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N市J区D街道的个案分析

2020-02-11 01:13曲绍旭
关键词:街道机构资源

曲绍旭

根据《2018年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社会服务机构9 793家,比上一年增长30.4%(1)2018年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EB/OL].(2019-03-22)[2020-01-02].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2678.html.。面对有限的购买服务资源,社会服务机构数量的增多必然会带来机构间的竞争,而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则成为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目标(2)汪华.合作何以可能:专业社会服务组织与基层社区行政力量的关系建构[J].社会科学,2015(3):82-89.。发展资源是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动力。所谓发展资源,指的是社会服务机构为开展服务以及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总称。目前来看,国外学者(3)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M].贾西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8.和国内(4)苏曦凌.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进化:一种不同于公民社会和法团主义的中国叙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5-21.学者普遍认为政府是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发展资源供给的主体,但过分依赖政府提供发展资源也会进一步限制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观能动性(5)FRUMKIN M K.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funding on nonprofit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an Empirical test[J].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2018(1):126-139.,因此有学者建议应采取更加多元、灵活的手段积累发展资源(6)艾伦·安德里亚森,菲利普·科特勒. 战略营销:非营利组织的视角[M].王方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33.,主要包括:其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既然政府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是主导,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不如进一步丰富政府多元化支持的手段(7)丁惠平. 依附、发轫与同构: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J].学习与探索,2019(10):30-37.;其二,发挥社会捐赠的作用,扩大社会捐赠对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8)沈永东,虞志红.政府资助影响社会组织非政府渠道筹资收入——基于中国3 016家基金会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3):128-137.;其三,增强自身获取发展资源的能力,通过合作等方式来获取资源,并在资源依赖的基础上与企业形成合作共识,并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的合作(9)龚万达.社会资本视角下社会组织协商能力建设研究——对十九大报告“统筹推进社会组织协商”的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74-80.。

由以上分析可知,学者们多以外部视角对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方式进行研究,而较少思考社会服务机构自身的造血功能。本文从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现实困境出发,在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路径的建议。

一、 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现实困境

由前文分析可知,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是依靠政府的支持,这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购买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长期来看,政府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发展资源主要提供者的模式会被逐渐打破。这是因为:其一,如若政府始终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发展资源的提供者,这样就会使得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多围绕政府来开展,进而较少关注服务对象,最终会因资源依赖的弊端而形成服务倒挂(10)葛亮,朱力.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J].学习与实践,2012(12):70-77.。其二,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资源集中于政府,会出现分配发展资源不当的现象,如部分地方政府对辖区内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社会组织之间的“马太效应”,或者会导致“较大的社会组织与政府形成的服务联盟”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在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隔阂(11)笔者在调研中发现,D街道的社会服务机构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现状,街道最初发展的社会服务机构在街道内有较多的业务,而其他机构的业务较少,只集中于每年区级的购买服务项目和街道内的公益创投项目。实际上,区级的购买服务项目在D街道内也不是很多(因为要兼顾其他街道和社区),因此,D街道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较为困难。。

我们街道长期开展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有32个,基本分配在各个社区。街道前几年在G社区开辟出了一块地方,成立了社会服务中心,由H社工服务社来运营。每年的运营资金30万,年终的时候我们请专家评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H服务社就好比街道社会组织的领头羊,部分代替了我们的管理工作。之所以选择H社工服务社,一是因为他们成立得早,2012年就成立了,二是因为他们做事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2018年3月2日D街道办事处潘主任访谈)。

从以上访谈资料可以看出,街道在服务过程中较多依赖于核心社会组织,因而导致发展资源过分集中,这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较为不利,因此,部分社会服务机构为寻求发展,会跨地区寻找资源,如冠之以N市社会服务中心(社工服务社)等名称的社会组织(没有街道和社区名称)经常跨地区开展服务,反而类似于像N市J区D街道D社区助残服务社等本土化较强的社会组织却只能驻守社区,依靠仅有的服务资源开展工作。其三,部分服务资金的使用方向模糊。以笔者所调查的D街道为例,该街道最初将较多资金用于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建设,并委托相关社会组织运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街道则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服务中心的行政工作上面,而对辖区内社区服务的关注则不够。

