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尝试同有色人种女孩做朋友,......他们恨我们”③这种矛盾的心态既无法让里斯在白人殖民者那儿找到身份认同,又无法获得当地黑人的接受。所以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自始至终都困扰着她。
当里斯16 岁时,她随父亲移民到英国,就读于剑桥的柏斯女校。她痛恨这所学校,因为她在那被称为“西印度群岛人”。在英国生活期间,她甚至因为受到歧视而与邻居发生纠纷,被告上了法庭。“种族歧视,使里斯得以被殖民者的角度思考种族身份,......这种源自边界,历史和身份的重叠与冲突而导致的特殊文化经历塑造了里斯的异质性身份。”④《藻海无边》中的女主人公安与作者里斯几乎遭遇同样坎坷的命运,同样遭遇身份认同和毫无归属感的困扰。⑤
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西方列强纷纷踏上这块新大陆,开始他们的殖民统治。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当奴隶。以种植园为制度的西印度群岛实施了以种族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制度。17 世纪期间,社会的主要阶层是由来自英国的白人和当地的黑人奴隶构成,到了18 世纪中期,出现了一个新阶层,他们是夹于白人和黑奴之间的黑白混血人阶层---克里奥耳人,里斯《藻海无边》中的女主人公安就属于这一阶层。他们拥有种植园和奴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藻海无边》里的故事发生地牙买加为大英帝国掠夺和殖民世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原料。但是,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黑奴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引起了当地人民激烈的反抗。英国统治者不得不在1833 年颁布了奴隶解放法案。随着农奴制的废除,克里奥耳人一下子失去了种植园和奴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随之急剧下降。法案通过时,英国人答应给混血的贵族赔偿,可是却迟迟未能兑现。文章的开头就提到安的隔壁邻居勒特雷尔,竟然因为等不到英国人的赔偿而自杀了。
《藻海无边》的创作源自于作者里斯自己亲身经历——那段被殖民被他者的历史,但它又超越了历史。
殖民统治给当地人民带来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是造成了混血的克里奥耳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之间的疏离,甚至是仇恨的根本原因。这种伤害不仅是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而且给他们心理上带来难以补救的创伤。文章一开始作为混血的克里奥耳人安就向人们诉说他们与白人之间水火不容的境地。“常言道同舟共济,白人就是如此。可我们跟他们不是同舟。”⑤自从废除了奴隶制后,里奥耳人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经济和社会地位直线下降。安不禁感叹:“我父亲啊,来客啊,马啊,睡个安稳觉啊——一切都是过去的事了。”⑥安从小过着贫穷孤独的生活,与当地土著居民的矛盾与仇恨在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深重的伤害。她不仅被殖民者的白人排挤,又遭到当地黑人的凌辱谩骂,被称作“白蟑螂”,“疯姑娘”。“白蟑螂走开,走开,走开。”⑦她甚至觉得连黑蚁,红蚁,白蚁,蛇都比人好!“一切都比人好。⑧
学者王岳川指出:对任何文学文本的解读,在回归历史语境的同时,又回归到权力话语的结构中,承担着自我意义的塑造与塑造、自我的言说与被权力话语的言说、自我生命的“表达”与权力话语的压抑等命运。…存在着完全的反叛和挑战。⑨
《藻海无边》的第一部分由安以第一人称讲述。这一安排使安第一次赋予了说的权力,能为自己发声和诉说。从而扭转了在《简·爱》中的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不能发声,任人由说的境地。在《简·爱》中,伯莎·梅森仅有四次的出场,每次出场都是以憎恶的面目出现,她不能言说,只能任由简来描述她的可憎面目,伯莎被他者化的描述烘托出了简的高大形象,象征着来自大英帝国作者勃朗蒂·夏洛特的霸权话语。然而,里斯赋予了安说的权力。话语权的重新配置是里斯有意识的权力运作。
不仅如此,安被赋予的这一权力使她从一开始就能够排斥,蔑视和对抗帝国的殖民统治。小说的开场白就道出了殖民统治下克里奥耳人与白人间互不相容的种族矛盾。在家园被当地土著黑人烧毁的当晚,慌乱中梅森做完祷告后,安心理想道:“上帝果然神秘莫测,他们趁比埃尔睡着时放火烧他,上帝倒没有显示神迹......可神秘莫测的上帝竟立即听到了梅森先生的祷告,并立刻作出了响应。”⑩此时,还只是少女的安就已经质疑上帝的权威了。在她看来这个上帝漠视殖民地人的冷暖,只庇护来自帝国的人。因此,当她被送进修道院后不久就开始不做祈祷了。她已经公然在挑战西方的权威了。
文学与历史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以叙事话语的形式呈现。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认为:“历史写作作为主观话语行为,并且表现为明显的语言结构和修辞技巧,历史事实存在于语言之中。”11
在《简·爱》中,勃朗特是让简和罗切斯特以第一人称来进行叙事。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成了暗哑,失语的状态中,她无法言语,只能通过恶魔般的笑声和令人不寒而栗的举动来昭显她的存在。勃朗特通过对叙述人称和叙事视角的限制使伯莎·梅森陷入了被边缘化,被凝视和被他者的境地。而在《藻海无边》中,里斯首先赋予了她的女主人公安“看”和“说”的权力,使安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她变成故事的中心,并以她的角度出发进行叙事,安变成自己的主体。
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认为:“自我意识将自身与一定的欲望统一起来,形成行动的动力,动力就是行动的意志。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意愿,是因为人们对现状不满意,但他们不可避免地塑造自己...。”12
《藻海无边》的最后一部分记叙了安是如何被罗切斯特带到英国并被囚禁在桑菲尔德庄园的阁楼上,受尽非人的待遇后,最终被逼发疯。最后,安一把火烧了这个庄园,涅槃重生,实现了“自我造型”。小说里安分别在不同时期做了三个同一内容的梦,后面的梦都比前一个梦来得复杂。这是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安话语权来阐释她的三个成长历程,从无意识的孩童期,有意识的少女期,再到自我意识成型的成年期。
第三个梦开始前提到了“红裙子”,安说:“如果我一直穿那件红连衣裙,查理早就认出我来了。”13安是有意识地向世人控诉是罗切斯特把她带到远离家乡的英国,才致使丧失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最终致使她变疯的。接下来,她瞧着地板上的那件连衣裙,“看来好似大火在房间蔓延开来了。真美啊,使我不禁想起自己有什么事一定得干。”14安已经意识到必须起来反抗来实现主体性的回归。安拥有着清醒的意识,她并没有真正“疯”而是完全觉醒过来了。当她从第三个梦醒来时,安说:“我必须做什么。”15所以最后安一把火把罪恶的桑菲尔德庄园付之一炬,她也得以回归自我,完成“自我重塑”。
里斯基于自己本身坎坷的经历,通过小写历史,糅合了虚拟与现实,重新想象历史。通过逆写《简·爱》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给她的女主人公安配置话语权以及多元的叙述策略等权力运作,里斯还原了克里奥耳姑娘真实的面目,完成形象的重塑,成功地把边缘化的历史女性写入历史中。
注 释:
①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56.
②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4.
③(英)Rhys,J.Smile Please[M].London:Andre Deutsch,1979:39.
④陈李萍.克里奥尔“他者”的声音——吉恩里斯的异质性文化身份及其批评理论[J].学习与探索,2013,(8):134.
⑤⑥⑦⑧13 14 15(英)简·里斯.藻海无边[M].陈良廷,刘文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1,1,9,118,118,120.
⑨ 12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6
⑩(英)简·里斯.藻海无边[M].陈良廷,刘文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9,26.
11何兆武.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