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恩格斯于1876 年—1878 年撰写的《反杜林论》是一部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论战性著作。就批判对象而论,《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为批判欧根·杜林打着“社会主义”这块金字招牌和以“科学”的伪装出现的错误理论;就内容层次结构而论,恩格斯“兵分三路”即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系统性的针对杜林的理论体系进行强有力的批判,揭露了杜林为推行其虚假社会主义理论所许下的种种诺言,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反杜林论》由五部分组成,其中作为第三部分的哲学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错误思想,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学性的过程中,分析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指出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应该具备的哲学思维,揭露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实际状况,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观点。①可以说,《反对林论》哲学篇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源和流,《反杜林论》哲学篇与我国目前通用的哲学教科书比较,形式上存在着明细异同;内容上讲,宏观上哲学框架内容基本相同,而具体哲学思想存在差别,增添了新的时代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突破了《反杜林论》哲学篇中注释的老路,采用了专题归纳的方法。阅览《反杜林论》哲学篇,恩格斯多采取注释的方式,逐字逐句引用杜林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并得出自己的哲学思想。恩格斯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为基本内容,开门见山,使整个哲学体系逻辑清晰,归纳性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比于《反杜林论》哲学篇的语言和文本规范性进一步加强。作为论战性著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多次使用如幼稚病,“权威”著作,“创作体系的”杜林先生等词语来嘲讽杜林的错误观点并进行无情批判,通过睿智通达的推理、旁征博引的事例以及幽默讽喻的文字,对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进行了剖析、批判,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字间处处透露出诙谐的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则与《反杜林论》哲学篇恰恰相反,其言语偏重学科专业性,文章的每字每句都是经过细细打磨之后的杰作,整体上显现出规范性,文字僵硬化的特点。
哲学是使人聪明以及给人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反杜林论》哲学篇的共同特点之一即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反杜林论》哲学篇是严格科学性和高度理论性相统一的典范。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既不是靠激情愤怒,也不依赖厉言刺语,而是紧紧地融结在严肃的科学的批判态度之中,利用其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素养,仔细阅读和研究杜林的著作后与杜林的谬论针锋相对。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伪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学性的过程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深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换句话讲,以《反杜林论》哲学篇为主要理论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身内在包含了高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反杜林论》哲学篇的另一共同特点即体系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序言中指出,当时的德国存在着动不动就创造完整“体系”的现象,杜林也是其中之一。由于论敌是有体系的,也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恩格斯虽不以构造体系为目的,却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②恩格斯沿着杜林创造性“体系”荒谬言论,针对杜林以假乱真、以假攻真、以假代真的特点和手法,分门别类的予以严厉的回击,展示了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恩格斯在无情的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同时,主要是通过深入而系统地阐明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以及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为系统化。恩格斯在写作《反杜林论》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唯物论部分回答世界“是什么”,即世界的本原和本质;其次,辩证法部分回答世界“怎么样”,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第三,认识论部分即回答人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后,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则主要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丰富和发展了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中的相关思想。例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中对矛盾规律并没有专门一章进行阐述,有关它的阐述分散在这第十二和第十三两章之间对杜林矛盾属于思想的组合和存在是没有矛盾的批判。杜林认为“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并没有任何矛盾。”③基于此,恩格斯提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④首先,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动力和源泉;其次,矛盾是运动的实在内容,指出矛盾客观普遍存在,反对杜林孤立、片面和静止的看问题。列宁在此基础上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统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一方面增添了矛盾的主次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相关论述,另一方面创造性提出矛盾分析法,毛泽东认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
此外,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继承了恩格斯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的思想的基础上,论证了完整认识过程应包括的三个阶段,即通过实践得到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将这种理性认识付诸于实践以证实其是否具有真理性。
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框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以论战形式,沿着杜林所创造的“体系”,分别予以回击、批判杜林的错误思想,分析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哲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体系。
一元论的物质本体论(“分类。先验主义”;“世界模式论”)。恩格斯批判杜林哲学体系中原则先于世界、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批判杜林在本体论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折中主义,阐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哲学(时间空间;天体演化学,物理学,化学;有机界;有机界(续完))。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第五章到八章中针对杜林在时空、运动、生命起源和本质问题上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批判,指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生命的产生和本质。
道德和法哲学(道德和法。永恒真理;道德和法。平等;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恩格斯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真理观,论证真理的辩证法和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批判杜林唯心主义的平等观,揭露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实质以及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任务是消灭阶级;嘲讽杜林法学方面的无知,阐明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及其规律(辩证法。量和质;辩证法。否定的否定),此部分集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与目前我国的哲学教科书相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中似乎没有关于历史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论述。实则不然,认识论渗透与哲学篇全编,而历史唯物论在“概论”、“道德和法”等篇中得到了详细的介绍。
综上,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主要从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认识论三个方面剖析、批判杜林的哲学思想。换句话讲,杜林的哲学思想是恩格斯《反杜林论》哲学篇的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恩格斯在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世界模式论等荒谬学说的同时形成了科学化、理论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注 释:
①杨刚,刘天杨.<反杜林论>哲学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J].党史博采,2019,(4).
②刘利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和<反杜林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1.
③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出版,2005.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