最初街道是和我们机构签订合同的,合同的内容涉及在街道的社区开展多少次服务、受益对象多少等。我们在入住的时候确实开展了几次服务,但是街道部分工作人员却把我们当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每天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报表的填写、协调辖区内的社会组织等内容,基本上没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只是较多的涉及理念的专业性,如我们会协调好社会组织和社区的关系,我们也会站在别的社会组织的角度上思考问题(2018年3月5日D街道许社工访谈)。

以此观之,运营街道社会服务中心机构的“社区服务”功能正在不断弱化,逐渐成为街道行政职能的延伸。

除政府支持外,社会服务机构是否还有别的发展资源获取路径呢?从欧美国家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看,社会资源也是促进机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对我国而言,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资源获取方面多以被动者的角色出现:第一,社会服务机构的日常工作被案主访谈、活动策划、资料报表所占据,较少能有精力来获取发展资源;第二,社会资源拥有者与社会服务机构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社会服务机构获取社会资源的渠道狭窄;第三,作为社会服务资源提供的主体——企业,其功利性较强,部分企业单位甚至以扩大知名度、得到税收优惠的利益等目的与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关系,从中获取利益。

我给你举个例子,H助残中心的老刘我们很熟悉,老刘是残疾人,做生意挣了些钱,想为残疾人做些实事儿,在区领导的支持下开了个助残中心,中心没什么收入,老刘做生意挣的钱砸进去不少,后来别人建议他向企业宣传,但是很多企业希望通过老刘这个组织扩大知名度,甚至有的企业还因税收的问题而给予(老刘的组织)支持,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2019年7月8日D街道L社会服务机构周理事长访谈)

以上访谈表明了社会服务机构和部分企业之间的微妙关系,一方面,社会服务机构需要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社会服务机构又很难完成部分企业所附加的条件,增加了获取发展资源的难度。正如周理事长所说,很多社会服务机构的成立是凭借发起者的一腔热情,但因获取发展资源的途径较为狭窄,最终会陷入尴尬之地。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通过对N市D街道三个社会服务机构(S组织、L组织和Y组织)的个案研究,探寻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路径与方法,对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 D街道供给发展资源的方式

本文所研究的D街道隶属于N市J区,是J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截至2018年底,D街道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区,总人口约4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25万人,流动人口约15万人。该街道社会服务的工作起步较早,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D街道现有68家社会服务机构(长期开展服务的仅30多家),开展的服务涉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邻里帮扶、居民调解、文化建设等方面。

D街道扶持社会服务机构主要以购买服务(又称公益创投)的方式进行,在开展公益创投之前,街道首先让每个社区上报服务需求的内容,街道对社区或相关部门上报的服务需求项目进行筛选,之后进行公示。其次,社会服务机构根据自身的服务特长,申报公益创投项目。最后,街道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评估,最终确定中标单位。在申报项目开始前,社会服务机构需提前与社区取得联系,在征得同意后才能进行申报。在服务过程中,街道通过人员培训、公益讲座、资源链接、项目交流等方式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促进其生长。

街道以前帮我们找过企业的资源,开过几次交流会(从2012年该组织成立开始),但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是碍于情面来参加的,与社会组织交流得比较少。有一个X药业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那个企业自己有公益组织。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问题,政府、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对公益的理解不一样,企业经常说我给你赞助一些资金或提供一些人,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政府将公益理解为行政方面的服务延伸,理念不一样再谈合作和资源整合那就很困难(2019年2月15日D街道L服务机构王社工电话访谈)。

由此可见,D街道提供的发展资源整合服务不能有效满足辖区内社会服务机构的需求,此外,某些社会部门对公益的了解与社会服务机构不尽一致,难以达成共识,弱化了其发展资源的介入动机。

