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 四平 136000)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微传播时代,面对微社交媒介载体的迅猛发展和教育对象、载体以及空间、场域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润物无声,就必须注重与“事、时、势”的有机融合,在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的基础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社交媒介载体的有效耦合,实现二者和合共生,发挥1+1>2的“聚合效应”,进而主动占领微社交媒介空间,增强“微”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度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获得感”是指人在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包含“给”与“得”的辩证法。“获得感”既体现在物质层面,如吃得饱、穿的暖、住的优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也体现在精神层面,如有梦想、有追求、有尊严等权利的享有。“获得感”不同于“幸福感”,它更注重实实在在的“获得”。“获得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而“幸福感”则难以用具体指标进行衡量。贴近民生、体贴民意的“获得感”可以转化为人民的“幸福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体验到的参与感、存在感和成就感等综合情感的具体展现,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彰显,是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尺。当前,提升学生“获得感”已成为推进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行动指向,因此,如何满足微传播时代学生对于提升“获得感”的迫切需要,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微传播时代,高校学生作为数字化空间和场域中成长、生活的“原住民”,“微阅读”“微视频”“微交往”已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新样态。面对这一新变化,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学生思想关切,才能因事而化,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提高“微”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度、准度和效度,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因事而化”是指抓住事务本质、解疑释惑、化解难题。只有抓住“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增强其感染力、亲和力和获得感。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社交媒体聚合的新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只有找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提高“微”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质量,进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首先,队伍意识滞后。一是缺乏主动意识。受传统思维影响,缺乏主动触网、善于用网、借网育人的理念。对新兴微社交媒体,存在“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等“恐惧心理”,由于深入研究不够、建设思路不清、内容和形式处理不当,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或“重内容、轻形式”、或“重形式、轻内容”的“两张皮”现象;二是缺乏创新意识,部分“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固守“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微社交媒体存在“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的心理,缺乏融入的主动性和应用的持久性,未能全身心投入到构建形式新颖、内容精准、效果倍增的“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际行动中;三是缺乏融入意识。部分“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理,深入了解学生的意识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算法功能全面把脉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关切、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的把握还存在“不准、不实、不全”等现象。
其次,机制完善滞后。一是缺乏健全的校内外协同参与机制,未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微”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校内各职能部门、院(系)还存在各自为政,协同不利,资源难以共享等现实问题,未形成资源融合共促的“微”思想政治教育矩阵;二是激励保障和评价机制不健全。机制建设滞后于微社交媒体发展,与“微”思想政治教育匹配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评价与考核机制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最后,模式创新滞后。一是内容研发、资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微”资源库建设不利,思想政治教育“微”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收集、整理、加工粗糙,话语模式不接地气;二是方式方法滞后。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和优势,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实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服务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作品未能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做到匹配精准、量身订制,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面对上述问题,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按照“互联网+”创新思维,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终极价值追求,以“贴近、融入、体验、内化”为着力点,通过设计、研发、制作搭载有内涵、有温度、有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精品,才能实现与线下教育互通有无、和合共生,实现“漫灌”和“滴灌”协同,真正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水流到头”,全面提升学生“微”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因事而化”,就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困惑和现实需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解惑答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关切和现实疑惑,帮助他们解开思想“疙瘩”,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握微社交媒体信息传播“新”“微”“快”的特点,增强“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强化“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送的时效性和快捷性,才能真正吸引和黏住学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解思想之疑、成长之惑,实现“因事而化”。
首先,摸准思想之“事”。当前,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凸显,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尤其是网络空间各种思想意识交融交汇,使高校学生在面对上述问题和现象时,由于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的不足,难免因缺乏全面的思考、理性的认识和辩证的分析,而出现一时疑惑、彷徨和失落,进而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是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关切的集中体现。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就是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关切,结合微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场域、时空的变化、学生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变化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求的变化,不断增强对“微”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收集、甄别和筛选的能力,增强“微”精品制作、加工以及推送和反馈的能力,巧用微平台、善用“微表达”、活化“微课程”,提高“微”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度”,尤其要提高对网络舆情安全的预判能力和应对技巧,激发其正能量、化解负效应,通过微话语、微交流和微反馈等微形式,以学生习惯的话语模式向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和正确的态度认识问题,在解决思想困惑中提升其获得感。
其次,贴近现实之“事”。随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自媒体公号以及聚合类平台等微社交媒体的不断涌现,尤其是网络直播、网络主播类微视频传播的异军突起,微社交媒体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青年的新阵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直面社会现实问题,充分、及时了解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的疑点、难点,才能对他们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在此基础上,既要运用真理和逻辑力量满足学生的解释需求、行为指导需求和价值需求[2],也要从他们“可感、可见、可触”的事实出发,以“改革成果”“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等“丰富的事实”,让学生从全面、丰富、联系的事实中感觉、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昌盛,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帮助他们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而在解决他们现实困惑中提升其获得感。