近几年来,D街道逐渐认识到辖区内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困难,也采取了多种办法应对,包括:其一,构建机构服务平台。D街道为避免诸多机构各自为政的现象,通过以资金、政策支持等方式来为社会服务机构搭建平台,促进其资源整合。如在2016年8月成立的D街道特殊人群服务中心,该中心成立的目的在于为街道内的特殊人群(如残疾老年人、重病患者)提供服务,利用APP等虚拟救助网络搭建服务平台,当特殊人群需要服务时,可利用该平台呼叫服务机构人员进行服务,由街道对服务内容买单。其二,加强机构交流。D街道定期(每月两次)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机构经验交流会,围绕近期服务开展的情况、遇到的困难、资源对接等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如此,辖区内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首先,平台的搭建为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提供了可能,但并没有带来多少“回报”。

服务平台的运行需要在很多特殊人群家里安装摄像头,这也没办法,很多老年人摔倒没人看到是很危险的,但是有的服务对象不理解,社区装好了之后他就把摄像头的线拔掉了。另外,服务费用太少了,很多机构考虑成本的问题而不愿意去(2019年2月18日D街道S服务机构负责人许理事长访谈)。

其次,对有限的发展资源的争取加大了社会服务机构间资源的竞争,机构间单打独斗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发展资源交流的规定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

服务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局面,因为资源就这么多。比如说我们机构做残疾人和青少年服务的,D街道就有七八家,街道经常搞活动,让我们社会机构之间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但是效果不是很好(2019年2月19日D街道Y服务机构负责人王理事长访谈)。

由是观之,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帮扶效果不尽如人意,社会组织发展资源匮乏的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

三、 个案分析: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方式

本文所研究的三个个案为笔者在2018年—2019年所走访的社会服务机构(分别为S组织、Y组织和L组织),在一年多的调研时间里,笔者与街道、社区干部交流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路径,与以上三个社会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和社工交流项目运作的经验以及开展服务遇到的困难。调研时发现,社会服务机构都存在着获取发展资源的困境,但在发展过程中又都形成了自身获取发展资源的路径。

(一) S组织的发展资源获取方式

S组织为SH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社会服务机构,机构负责人为W理事长,服务内容为老年人家庭照护,现有员工6名,服务的范围为D街道D社区。因隶属于科技公司,资金供给充足,S组织起初并没有过多考虑发展资源的问题,在街道的支持下创立了老年通等居家养老品牌项目,得到了街道领导的好评。随着服务的开展,S组织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入住老年人少、服务收费少、护理风险越来越高等,而S组织为减少以上风险,不断加大管理成本,使得收不抵支的现象时有发生。

S组织采取如下方式获取发展资源:第一种方式是广泛宣传。S组织利用其技术优势,设计了网站,在网站上展示其服务项目,并将其网站在街道内广泛宣传;对原有的APP进行了升级,更新了服务套餐,以此来吸引老年人及其家属;第二种方式是与街道合作承接服务项目。D街道在2016年成立了特殊人群服务中心,该中心交由S组织来运营,S组织在人员调查、资源整合、信息平台搭建、数据维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街道的合作关系愈加密切。

由以上分析可知,S组织采取企业运作的思维方式来获取发展资源,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在既定的条件下,S组织很难形成完备的资源获取模式。这是因为:首先,条件的限制。与相关的政策有所冲突,如S组织的徐理事长说道:

作为一个托养机构,服务价格是我们的生存根本,但是定价是有政策限制的,况且你定高了,老年人也不愿意来。有关的政策优惠确实好,但是和我们的成本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的人工成本高,我们机构几个护理人员都嫌工资低,不好留住(2019年7月3日D街道S组织负责人徐理事长访谈)。

其次,连续性较差。虽然S组织与街道合作完成了一些项目,但这些项目缺乏连续性,在项目结束后,社会服务机构又会回归到寻找发展资源的尴尬境地。

(二) L组织的资源获取方式

L组织是由J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注册的志愿者所组成的,该组织开展活动主要依赖于志愿者的自愿行为,包括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免费测血压血糖、带领残疾人开展户外活动等服务。2012年,省级部门领导在考察J区时参观了L组织,并对其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此后,J区将L组织作为典型在全区进行宣传推广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近几年来,L组织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资金缺乏。区民政部门只在2012年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其余年份则没有资金支持。区残联在2009—2014年期间每年给予L组织3万元的补助,但自从2015年以来则没有资金支持。L组织的理事长曾向其工作单位争取资金支持,但没有成功。第二,人员安排困难。受资金匮乏的影响,每次公益活动都缺乏相关服务人员的支持,加之人员流动较大,加剧了L组织的生存难度。第三,支配要素过多。一方面,L组织的工作地点和组织关系都隶属于第二人民医院,L组织的管理人员没有较好地处理与医院之间的关系,部分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区级残联部门多次邀请L组织开展残疾人公益服务,L组织碍于情面(因为残联现任的领导曾当过L组织负责人的领导)会配合开展业务。但久而久之,L组织在与医院和残联之间的周旋中耗散了大量的精力。

L组织迫切需要发展资源,正如该组织周理事长所说:

我们组织的运营成本较低,很多志愿者自己掏钱来参加活动,我们几个主要的发起人都是医生,也有工作。服务对象或者组织成员有活动我们就组织,没活动就干自己的事情。所以说,我们组织相对松散,发展也相对缓慢(2019年3月6日D街道L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周理事长访谈)。

L组织曾组织过残疾人在D街道的商业区开设了一家蛋糕店,蛋糕店在开始时运行效果较好,得到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但在后来,残疾人家属因考虑安全等因素,不允许残疾人参与蛋糕店的经营,此事不了了之。

(三) Y组织的资源获取方式

Y组织的负责人为J区高校的教师,成员由3个专业社工和26名志愿者组成,Y组织的负责人王理事长长期致力于弱势群体的研究,但由于组织成立时间较晚(2016年12月成立),现在只承接过1个街道公益创投项目,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经验。

我们虽然只承接了一个街道公益创投的项目,但是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许多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我们经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差距,如有的残疾人想开店,无论是网上的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苦于没有相关的资源而无法开展。如果能提供一定的场地和人员,我相信很多残疾人能自力更生,这个需要我们社会服务机构去挖掘和引导,但一定要防止“做着公益的申请,干着盈利的事情”(2019年2月19日D街道Y服务机构负责人王理事长访谈)。

Y组织也思考过获取发展资源的问题,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跨地区服务。Y组织现有的公益创投项目主要在D街道D社区,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将来会将业务开展至C街道,实施“连锁服务”。这种方式能为机构争取更多的发展资源,但也会增加诸如人力、交通等成本。Y组织理事长为J省某研究会理事,能在相关部门争取发展资源,但残联部门购买服务对专业性的要求(如康复、教育等)较高,部分服务Y组织很难承担。Y组织源于高校,专业性较强,在“助人自助”“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理念的指引下,Y组织不断整合区内的弱势群体资源,形成完善的资源生成链条,之后实现服务对象的自力更生。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方式较为单一。通过对相关机构的调研可以发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是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但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也会造成浪费现象,表现在:其一,社会服务机构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社会组织缺乏专业与服务精神,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不断地节省人力、物力等成本,最终利益受损者还是服务对象。其二,政府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D街道专门成立了公益组织培育中心,虽然由社会服务机构来运营,但主事者却由街道来安排,街道也意识到服务开展存在资源浪费现象,但监督效果不是很明显。

第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社会服务机构在社区内开展服务多以机构到服务对象的单线服务为主,这种直线式的服务方式能有效提高服务效果,但实际上,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过程中经常需要迎合社区,缺乏独立性。这是因为:首先,社区不仅能提供服务名单,甚至还能召集服务对象;其次,社区能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场所;再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亦有利于今后服务的持续开展。缺乏独立性使得社会服务机构很难拓展发展资源。

第三,社会资源的供给程度较低。首先,发展资源供给主体对服务的要求较高,且附带目标,一般的社会服务机构很难完成;其次,很多发展资源供给主体的目的与社会服务机构服务开展的目的不尽一致,使得合作难以形成;再次,对公益、社会服务、项目运作等理念的认识有所分歧也是发展资源介入社会服务机构难的主要原因。