“因时而进”,即指抓住时机与机遇、锐意进取、谋求发展。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是指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进路,抓牢时代主题,捕捉时机,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进。具体而言,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要求,捕捉合乎学生思想认识接受特点的时机相机而动”[3],只有这样,才能因时而进,彰显其时代感。
目标决定行动方向,规定教育的任务、内容。“微”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创新创优,取得实效,就必须围绕时代目标,因时而进。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只有时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才能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和“四个服务”人才定位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首先,紧扣“立德树人”时代主题“因时而进”。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世界、中国和科技发展趋势,巧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将短小精悍、新颖独特和内涵丰富的“微”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推送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优势、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文化,并内化为自我的理想、追求,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当前,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应切实关注学生道德行为,努力提升其道德境界,强化其道德实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贴近学生实际、融入学生生活,研发符合学生学习习惯,满足学生“口味”需求的“微”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进而实现全方位、多视角关注学生,全过程、全视角关照学生,立体化、人性化服务学生,在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其次,突出“四个服务”目标定位“因时而进”。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空中课堂”,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其根本出发点和基本落脚点。“四个服务”目标定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内在统一于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全过程,是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核心所在。“四个服务”目标定位既是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也是其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微传播时代的产物,必须以提升学生“四个服务”意识为着力点,按照与时代进步同向、与学生需求同行的理念,倾心打造符合微传播时代要求,展现微媒体传播特点,贴近学生微接受习惯的“微”思想政治教育精品,以增强学生“四个服务”意识,提升“四个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其获得感。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顺势而谋”。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灵魂性工程,需要主动出击而非被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5]他还指出:“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6]这些科学论断的提出为新时代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巧抓“时”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时度效”的彰显要求其与时俱进。微传播时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为人类日常生活拓展了新空间。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学生,无时、无地、无事“不网”已成为他们生活写照。“微生活”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时代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时而变,充分把握互联网,尤其是微社交媒体为其提供新兴载体这一有利“时”机,从学生生活的现实“微”环境、信息接收方式的新变化入手,以微信、微博、抖音等微社交软件为载体,按照“面对面”与“键对键”融合共生、协同共促的原则,以其偏好的微内容、微形式和微话语,帮助他们解惑释疑,引领其健康成长。
其次,张弛有“度”。“度”作为物质质变和量变的临界点,是事物保持自身性质规定性的限度。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的“度”,主要是指“微”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力度、频度与学生接受度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张弛有“度”,要求“微”思想政治教育要契合学生特点,力度、频度要与学生的接受度相适应,既不能过强、过频,也不能过弱、过缓,而应节奏恰当,张弛有度,恰到好处,相互平衡。因此,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针对学生接受能力、接受习惯,把握其成长的各个关键节点和不同时期、阶段,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微”教育嵌入角度恰当、实施力度适中、推送频度适恰、传播效度突出。
最后,突出实“效”。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如何,是否有用,关键看“微”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契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能否符合学生“微接受”习惯和行为方式,能否被学生认同、接受和内化。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与“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并非是相互脱离的“两层皮”,而是相辅相成,内在一致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源于自律,启于觉悟。自律是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先决条件,觉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等不同教育主体综合影响力所为。因此,是否高度重视学生现实需求、能否及时回应学生思想关切、有无人文关切他们的合理诉求,是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作为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提高质量,提升效果,就必需提升学生“微”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而提升学生“微”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既需要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推进“微”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协同,还需要满足学生现实需求的“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竞争,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国家后备人才——高校学生的竞争和争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世界、赢得未来。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就是要在准确把握国家、社会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微社交媒体传播优势,瞄准学生需求,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创优,提升学生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微社交媒体融合化、主客交互化、传播跨时空化、资源一体化等传播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空中“微阵地”提供了新空间,已成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势而谋”的必然选择。
首先,跨时空,拓场域,缩短了获得感的时空距离。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小巧、便携、功能齐全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拓展了教育的时空和场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无界化、即时化的新平台。微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跨时空性和即时性,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固定场域、固定时间和固有群体的限制,信息互动的跨时空、“无界化”,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间断式”传输的方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送和师生交互的“零时差、全方位、齐互动”,这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传统时空限制,构建实时沟通、多方互动的微平台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日常学习、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提供了新场域。“两微一端”,尤其是“B站”、抖音、快手等微社交媒体,其准入“低门槛”、交互“平等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使人人既是传者又是受众,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彰显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升了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感、满足感和获得感。