四、 社会企业: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方向

基于社会服务机构在获取发展资源的尴尬境地,加之笔者的实际调研情况,本文提出以构建社会企业为主要方式的发展资源获取方法。社会企业是利用商业的手法来获取收益,并将获得的收益用于帮扶弱势群体,服务社会。社会企业与社会服务机构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人群,且具有相同的公益属性,但社会服务机构因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在资源获取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而社会企业则不同,社会企业属于企业,其发展资源获取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社会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服务机构获取发展资源的方向,其原因在于:

其一,已具备相关条件。从创业环境看,我国所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为社会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创业环境。创新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可以技术为主,亦可以组织方式的变革为主,社会企业既符合组织创新的方式,又符合建立企业的创业方式。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而社会企业本身就属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12)刘志阳,王陆峰.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成逻辑[J].学术月刊,2019(10):82-91.。从政策环境来看,我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出台诸多对企业注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也使得社会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由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社会事业与微型金融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起的社会企业认证体系中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大陆社会企业申报认证的数量为620家,认证通过的为109家,而2016年申报认证的数量仅为154家,认证通过的也只有16家(13)中国社会企业三大概览:数量、多样性、活跃领域[EB/OL].(2019-02-20)[2020-01-20].https:∥www.sohu.com/a/296105771_818314.。从社会环境看,随着先前购买服务力度的增强,社会服务、公益等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弱势群体对社会企业所倡导理念的理解程度越来越高,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其二,社会企业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多元。社会企业亦属企业,具有商业属性,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此,社会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资源:(1) 可以通过制作产品来获取利润。如前文所述,L组织曾以开蛋糕店来维持组织的发展,但最终导致失败的并非是经营的原因,而是残疾人家属的顾虑。(2) 可通过开设工厂来获取利润。如针对残疾人的庇护工厂,其大部分工作人员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通过加工与生产产品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并以工资的形式进行分配。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维持企业的运营,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社会企业通过多元化的经营,避免了获取发展资源渠道单一的弊端。

其三,项目的运作效率会更好。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一方面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购买方(一般为政府)的要求,稍有不慎或兼顾不周,就会导致服务对象不配合、无法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而影响服务质量。社会企业则不同,社会企业能支配自己的资源,它只按照既有的资源来开展服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自己就是自己的购买服务方,且没有按照服务对象的要求来开展服务,解决了以上的难题。

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境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自身定位问题。社会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要综合权衡社会公益与商业盈利之间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营利性的误区,正如Y机构负责人王理事长所认为的那样,很多社会企业家为了获取利润扭曲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防微杜渐,加强社会企业的监管力度;第二,监管问题。社会企业的发展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这对监管的主体、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如若按民办非企业进行管理,其营利性特征就会被忽略,如若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其公益性的特征就会被忽略。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还需要制订相关的规则,培育良好的环境来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以此减少社会企业对政府资源的依赖,发挥社会企业的灵活性,提高其资源获取渠道。为此,需要做到: (1) 采取准入和引导机制。在准入机制的建设方面,为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在税收、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如制订相关政策,放宽对社会企业申请小微企业的条件,又如在运营场地的成本设置方面能否给予最大化的优惠措施,等等。在引导机制方面,要提高社会企业的介入力度,如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过程中,要加大对社会企业的倾斜力度,以此提高其参与积极性。(2) 营造发展环境。要广泛宣传社会企业的理念、功能、使命等内容,让社会民众更多地了解社会企业,也让社会企业真正融入社会。此外,在创业创新的相关活动中,也要发展有利于社会企业参与的机制,如在创业大赛中设立专门的社会企业项目竞赛单元,又如可通过社会企业优秀案例评比的方式,增加社会企业的发展机遇。(3) 尽快出台与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打破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界限,加强社会企业管理所涉政策部门间的融通,并尽快出台一系列完善的社会企业发展促进政策,包括优化社会企业的注册程序、调整管理部门的冲突等等,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企业的优势,提高社会企业的服务效果。

猜你喜欢
街道机构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热闹的街道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街道生活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