其次,共圈群,促扩布,延伸了获得感的辐射半径。微社交媒体扩大了受教育者的人际交往范围,以共性微圈群为组群的人际交往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新样态。以趣缘、业缘和亲缘关系形成的各类圈群,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新渠道。微圈群网状节点式传播结构,促进了信息的扩布式传播,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提供了新场域。微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圈群”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为学生参与“微”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路径,进一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在“微”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的自我满足感、参与感和价值感。
最后,融媒体,强聚合,构建了获得感的体验矩阵。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微社交平台的相继崛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提供了立体化平台,针对同一教育内容,通过多元微社交媒体融合发声,可以使其产生类似性的共鸣、连续性和重复性的累积以及广泛性的存在,进而“发酵”成热门话题,更具吸引力和感染性,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其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大数据汇聚整合与关联分析功能,既有利于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获取体现学生价值倾向的多样化、小众化的数据源,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与趋势,又有利于促进教育主体和对象的对话与合作,打破时空限制,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为高校学生“微”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拓展了新途径。
微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自主性,人际交往的隐匿性和交互性,弱化了信息主体的话语权,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沟通和教育信息传递的关系。微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低门褴、去中心和强交互等特点,虽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和话语权威,但为落实学生中心、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促进主客间形成平等、双向和互动的主体间性关系,提供了“新空间”,提升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获得感。
首先,平等交互,主动参与,提升参与感。在微社交媒体时代,人即终端,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因此,“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再只属于某一个体或某一群体,人人皆主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主客边界更加模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和权力“中心”愈加淡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平等交流提供了新环境,为学生发表个人言论提供了新空间。微社交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促进了“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元化。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普及,因不同要素而聚合的“网络社群”种类日益增多,促使“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多元化态势,促进了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合力的生成和凝聚。
其次,摸清实情,化解矛盾,提升存在感。“微”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场域虚实结合、主体隐匿多元、过程动态共享等特点,可以使师生不再因角色而产生心理负担,有助于他们敞开心扉、袒露心声。运用微社交媒体平台,以清新活泼、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解惑答疑,妥善解决了回应学生质疑不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欠专业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不利等现实问题。而通过对学生“原生态”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为科学预判和预警提供有力佐证。同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数据反馈、信息个性化和行为概率预判,对学生进行全程数据记录和跟踪,提高对他们学习特点和习惯把握的精准性,为他们量身订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微”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针对性。
最后,借助平台,打造“网红”,提升价值感。微媒体时代,网络“大V”“网红”“主播”“明星”“真人秀”的粉丝众多,影响力巨大,使网络空间成为新的“名利场”,尤其是“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弱化了教育主体地位。面对“把关人”弱化态势,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师生中精心培育网络“思想先锋”“理论能手”“文化使者”“网络达人”,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微”思想引领的“精品”;同时也要发挥学生“意见领袖”“网络红人”的引领作用,通过设置不同议题,让他们“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其他学生客观、理性地分析网络信息,正确辨析和驳斥错误文化思潮、反动言论以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提升他们在朋辈引领中的自我价值感和获得感。
微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让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更多,差异化、个性化更强,灵活性、自主性更大,已成为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现的最佳途径。
首先,资源协同,获取渠道多元。微传播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即时采集成为可能,“百度指数”“清博指数”等网络公共空间,为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大数据的数据聚集功能,为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优化资源提供了新契机,为师生共同参与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新平台。而微课、微视频等“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即时学习提供了新途径。这一切都为学生获取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源提供了便利,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其次,技术赋能,感官体验最优。随着微媒体的迭代更新,媒体种类、功能日渐强大,尤其是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微”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提供了技术支撑,5G、4K/8K传输技术的逐步普及,为人工智能的落地提供了保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微”内容呈现方式,长图、海报图解了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H5、短视频、VR直播、VR短视频技术增强了教育的交互感和视觉效果,人工智能、3D影像等数字化体验馆的建立提高了学生视、听、触多维体验,三维虚拟仿真展览馆和智慧教室的实景展示增强了学生的现实感受,引发了学生情感共鸣,为学生获得感提升奠定了基础。
最后,智慧生产,提升供给精度。微传播时代,面对受众注意力呈现动态性,“受众占意难,捕捉和引导意流更难”的新样态。[7]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按照内容“生成自动化、集成定制化、传输高维化、呈现泛在化”[7]建设理念,加快“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既要加快平台软硬件设施建设,也要整合校内、域内和互联网资源,建设协同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加快“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建设。要推进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中心”建设,提高微作品研发、制作和推送的智能化;加快“微”思想政治教育用户沉淀平台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留住学生,使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人机交互“活起来”、内容供给“灵起来”、现实感受“真起来”。
新时代新要求新作为,面对多元媒体融合发展新业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握好“事、时、势”,才能进一步突出目标导向,科学全面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移动通信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智慧化的发展态势,做到创新创优“有目标、知标准,明路径”;才能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大数据算法功能,摸准学生思想脉搏和行为特点,找准“微”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中的短板和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创新创优,使其活起来;才能进一步遵循智慧服务导向,找准学生需求的兴奋点、共鸣点和体验区,进而构建体系协同化、队伍全能化、内容精细化、载体融合化、服务智慧化的“微”媒体供给体系,让“微”阵地更牢固,“微”渠道更畅通,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强劲。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校“微”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永葆其“青春”与“活力”,才能更好地契合时代大势、顺应社会需要、贴近对象需求,加快与“微”社交媒体的有效聚合,为学生提供集“影响”“引导”“启发”于一体的“微小化、生活化、艺术化”的“精神食粮”,进而提升学生“微”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